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青島人喝啤酒在全國是出了名的,但是最出名的和啤酒有關的事情,一定是列進青島四大怪的“啤酒裝進塑料袋”。對於青島的四大怪,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說法,但是“啤酒裝進塑料袋”這一怪從來沒有缺席過。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最流行說法是“身穿泳裝走在外,騎車沒有走路快,啤酒裝進塑料袋,一等美女嫁老外。”如今,這四大怪裡面恐怕只有騎車沒有走路快和啤酒裝進塑料袋還為外來的旅遊者所津津樂道了。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自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流行起來,青島這一怪迅速傳遍了海內外。這些年眾多明星來青島的時候都要在微博曬出在青島喝塑料袋裝啤酒的照片,所以一時間讓青島這一著名的“怪”成了全國網紅,喝塑料袋裝的啤酒成了微博打卡的必須。可是在青島,這的確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普通的如同去菜市場買菜。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霞光裡的傍晚街巷間,常常會有手拎一大袋啤酒的青島大哥走過,另一隻手裡或許是一袋蛤蜊,又或許是幾隻螃蟹、半斤蝦虎,這便是青島最常見的市井景象。打啤酒就像去買菜,這是很多人在青島都會有的印象,但是事實是多數的青島人也確實在買菜的同時就買上幾斤散啤回來,作為日常晚餐的一部分。

青島人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用塑料袋打酒的,青島這一怪是何時開始興起的,各種說法都有。老滄口人認為是最早興起於匯泉啤酒,但是老四方人則認為最初是嶗山啤酒開的頭。這種方式究竟起源於四方還是臺東或者是西鎮,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傳說。這些源頭二十多年之後,已經很難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而且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確切的答案。這種人民群眾自發的智慧頗有些群體發明的味道,就像這兩年突然火起來的臉基尼,再下去幾十年怕是誰也說不清靈感究竟來自於哪位青島大姨。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不過有一點是很確定的,就是這方法最初的發明者並不是啤酒廠家,而是青島街面上某個賣酒的或者是某個買酒的。說法雖然很多,但是聽上去靠譜的卻不多。最常聽到的說法是這個方法起源於一個愛養金魚的酒友。魚市上買兩條金魚回家,用的就是塑料袋。買魚自然也就需要半袋子的水。有一天酒友路過菜市場,想順便打點啤酒回家,但是手裡有沒有可以打酒的傢什,大熱天的也確實不想再返回家裡去取燎壺。酒友突然靈機一動,突然想到既然這塑料袋可以裝水買魚,為什麼不能裝啤酒呢?於是,便有了這第一次。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這樣一來,以後只要路過啤酒屋就可以打酒回家,用不著每次還要回家取燎壺了。提著一塑料袋啤酒穿街過市今天對青島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但是在二十幾年前自然是一道風景。因而,這事情很快就在街坊傳開,每當有好友坐下喝兩杯的時候自然也就成了酒桌上的話題,很快這事情也就傳遍了青島,也就有賣酒的商家意識到這是提升自己啤酒銷量的好方法。於是,慢慢的啤酒罐上掛一紮塑料袋,一隻彈簧秤也就成了標配。最初的塑料袋用的基本是普通購物袋,只是厚度略微厚一點,一袋一般不超過五斤,基本上也不用擔心分量承擔不了。後來,開始考慮到衛生的問題,逐步換成了食品專用的塑料袋。再後來,甚至有些小飯店把店裡的大扎杯也省去了,客人要了酒就也裝在塑料袋裡,直接往客人的椅背上面一掛,隨喝隨倒。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當這種方式逐步被更多人接受的時候,啤酒廠家開始意識到這種需求的重要性了,於是各個啤酒銷售點也就逐漸配上了廠家提供的專用塑料袋,承重也就更準確,不用在擔心袋子能不能擔得住,也不用擔心提手是不是結實。所以很多人說的最初是匯泉啤酒在滄口開始使用塑料袋的事情,或許指的就是最早開始有了帶有廠家標誌的塑料袋吧。

用塑料袋打酒,回去怎麼喝對很多人來說也有不少技術。回到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掛在椅背上,如果恰好椅背掛不住,隨便找個釘子一掛也就可以了。怎麼把這酒倒在杯子裡似乎是有些技術含量的工作,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只需等飄在上面的那層泡沫滿滿散去後,將塑料袋的一側捏一下,形成一個小小的三角嘴,然後緩慢的抬起另一邊的袋底,清涼的啤酒也就自然向杯中流淌了。

塑料袋裝的啤酒味道究竟有什麼不同,一直是來青島的遊客想探知的事情,其實這塑料袋裡裝的也是普通的散啤酒,就是我們常說的生啤,因為省去了最後高溫殺菌的流程,保質期很短,但是新鮮度和口感都要比皮裝啤酒更好,所以青島人才會把這種地方特有的福利發揮到了極致。

在青島,啤酒被裝進塑料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