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說到三國時候的戰爭,大多數人腦子裡面第一時間反應出來的就會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作為三國時期規模較大而且影響又比較深遠的戰爭常常被人們提及,其實三國時期的出名戰役有很多,比如當年曹操和袁紹對戰的官渡之戰,以及前面所說的赤壁之戰,還有後來的夷陵之戰,但是這三場戰爭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基本都用了火攻。赤壁周瑜用大火把曹軍幾乎燒盡,夷陵之戰中劉備也是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餘里,就是官渡之戰中也是偷襲烏巢火燒糧草才決定最終勝負的。所以這幾場戰爭很是慘烈,但是其實還有一場戰爭雖然名氣不顯,但是參戰雙方那可是猛將雲集,陣容豪華,沒有用火攻之類的計謀,全是真槍真刀實打實的幹出來的,激烈程度可比赤壁之戰強多了,這就是劉備起家的最終一戰“漢中之戰”。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說起來漢中之戰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劉備打贏了曹操,卻對其中的詳細過程不太瞭解,漢中之戰作為三國時期持續時間非常久影響非常深遠的戰爭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對於有著歷史知識和地理常識的人來說,應該都知道漢中的重要性,自古以來漢中都被兵家視為必爭之地,漢中的得失對於蜀中關中等地至關重要,所以為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雙方都是全力以赴的。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場戰爭發生的背景,這件事情是發生在赤壁之戰後,當時劉備佔據了荊州率兵入川又取了益州,劉備坐擁蜀中,就開始惦記著緊挨西川的漢中之地了。漢中地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養兵,並且這裡靠近中原,也是益州的屏障,進可攻取中原,退可把守西蜀要道,此地對於劉備來說是志在必得的。熟知兵法的曹操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雖然遭逢赤壁之敗但是已經緩過勁兒來的他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地方。於是雙方都抱著這種必得的心態就進行了一場硬碰硬的對決。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再來關注一下劉備和曹操雙方在這場戰爭中投入的兵力對比,劉備為了奪取漢中先後派遣張飛馬超魏延黃忠以及趙雲等諸位名將前去上陣,由於這場戰爭為時較長所以分為前中後期,在戰爭初期張飛手下有一萬五千人馬,馬超魏延黃忠大概都有五千到一萬兵力不等,後來劉備率部親征的時候更是帶領高達十萬的軍隊,算下來的話劉備總共投入了十二三萬左右的兵力,其中更是蜀中名將盡出,算是舉全國之力前去攻打。曹操為了取得漢中也是派遣很多兵馬,曹洪領兵5萬、張郃領兵3萬、夏侯惇領兵10萬,後來曹操親征這時又帶領四十萬軍隊,前後共投入60萬左右的軍士,其中出色的將領也有曹洪曹休張郃夏侯淵夏侯惇兩兄弟,還有徐晃許褚王平等人,也算是精銳之軍。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基本上都是拿出了自己方最豪華的軍隊陣容了,在這場戰爭中出場的當世名將甚至比赤壁之戰還要多。此外相對於另外幾場戰爭,比如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本身指揮能力不行,致使糧草被偷襲燒掉後局勢瞬間發生逆轉;赤壁之戰的時候曹軍不善水戰而且水土不服多發惡疾,周瑜巧用火攻取勝;夷陵之戰的時候也是因為很偶然的因素採用火攻陸遜才能獲勝,漢中之戰雙方實力雖然有差距但是並不是很懸殊,對於劉備來說舉全國之力前來攻打勢在必得,曹操佔據優勢也不會輕易放手,所以這場戰爭是實打實的硬仗,此外由於這場戰持續時間較長,雙方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是非常慘烈的。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漢中之戰的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曹操和劉備相持不下,背後又有東吳一直在搞小動作,北方還有少數民族的侵擾,為了不消耗兵力在此曹操只得退兵,而劉備一舉拿下漢中全線,實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但是這場戰爭雙方都是損失慘重,劉備折損大部兵馬,在此之後也只能休養生息另找時機,而曹操則更慘,不但損兵而且折將,大將夏侯淵在此戰中被殺,王平也投降了劉備,還失去了漢中這個重要的地方,只能看著劉備日益做大。

三國之中猛將雲集的一場硬仗,激烈程度猶勝赤壁,為何很少被提及

漢中之戰無論是戰爭的重要性還是戰爭的慘烈程度、還有對後來局勢的影響力其實都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但是不知為何史料中對此記載卻是很少,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