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格拉納達:摩爾人最後的嘆息

格拉納達的故事總是伴隨著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開啟:這裡是摩爾人開放在安達盧西亞土地上最燦爛的花朵,也是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回望前的最後一聲嘆息。隨著西班牙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塔爾雷加的吉他聲,在輪指間,依稀看到一身白袍的摩爾人垂著憂傷的雙眸在夕陽落盡的餘輝中悲涼的身影,眼前閃過祖先金戈鐵馬的恢弘軍隊,宮廷內觥籌交錯的鼎沸人群,後宮的佳麗歌舞昇平,而這一切都將裝進關於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中……

格拉納達:摩爾人最後的嘆息

從摩爾人祖先踏上西班牙土地的那一刻,兩種宗教的衝突就一直不斷,反伊斯蘭教的天主教光復運動是蠢蠢欲動的復仇種子,從孕育到生根發芽直至茁壯,在摩爾人統治的500年後,阿方索六世讓天主的十字架又回到了西班牙。伊斯蘭最後的勢力堡壘就建在了格拉納達,斯拉納瓦達山腳的一隅,精美奢華的阿爾罕布拉宮是摩爾人飛蛾撲火前的那一剎那火花,美得絢麗,卻總有種說不出的哀傷。堅固的堡壘也擋不住歷史的進程,摩爾人在阿爾罕布拉宮醉生夢死了兩百多年,便在徹底的天主光復運動中結束了在伊比利亞半島統治的歷史,回到他們日夜面對的地中海對面的北非大漠。

阿爾罕布拉在阿伯拉語中是紅色的意思,因此它又得名“紅堡”,建在山上的紅色堡壘,形狀就像是個堅實四方形,隱約透露著退縮到最後防守又負隅頑抗最後一搏的憂傷和無奈。紅堡的內部像是座神秘的迷宮,在廊柱組成的圓拱空間和馬蹄形門中穿梭往來在不同的中庭(阿拉伯的庭院),密集的圓拱空間和交疊在圓拱和屋頂上各種樣式的阿拉伯幾何雕刻往往讓你眼花撩亂又沉迷在這複雜的藝術中,分不清此門彼院。它沒有羅馬建築的大氣和宏偉,卻在細緻處做足了功夫,無論落眼在任何一角,它的裝飾和雕刻都可以用精美絕倫來形容。

格拉納達:摩爾人最後的嘆息

獅子中庭,中間的四隻噴水的獅子彰顯了摩爾王住所的尊貴和霸氣,卻也流露出了伊斯蘭宮殿異國他鄉的文化混合。根據伊斯蘭禁止對人和動物崇拜的教義,在傳統的伊斯蘭建築上是禁止出現人和動物的。然而建造宮殿的工匠們很多都是土著的天主教徒後來皈依到伊斯蘭教,兩種文化的衝突和磨合最終在建築領域形成的混血結合,這也正是格拉納達在的這片安達盧西亞土地上獨特吸引人的地方。

格拉納達:摩爾人最後的嘆息

在這深幾許的獅子庭院裡,回想那摩爾王閒庭信步,輕紗幔帳內那些神秘遮面的阿拉伯美婦,還有那些金髮碧眼的曼妙美人兒,他們共同演繹著紅堡內美妙、複雜的、爾虞我詐的後宮故事。再華麗美妙的故事也終有曲終人散的一刻,或許是因為已經預知到摩爾王朝的氣數將盡,或許是對地中海彼岸落葉歸根的思考。阿爾罕布拉宮最後的摩爾王博阿卜蒂爾最終向天主教光復軍投降,摩爾人在格拉納達800年的故事畫上了句號,只有他母親的聲音還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回蕩:“你哭得像個女人一樣,因為你沒有像個男人一樣保衛我們的國家!”這痛心疾首的控訴至今還成為母親教育兒子的經典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