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究竟一日遊還是中級反彈?

究竟一日遊還是中級反彈?

從消息面看,國內方面總體上利好偏多,從昨天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講話,到近期利好頻出都有助於反彈繼續展開,譬如國務院要求減稅降費落實到位,現有社保徵收措施穩定,還有釋放流動性方面10月前後或再次定向降準,發改委發佈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若干政策意見,至於中美昨天靴子落地後,中國對美國約600億美元商品加稅,對於問題上實際上對股市產生的影響是很小的,美國與許多國家打,但人家沒有像我們一樣跌成狗屎;外部信息方面隔夜歐美市場漲多跌少,特別是道瓊斯指數再創新高,總體上看昨天午後大盤峰迴路轉大漲是疊加因素促成的,至於這個反彈究竟是一日遊還是中級反彈?目前市場多空觀點迥然不同,我傾向於展開中級反彈居多,今明兩天的走勢也會給出明確答案,重點看能否突破下圖壓力線;如果今天繼續放量拉昇收中陽線,並且指數突破20、30日均線就是中級反彈信號,這裡我要聲明此地反彈大概率不是反轉,如果要反轉必須進行新股發行糾偏、健全退市制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賠償制度、嚴格規定大小非不得隨意兌現等等,徹底扭轉了我國圈錢市場後方可走牛,總的來說股市滄桑是正道!

昨天一根光頭中陽線意義不一般,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近一段時間反覆在2638點附近磨嘰,指數節節敗退抵抗中產生了一個個低點2647、2644點等等,最終就是不想跌破熔斷底,守住2638點底線從技術上意義不一樣,如果昨天一日遊的話短期就要跌破2638點破位,如果中級反彈後就要看後面政策上變化,

至於中級反彈的目標第一步先補3008點缺口,第二目標就是3200點附近,反彈的時間預計到元旦前後。昨天早上在利空靴子落地後市場一致認為開盤會直接低開跌破2638點的,結果事實走勢恰恰相反,小幅低開在2638上方,最低下探到2644點,磨了半天后下午以基建板塊為首的藍籌直接把指數給拉了起來,而且下午的指數出現量價齊升的走勢,這走勢好多天沒見過了,指數就要有這樣的走勢才能拉出效果,否則上漲一直沒上漲量的話很難拉出效果出來。盤面上,下午基建板了很多隻,基建板塊好像是收消息預期,這個板塊持續性不好說因為最近市場氛圍比較一般,所以盤中提醒不要去亂追萬一今天大幅分化的話要給人家買單。昨天指數收出一根光頭光腳陽線,成交量也有所放大,那麼是否短期已經見底?指數單靠一根陽線的話就說見底個人覺得有點草率了,所以今明兩天走勢才能確認方向問題。

今天還是要觀察盤面分化後指數的調整力度,如果調整力度很強而且盤面氛圍整體還算強勢那麼指數短期估計可以撐個幾天,如果今天一分化指數直接就包了回來那麼短期肯定還會反覆探下低點區域,現在指數整體很難走單邊上漲,後面即使能穩住也不可能每天都是上漲,大概率還是會一步三回頭。上證指數2638這個點位後面早晚要破的,短期即使不破後面跌破也是早晚的問題,因為現在整體大方向還是要重心不斷往下移,我希望就此展開一波中級後再破比較妥當,當然具體操作還是要根據實際走勢而定。

大盤底部結構隨著昨天光頭中陽線拔起已經完成,不過要掀起一波中級反彈行情,今天必須繼續放量突破20、30日均線,至於中級反彈高度至少3000點;昨天收盤突破5、10日均線站在10日均線上方,20日均線會是短期的壓力位,從目前技術成面上看,市場目前整體行情依然偏弱,從下方技術圖來看,近期支撐就在2638.30附近,上方壓力依然屬於下跌趨勢線之上,整體形態偏弱,不能僅看今日一天的行情就去斷言未來的行情。特別是20日均線這個位置並不是輕易突破,因為該位置也是5周均線,所以明日的走勢非常的關鍵,如果明日縮量震盪,那麼行情還有的折騰,反彈之路一波三折,還會反覆,如果明日繼續上攻20日均線,那麼可以繼續重倉持股。其實從上證50權重指數板塊就可以提前判斷到底是否會破2638點,上證50一直運行在整理三角形中,那麼行情依舊在主力控制中,上證50板塊周K線18年首次金叉,也表示大盤會進行一波中期反彈,持續時間至少是數月,短期也站上20日與60日均線之上,反彈行情一觸即發。創業板目前僅僅是收復5日均線,表現弱於大盤,主要原因是科技股高位下跌,次新股挖坑,目前看坑已經挖好了,今日盤中也有異動直線拉昇,所以接下來行情非常關鍵,指數可以不漲,但是賺錢效應必須出來,所以接下來行情能否轉好,全靠次新股,觀察近兩日遊資挖掘熱點的方面,我認為一定會在次新股做文章。

綜合來看,還是希望指數能穩一段時間,這樣後面才會有比較好的操作空間,否則一天漲一天跌操作難度非常大,大家最近有在市場裡博弈應該都能感受到。當然現在指數起來又回到前面所說的,想要行情能持續一些盤中還是需要有主心骨題材,比如昨天的基建今天一開盤就直接熄火,又換其他的板塊抽風,沒持續性的輪動市場行情深度很難進行下去。所以,後面也要留意盤面是否能出現新的主心骨題材,最好那種能帶動盤面人氣的板塊,總體上操作要踏準節奏、選準股票。

究竟一日遊還是中級反彈?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