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首個由中國民間力量主導的商業遙感星座計劃誕生

首個由中國民間力量主導的商業遙感星座計劃誕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 與美國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的“鴿群”星座類似,中國民營企業發起了132顆商業遙感衛星星座計劃,2018年4月23日,華訊方舟集團與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重力實驗室”),在首屆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共同發起“靈鵲”遙感星座計劃,這是中國首個發起方完全由民企主導的商業遙感星座計劃。

“靈鵲”計劃的發起意味著該領域正從無到有地融入民間力量。國外商業遙感衛星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並逐漸成熟。在國內,作為探索國企改革、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途徑之一,發展商業化模式的遙感衛星是航天領域“國家隊”的任務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曾在2016年發射了中國首顆0.5米級的商業遙感衛星;被公認為中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的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作為股東之一。

商業遙感面向農業監測、防災減災、城市綜合治理、流域管控等領域,客戶涵蓋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對於一直以來民營企業參與程度受限的原因,多位業內人士曾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主要在於商業模式,以及星座組網計劃執行過程中難以規避的成本問題,當下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資本參與者以風險投資機構為主。

對於“靈鵲星座”的兩家聯合研發單位,華訊方舟集團是全球移動寬帶網絡綜合服務商,擁有Ku/Ka頻段的兼容地面網絡完整的衛星通訊全系統解決方案,並且旗下有上市公司聚焦軍事通信業務。零重力實驗室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立方星組部件與系統自主研發及生產能力的民營企業,該公司曾是馮侖發射的中國首顆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的研製生產方。

靈鵲星座每顆衛星均為6U立方體結構,重約8公斤,配備RGB全綵空間相機,初期計劃由132顆6U立方星構成,光學分辨率優於4米,分別運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SSO)與低地球軌道(LEO)上。星座部署完成後,將形成覆蓋全球的高時間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實現12小時全球覆蓋,並對重點區域實現30分鐘重訪,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星座遠期規劃增加衛星數量至378顆。

與國際同類星座系統美國行星實驗室(Planet Labs)的鴿群星座的均布式飛行相比,靈鵲星座設計了以五顆衛星為一個星簇的編隊飛行模式,能夠在對地球某一點觀測時完成寬幅拼接成像、立體成像等多種成像模式,從而形成更豐富的數據產品類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