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我的家鄉灰劉村

我的家鄉灰劉村位於富平縣北部尚書溝東岸,溝西為後漢刑部尚書李彥溫故里尚書村,北依唐魏徵故居之地西村(古名西魏村)。尚書溝系底店盆傾峪洪水沖刷而形成的縱深數丈溝壑,南北狹長蜿蜒數公里,其上游為幹河,下游蔡陽河,向南延伸入流曲川,古時統稱西河。關於灰劉村名的來歷,尚未見史書明確記載,據猜測或因本村劉氏以燒石灰為業而得名。灰劉村絕大部分住戶姓劉,其先祖來自何處不得其詳。村北堰地蘊藏著大量鵝卵石,大的直徑差不多有半米左右。正是緣於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形成了灰劉村固有的燒石灰產業,堰上區域現殘存的許多采掘石頭的遺址,足以說明其開採歷史有數百年以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勤勞善良的灰劉村人祖祖輩輩得益於燒石灰產業,日子過的就相對松泛一些。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經濟不發達時,灰劉村石灰產業富善了貧窮的莊稼漢。燒石灰可是個有一定技術含量的苦力活,火候掌握不好,燒製的白灰質量就差。石灰窯深闊各約三丈許,底部設有火箅子及點火口。裝窯時先鋪一層厚厚的乾柴,然後依次鋪一層塊煤,再鋪一層鵝卵石,過大的石頭還需用大錘敲碎,不然會造成石灰夾生。將塊煤和鵝卵石逐層磊滿石灰窯後,開始點火燒窯,濃煙漸漸從底部竄至窯頂,當火勢快到頂端時,立刻用泥巴糊住窯頂密封保溫。大約十天左右之後,窯內明火完全熄滅,溫度徹底涼下來時,才開始出窯。這時需要把泥皮、煤矸石、夾生石頭等雜物撿拾乾淨,將燒製好的塊狀石灰堆積起來等待出售。裝石灰車是一件十分苦累的活兒,過去都是人工用鐵鍁裝車,部分石灰石粉化揚塵,人臉及全身也變成白色了,加上石灰的腐蝕因素,人的嗓子眼睛鼻腔都會有難受的感覺。但裝一車石灰可掙4分工,相當於幹普通莊稼活半天的工日,所以年輕小夥子們都爭搶著幹,為的是多掙工分。那時農民幹一天活掙10分工,大部分生產隊的勞動日值僅幾毛錢。而灰劉村因為有石灰產業,勞動日值差不多在1元左右,這在方圓數十里很令人羨慕,村裡的小夥子娶媳婦也是很有優勢的。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國家綠色環保政策的要求,過去粗放式的石灰窯痕跡已經鮮為人見了,但石灰經濟為灰劉村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卻永遠在村民的記憶中留存。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村西尚書溝基本是乾涸的溝壑,除非洪澇季節,平時很難見到水。1958年縣政府興修水利,欲引耀縣桃曲坡水庫之水經東干渠澆灌下游的曹村、小惠的農田。當時最大的工程量莫過於在尚書溝築土壩,壩基處溝寬數十丈,深約四五丈,築土壩談何容易。據老一輩人講,當時沒有大型機械,整個工程土方量全憑人力架子車拉土回填,石夯夯土築壩。歷經數年施工,一條橫貫尚書溝的土壩臥溝而起,土壩頂面寬約20~30米,槽渠與道路各半。槽渠底面和側面用石塊砌成,西接曹村東干渠,東連小惠南崖村支渠。但因受土壩沉降等因素影響,這條槽渠並沒有很好發揮應有的灌溉作用。記得小時候有幾次東干渠放水,因土壩質量不過關而致使槽渠潰堤,渠水大半洩流尚書溝,此後逐漸放棄灌溉尚書溝東岸的小惠農田。但土壩卻便利了尚書溝兩岸群眾的通行,人們再不用象過去那樣下溝爬坡了。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尚書溝縱深寬闊,兩岸村民在溝底平緩處栽植了密密麻麻的果樹,有梨樹、桃樹、梅李、柿子,還有個別的蘋果樹。一到春天,站在溝沿上向溝裡望去,滿眼都是色彩斑斕的紅的白的粉的果花,芬芳瀰漫,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溝底還有幾處因天雨積水自然形成的大水坑,人稱“大井”,這裡是孩童們最喜歡去玩的地方。大井裡有小魚、小蝦等水生物,我們一幫小夥伴夏天常在這裡練習游泳,用竹筐捕撈小魚,興趣盎然,樂此不疲。大井旁邊是生產隊的菜地,因地勢較低又臨近大井可適時澆灌,所以土壤墒情比較好,再加上務菜人精心伺候,菜園裡的茄子、蓮花白、綠辣子、黃瓜、西紅柿、大蔥、韭菜等各種蔬菜長得鬱鬱蔥蔥。那年月蔬菜來源有限,這塊菜地就成了村裡的香餑餑,家裡來親戚了,就去菜地或買或賒幾斤鮮菜招待客人。趕上大宗蔬菜成熟時,生產隊還給各家分一些鮮菜,這也就成了村民改善生活的最佳時機,鄰村人都很羨慕。另外溝裡的水果除了出售大部分以外,村民們也會分到一些。自從修築了土壩,原本暢通的下流被土壩攔截,逐年積水時不時就會形成大小不一的人工湖。若遇上洪澇季節,人工湖水上漲,整個果園和菜地就變成了一片澤國,溝裡種植的所有農作物悉數絕收,那場面真讓人心疼!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1975年底,縣政府啟動修建“尚書水庫”工程,以蓄存桃曲坡東干渠之水,解決當地農田灌溉難的問題。小惠公社和曹村公社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在原土壩南側約百米處,利用原土壩及鄰近土石方重築新壩。若您仔細留意觀察,還能在大壩北側尋覓到原土壩的殘留痕跡。這項工程使用了不少現代化施工設備,履帶式拖拉機、鏟運機、壓路機等大型機械全部上陣,加快了工程進度,工程設計質量、施工質量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尚書水庫是富平北部最大的蓄水庫,壩頂高程585米,壩頂寬12米,底寬121米,壩長950米,其流域面積約37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約300萬立方米,設有專用的來水渠、洩洪渠、排水渠、提升閘門等設施,並和上游的桃曲坡水庫形成了聯動,保證了庫容的安全和灌溉功能,為方圓數十里的工農業和當地群眾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相應地改善了當地的自然條件,地下水位也逐年有所提升。如今尚書水庫已然成為富平北部的風景遊覽勝地,寬闊的庫區天水一色,碧波盪漾,魚躍鳥翔,岸邊柳綠草青,遠眺群山蒼翠,令人心曠神怡。冬季裡經常出現在此過冬的候鳥,常年也有成群的野鴨在水面嬉戲,夏天水庫大壩上寬闊的大路成了人們納涼、休閒的熱鬧去處。庫區岸邊也時常積聚了眾多的垂釣愛好者。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如今,古老的灰劉村與尚書水庫相映生輝,彰顯著新農村建設的生機勃勃景象,成為庫區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經過兩次大的新農村工程改造,通村公路及村內水泥路四通八達,新蓋的民居平房或樓房毗連接踵,巷道橫平豎直,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莊各個角落,各家門口也都修建了硬化路面,增修了排水溝,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莊周圍的蘋果園、柿子園、花椒園等果林連片,枝繁葉茂。田野灌渠縱橫,禾苗青青,一派靜謐和煦的自然風光。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感謝鄉親們在家鄉的辛勤勞作,作為已經在城市裡工作的灰劉人,每每回到家鄉,看到生我養我的家鄉向美好的景象邁出的每一步,都止不住內心由衷的高興和欣慰,願家鄉更美好,願家鄉人更幸福。(2018.09寫於北京,部分照片由劉鵬翔提供)

作者:劉孝弟,灰劉人,清華大學博士,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研究員。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你不知道的|富平灰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