08.24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導語:日前,鮑姆施拉格-埃伯勒(BE)建築事務所已正式遞交了他們的參賽作品參與第九屆艾特獎的角逐,另外多家世界知名建築事務所也正在參賽諮詢中。

最新資訊:日前,記者從艾特獎組委會獲悉,世界10大建築師事務所之一、歐洲排名前五的建築事務所——鮑姆施拉格-埃伯勒(BE)建築事務所已正式遞交了他們的參賽作品參與第九屆艾特獎的角逐,另外多家世界知名建築事務所也正在參賽諮詢中。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盧森堡大學科學實驗樓

艾特獎是中國境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設計大獎,近年來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節節攀升,越來越多的國際一線建築師事務所參與到了艾特獎激烈角逐中來,本次迪特瑪 ·埃伯勒(BE)團隊作品的正式參賽進一步彰顯了誕生於中國設計之都深圳的艾特獎在全球設計界的影響力。

作為世界10大建築師事務所之一

歐洲排名前五的建築事務所

創始人兼主建築師

迪特瑪 ·埃伯勒先生

是當代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

和貝聿銘、理查德邁耶等

被並稱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迪特瑪·埃伯勒先生更是

世界建築領域光影營造大師

高舒適度、微能耗新住宅的推動者

埃伯勒先生創立的

鮑姆施拉格-埃伯勒(BE)建築事務所

是一個斬獲多個國家

可持續建築30多個獎項的團隊

他們的400餘項作品遍佈世界各地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從1985年在奧地利成立至今,BE建築設計團隊作品早已遍佈奧地利、列支敦士登公國、瑞士、德國、法國、波蘭、越南及中國等八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全球設立了12個分部機構。設計作品品類更是涵蓋有住宅設計、機場設計、醫院設計、學校設計、酒店設計、城市設計等。

布魯塞爾BNP巴黎銀行比利時總部

維也納機場三號航站樓

盧森堡大學科學實驗樓LaMaison du Savoir

奧地利盧斯特瑙be 2226

法國巴黎Ardeko辦公樓

瑞士蘇黎世高等理工大學(ETH)電子科學實驗大樓

德國漢堡Centurion商業中心01

越南芽莊Sweethome廣場

德國杜塞爾多夫Diakonie教堂及療養機構

美國洛杉磯度假屋K

……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記者就此專訪了鮑姆施拉格-埃伯勒(BE)建築事務所香港公司執行董事及合夥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賈倍思博士。下面是採訪實錄:

記者:賈博士您好,很高興BE團隊能加入到本屆艾特獎競賽角逐中來,首先衷心期待BE團隊能取得好的成績。在此,我也很想了解一下,在參與本次艾特獎之前,您和BE團隊對艾特獎有怎樣的一種認知呢?

賈博士:艾特獎給我的印象是中國建築設計界的最高榮譽,我們很早就關注了。艾特獎同時也是一個走向世界的、有包容性的設計獎項,這個對我的印象也非常深。當然,還有一個就是,艾特獎和其它建築獎項有所不同,它囊括了很多領域,比如從建築設計一直到空間陳設,它都包含其中。這也反映了我們今天生活的特點,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多學科的分離,而是多學科的交叉,它的涵蓋性和廣泛性是使艾特獎區別於其它獎項的最大特點。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鮑姆施拉格-埃伯勒(BE)建築事務所香港公司執行董事及合夥人、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賈倍思博士

記者:好的,感謝賈博士的美譽。您看您能不能簡單介紹下您所在的BE團隊這次的參賽作品?

賈博士: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艾特獎。我們試著投了兩個建築設計作品,一個是中國武漢青山印象城,另外一個是法國巴黎的一個城市改造項目

武漢青山印象城是一個囊括住宅、辦公、酒店、商業,甚至地下還連接著地鐵口的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為什麼我們這次提交了這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呢?我們當時仔細商量了一下,主要從這兩個方面進行了考慮:

一是亞洲城市,特別是中國,城市人口密度相當高,我們的資源有限,如何在這種高密度的城市裡面,通過多功能、綜合體的方式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所推崇的;

二是提高生活工作的舒適性,我覺得這有一定的意義。因為我們在這個方案裡面嘗試瞭如何將傳統城市尺度,比如說廣場、幾何空間,包括步行街概念加入到新的城市建設中進行運用,同時又能夠滿足現代生活的需要。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室內材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提出了在現代城市裡麵人性尺度的概念,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武漢青山印象城

而巴黎城市改造的這個項目,則是延續了歐洲過去二十年城市不同改造的過程中的很多經驗,當然也吸取了一些教訓。我們的這個方案既解決了大尺度城市改造的需要,同時也保留了和巴黎街道、環境相協調的設計,它既是現代化的辦公樓,又是非常人性的,和傳統巴黎有對話的項目。

對於巴黎,我們很多人都是想保護它的。所以我們挑了這樣一個城市改造的項目,希望能夠和大家共享一些經驗,共同探討如何更好的參與到巴黎建設中去…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法國巴黎阿爾德科大型商住組團

記者:迪特瑪 ·埃伯勒先生是當代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人物,和貝聿銘、理查德邁耶等被並稱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您能否給我們分享下埃伯勒先生推崇的設計主張。

賈博士

:埃伯勒先生是我們集團的靈魂人物,他有兩個觀點對我們員工的影響非常深。一個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資源讓它發揮到最好的程度;另外一個是他認為建築設計其實是在滿足人精神層面的一些需要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法國卡昂法院

先說第一個,如何看待一個建築設計它在做什麼,他有一個觀點,他說其實我們都是在利用資源,

如何最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資源讓它發揮到最好的程度,這個是埃伯勒先生對他自己的要求,也是對所有公司員工的要求。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布魯塞爾BNP巴黎銀行比利時總部

當然這裡邊就牽扯到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他在做建築設計的時候,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還沒有在全球範圍內普遍公認。從他的建築設計來說,如何發揮材料能耗,包括人本身的體溫,人的散熱,人的溼度,這些都是可以計算的,都可以引入到建築設計中。這種引用是知識的引用,是一種智慧,當然我們也需要靠軟件輔助計算。但是最後做出來的東西可能並不是單純的靠一個機器設備來實現的,雖然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我們做了很多地緣熱泵和太陽能板。歸根結底,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充分發揮

建築被動式節能的特點,減少對其它資源的依賴。所以我們BE團隊設計出來的建築作品一般都是比較潔淨的,而且資源利用效率非常高。

另外一個觀點就是,埃伯勒先生提出:建築是人的精神上的需要,它不完全是功能和舒適性的需要,當然功能和舒適性我們要做得很好,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發揮本地文化資源的優勢要給建築所處地方的人有精神上的享受,或者說精神上的自豪感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奧地利盧斯特瑙2226

記者:您對城市設計有怎樣的理解與主張?

賈博士:我們看到中國很多遊客到歐洲去參觀都非常開心,到巴黎也很開心,看城市,逛逛街,喝咖啡,哪怕什麼都不做也覺得很舒服

這就是城市空間質量的問題。城市空間質量要好到什麼程度,我到那裡哪怕沒什麼目的都覺得很享受,這才是一個好的城市設計。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北京萬國城 Moma

歐洲的許多城市都保有幾百年的歷史,也經歷了很多次改造,有一些比較成熟的辦法,但是這些辦法在二十世紀初功能主義的設計思潮下,當時不太注重城市的外部空間,所以使得城市的外部空間很糟糕。與此同時,這些做法還被帶到了其他國家,中國和香港也都有這樣的複製案例,城市的外部空間很差,但建築單體看起來還可以。

我們BE團隊非常強調建築的好壞首先取決於外部空間這樣一個觀點。就像我們在巴黎一樣,我們不可能到巴黎人家裡看看他的廚房怎麼樣,起居室怎麼樣,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都是在外面看,但是光在外面看,就已經很享受了。所以,一個建築的好壞,一座城市的好壞,在建築外面的人覺得好非常重要。而不是住在裡面的人和使用者,當然使用者也非常重要,但是我覺得這是次要的。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瑞士蘇黎世住宅綜合大樓

如何能夠吸引一些和某一個建築沒什麼關聯的人,也能夠到外面去享受城市生活,這首先取決於城市設計質量。因為我們國家過去三十年發展得太快了,沒有時間停下來去認真思考,也沒有足夠的資源投入到如何把城市外部空間做得更好這方面,所以我覺得這方面可以借鑑一些歐洲的經驗,進行借鑑和補充。

當然這又牽扯到另外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我們國家已經到了從重量到重質的發展階段,我覺得城市設計更應該如此。如何把對量的重視轉成對質的重視,有幾個原則:第一個,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千萬不要大拆大建

第二個,要非常注重發掘本地特性,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些特點,這些特點可能來自於周圍的山,可能來自於這裡的河,這是地理環境的特點。也有可能來自於居住在這裡的人,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哪怕是農作物和山林植被都有它的特點,如何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把每一個城市,或者某些城市地區

強化它的地域性這是很關鍵的。

第三個,要注重城市空間設計。城市給人印象好壞首先取決於尺度,還有空間有沒有趣,人能不能停留,人能不能散步,走在路上是否安全。這幾個特點看起來都是很普通的要求,但是很多地方都達不到這些要求,不是覺得太吵了,就是走在街上太累了,尺度太大了,人太渺小了,或者根本沒什麼特點,走在街上一點意思都沒有。我覺得這個需要中國城市開始注重。

世界十大建築事務所參與角逐,艾特獎競爭日趨激烈

▲北京當代集團萬國城公寓

記者:賈博士您所談的觀點和艾特獎所推崇的理念是比較契合的,您對艾特獎有什麼樣的期望?

賈博士:我覺得艾特獎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不同的社會群體、文化傳統以及觀念需要不同的建築設計方式。我希望艾特獎有一天能夠超過普利茲克獎,通過持續地與各方交流對話,引領設計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