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白露到,天氣涼!

白露

白露,2018年 9 月 8 日,農曆七月廿九

“鬥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白露到,天氣涼!

白露節氣到啦!立秋至處暑,秋陽肆虐溫度較高,故有“秋老虎”之稱。白露過後,雨水減少,天氣乾燥,晝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新病舊疾一起來:傷風感冒、血栓突發、鼻炎、咳嗽…

那麼,白露該如何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讓疾病侵襲呢?只要補好以下“三氣”!


一年中最易生病的日子

1、補腎氣

秋天補腎最好,因為秋天是主“藏”的季節,而腎又是主“藏”的臟腑,所以秋季是補腎的最佳時間。入秋以後天氣漸漸轉涼,加上晝夜溫差變化大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護好腰腹部,中醫認為“腰為腎之腑”而腎喜溫惡寒,受涼後容易損傷腎陽氣,氣血不暢,進而形成腎虛。

秋季養腎吃“黑五類” 

黑色入腎,黑色食物一般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黑五 類”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核桃等5種食物。


2、保陽氣

“秋收冬藏”,白露之後,天地陽氣開始收斂,此時腎也開始收納陽氣了。腎臟的陽氣就是我們身體裡的小太陽,溫煦我們全身,如果能量儲備不足,沒有足夠的氣血來禦寒,到了冬天就會很難過,怕冷,感冒也就來了。

白露到,天氣涼!

養護腎陽,注意保暖

腎陽充足,則一身俱暖,而寒氣也是最容易傷害腎陽的。“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寒從腳下起。地面的寒氣已能漸漸感覺到。而腳心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犯,穿有一定厚度的鞋子,護腳踝的襪子,保護腳心腳踝。


3、潤肺氣

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中華醫學認為,秋令與肺氣相應,秋天燥邪與寒邪最易傷肺;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復發,所以秋季保健以養肺為主。

秋季養肺最簡單的方法:來杯熱水

倒上一杯熱缺騰騰的水,直接對著吸入水蒸氣,每次10分鐘左右,早晚各1次,可以滋潤肺臟,平時要多注意喝溫水,由於氣候乾燥,因此,要比其他季節多喝500ml左右的水,避免因乾燥的空氣而種種不適感,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溼潤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