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清代皇帝如何過夏天?乾隆用上“冰箱”,雍正指導做扇子

又到盛夏,酷暑難耐。與現代人相比,古人沒有帶電的空調、冰箱、風扇,即便是富有四海的皇帝,在豔陽的“烤驗”下,也不如今天坐在冷氣房間的一個小小平民來得暢快。那麼,古代皇帝是如何抵擋暑熱的呢?


清代皇帝如何過夏天?乾隆用上“冰箱”,雍正指導做扇子

乾隆的木質“冰箱”

現在我們能直觀體驗的皇家生活,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了,它“九五之尊”的建制讓我們能想象出清代皇帝生活的豪奢。這片華麗宮殿裡的人,為皇帝度過炎炎夏日想盡了辦法。

清代乾隆《御製夏日養心殿齋居詩》中有一句:“深沉彤殿暑全祛”,是對皇室建築冬暖夏涼居住感受的描寫。皇上起居的寢殿一般都有迴廊,夏季擋雨遮陽,到了冬天,太陽沒有那麼高,恰巧可以從廊簷下射進陽光。此外,夏天時在早上9點鐘就把堂簾支窗放下來,這樣,外面的熱氣進不來,可保持室內涼爽。到下午6點鐘太陽西下,把堂簾捲起,支窗支起,涼風進到屋內。皇宮中凡是寢宮都是支摘窗、外簷掛堂簾,現在故宮博物院和頤和園還保存有竹製的堂簾。

除了建築上的設計,盛夏裡要獲得涼爽的感覺,自然是用冰降溫來得最直接。據《大清會典》記載,清代北京城內共有18座官家冰窖,專供皇家和王公大臣用冰。不論官窯還是府窯、商民窖,都是在冬天採集冰塊,存入地窖中,夏天拿出來使用。

清代宮廷還有小型儲冰用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為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冰桶與現代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箱內一般採用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為裡,這樣既能起到較好的隔熱效果,延長天然冰的使用時間,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蝕木質箱體。

清代皇帝如何過夏天?乾隆用上“冰箱”,雍正指導做扇子


今天故宮裡保存的一對乾隆年間制琺琅彩“冰桶”是木製、錫裡、外有銅箍,約一尺五寸高,二尺見方,下有約一尺高的木座,上有兩塊帶透空錢式孔的木蓋。它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故事:1924年遜帝溥儀把它帶出宮,在天津流入民間,幾經周折後被天津的一位老中醫陸觀虎先生收得。解放後陸先生當上了天津中醫院院長。“文革”期間,陸觀虎去世,陸家被抄家,直到1985年11月,其女陸儀經過多方打聽和查證,才從有關部門認領了失物,經他們全家商量,決定把它再捐回故宮。這對琺琅彩冰桶經歷了一個甲子的飄零後,物歸原處。

雍正指導做扇子

清代皇帝警惕明朝的腐朽敗亡,大多在生活上比較節制,這從製作避暑用具一點上就可以看出來。據清代內務府檔案載:

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二十五日,郎中保德奉旨:著做風扇一座。欽此。於五月二十九日做得楠木架鐵信風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郎中保德呈進訖。

奉旨:爾等做的風扇甚好。朕想人在屋內推扇,天氣暑熱,氣味不好。不如將後簷牆拆開,繩子從床下透出牆外轉動,做一架。照牆洞大小做木板一塊,以備天冷堵塞。俟保德收拾東暖閣之日再拆牆磚。再做一架放在西暖閣門北邊,繩子從隔斷門內透出。欽此。於七月初五做得拉繩風扇二架,總管張起麟進呈訖。

雍正皇帝是個工作狂,同時還一心向佛生活儉樸,這使他在個人生活上不喜歡奢侈鋪張,他也沒什麼愛好。但也許是雍正比較怕熱,他在製作羽扇這個問題上一再和內務府交換意見。這兩道“聖旨”主要講的是手轉和拉繩的兩種風扇,雍正對它們的形狀、質地、顏色、配飾以及擺放位置都有具體的要求。難怪雍正最後會英年早逝,心思這麼細,每天還批幾千字的奏摺,不累死才怪。

清代皇帝夏天很少住紫禁城,紫禁城外有西苑、暢春園、圓明園等多處“夏宮”。乾隆就認為紫禁城內的紅牆也是致熱的原因,相比之下,當然西郊諸園比城內要涼爽得多。

這些皇家園林內還配有一些特殊的降溫設備,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就是一例。乾隆九年(1744年)《御製水木明瑟詞》雲:

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轉風扇,冷冷瑟瑟,非絲非竹,天籟遙聞,林光逾生淨綠。酈道元雲: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達,智仁之性,共山水效深,茲境有焉。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斯時斯景誰圖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這種頗似現代“中央空調”原理的降溫設備,其實古已有之,典籍裡稱它為“涼殿”或“水亭”,前者靠機械力轉動風輪送風,後者則是靠水的重力形成水幕並帶動室內水汽。《唐語林》裡記載了唐玄宗時在大明宮內築起涼殿,可以達到“風獵衣襟”、“座內含凍”的降溫效果。圓明園內的“水木明瑟”應該也是類似的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