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軍艦上打出去的炮彈殼去哪裡了,是回收了還是丟海里去了?

晨仹依然


答案:回收啊!當然要回收啊!都是錢!不回收你家裡有礦啊!

現在軍艦一般都不怎麼用炮了,但是不可否認,中口徑以上火炮使用的炮彈,尤其是定裝速射炮炮彈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的銅質彈殼。

銅作為彈殼的好處我們大家都知道,相比鋼,銅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更好,而且非常柔軟。在炮彈進入炮膛內完成閉鎖後,銅殼相比鋼殼更不容易對坡膛造成損害,而且在拋殼的過程中也不容易出現損傷,因此精度更高。

(敗家啊!!!!!)

子彈也是同理,使用銅殼的子彈精度更高且不容易磨損槍機。比如家裡有礦又有錢的美國就喜歡用銅殼的SS109彈藥。

中國缺銅啊,即使進口了大量的銅,電子元件、基建用的電線、各種線圈都是耗銅大戶,最氣的是這些都沒法用別的材料替換(唯一可以替換的就是銀,你家要是用銀做電線,你家不是有礦,是有石油)

(這才是正確姿勢!)

但是中國產鋼啊,什麼鋼都有,產量高的可怕。所以我們的子彈用的是鋼殼鋼芯彈,而且陸軍炮彈能用鋼殼用鋼殼,用不了鋼殼那就試試可重複使用的銅製藥筒。反正好銅要用在刀刃上。

不過對於速射炮,尤其是1130和HPJ-26這種速射炮,由於對射速和抽殼力度的要求,必須使用銅殼才能保證可靠性。也正因為如此,海軍用的炮彈彈殼基本都要回收(國外有錢的咱比不了)

-------------------------------

看到這麼多評論的我在補充一點吧

常規狀態下艦船開火一般都是訓練,這個時候彈藥回收是條件允許的。中國軍隊向來講究節儉,能省則省,掛兩網收收彈殼不費多大勁。

戰時那就不一樣了,輪到主炮和速射炮開火了,那這船基本都快保不住了(主炮10公里近防,速射炮5公里近防,能讓導彈打到這個份上基本這船快涼了)


軍事觀察員東旭


回收、扔掉,兩種情況都有。

以前的彈殼都是銅製為多,銅製的彈殼的優勢在於擊發之時,彈藥會迅速受熱,並且不易漏氣。擊發之後又可以快速收縮,易於抽殼。因為黃銅獨有的特性,所以在武器製作上得以回收利用。特別是一些具有高射速的戰列艦,就是因為用的是黃銅藥筒。

例如德軍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所用的戰列艦主炮都是黃銅製藥筒,因為黃銅的延展性較好,也可以減少彈藥殉爆。

而據資料顯示,1920年代起,穿甲彈雖開始用於對付海上各式軍艦,但多數情況是用於反坦克任務上。直到戰列艦普遍在的裝甲上進行表面的滲碳處理後,穿甲彈也因此進行改進,此時的穿甲彈在彈芯技術上做了處理,添加了一個鈍頭的被帽,可用來擊穿這一層碳。同時,它還有另一個改進,那就是加上一層風帽,這樣有利於減少炮彈飛行的空氣阻力。而後,這類炮彈便被應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過,隨著穿甲彈的改進,各類軍艦坦克也隨之將裝甲升級,上演著矛和盾逐次改進的故事。後期的炮彈的彈芯,所用的物料也大為不同,如比鋼鐵更堅硬的碳化鎢、鋁等。這時,炮彈雖然可以擊穿更厚的裝甲,但缺點在於動能會隨著速度而降低,射程也會變短,最終可能會導致發生跳彈,難以命中目標。

這些窘境也一直困擾著軍隊,直到到二戰末期,脫殼穿甲彈登上歷史的舞臺。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誕生,有其不同的特色就是:當這細長的穿甲彈出膛之後,彈託由於空氣中的阻力而自動脫落,有效延長彈體的射程,又能準確地擊中目標,故而它是目前用於反坦克火炮的主要彈種之一。

不過,這種彈體所用的材料中含有貧鈾,這種材質具有輻射作用。此彈在應用上,也是倍受人道主義人士的譴責,後來也僅美國實際用於戰場上。

既然有顧名思義的脫殼炮彈,那麼肯定也有無殼彈藥,而這則是一種沒有彈殼、且直接將子彈製作成固體塊狀的技術。

其實,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有人就發現:若將發射的火藥以及底火包在錫箔之中,就可以射擊敵方,從而能達到無需拋殼的目的。

南北戰時期的這個辦法,對於研製彈藥的專家來說,也算是一個啟發。直到二戰之後,美國和德國以此為鑑,啟動了無殼彈的研製。

後來,美國先行研製出了可燃彈殼炮彈,但是槍支系統卻不能匹配此類彈藥,只能放棄研製。相對而言,德國還是頗具耐心,他們經過長期的研究。終於在1980年推出G11武器系統,可適用於可燃彈殼炮彈,但這種武器並沒有正式裝備給部隊。

直到近年美國,才開始著手研製一款輕機槍,準備將無殼彈應用在此槍上。

綜上所述,如果射擊的是脫殼彈肯定就是直接掉落海里的,不過現代軍艦大多用的是“分裝式”炮彈,有些時候不存在回收問題。

如果是存在使用必要性的,用的黃銅材料製造的,造價成本較高,陸軍在使用後就會直接回收,但海軍的回收過程相對麻煩。

而我國現在已研製鋼製藥筒,即使回收也不會再拿去造彈。因為其造價成本,還不如重新制造來的更快更划算。相對而言,彈殼大部分會謹慎回收;掉落海里的則看情況回收,畢竟下海打撈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WarOH協虎


舉個例子,在二戰期間小日本的戰鬥機在本土執行任務時都會裝備彈殼收集器,作用就是回收彈殼,要知道戰鬥機連裝甲板和自封郵箱都不願意裝,浪費重量安裝彈殼收集器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這就足以說明彈殼是多麼珍貴了!相比之下軍艦上的空間足夠大,回收彈殼是必須考慮的工作。

不過呢!在緊張的海戰期間彈殼都是要直接拋到甲板上去的!也難免會有掉入海中的現象,並不是水兵不願意回收這些資源,而是情況不允許!早在戰列艦對決時代,戰艦的主炮、副炮都要安裝炮塔護盾,就是因為在兩艦對轟的情況下甲板並不安全,飛濺起來的海水都有可能傷人。曾有日本祥瑞艦雪風號的水兵,被近失彈單片擊殺在船艙裡的記錄,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縫隙都可能造成傷亡,因此水兵不會在激烈的海戰中冒險到甲板上收集彈殼。

而且戰列艦的主炮使用的是“分裝式”炮彈,本身並沒有彈殼也就不需要費勁回收,只有口徑較小的火炮才會使用“定裝式”炮彈,它們的彈殼是珍貴的戰爭資源,尤其對於日本這種資源貧乏的國家來說是必須要回收的。這也造成美日兩國在戰艦設計過程中出現諸多差異,比如戰列艦的副炮樣式,日本偏向於使用“廊炮”,這種火炮本身就安裝在艦體內部,彈殼退出炮膛之後基本不會掉入海中。

而美軍並不願意考慮這些。美軍戰列艦的副炮大多是使用“炮塔”佈置,打出去的彈殼和現代化艦炮一樣用抽客裝置直接拋棄在甲板上,一場激烈的炮戰之後才會回收仍留在甲板上的彈殼。炮塔布置的優勢在於可以為火炮安裝穩定調節裝置,間接的提高火炮命中精度,這是廊炮不能相比的!廊炮會受到軍艦搖晃的干擾,射擊精度、穩定性和射界都不如炮塔,因此日本在大和級戰列艦上也使用了炮塔設計,當然了回收彈殼的工作也沒有拉下。

海戰進入現代化之後,幾乎很少有艦炮決戰的海戰了,世界各國的軍艦上仍然保留艦炮,是為了應付小型目標的威脅,除了演習和訓練之外幾乎沒有開火的機會,因此回收彈殼的工作量並不是很大!而且現代化彈殼都已經擺脫了對“銅”這種珍貴材料的依賴,各種廉價材料應有盡有,回收工作也就沒有價值了!因此大部分海軍都是將其直接仍入海中的。


利刃號


對於這個問題,老鷹航空來回答吧:

簡單直接的回答就是,炮彈彈殼不會回收,也沒有必要回收。

現代水面艦艇和二戰期間的艦艇不同,進入到戰鬥狀態時,戰鬥人員並不是全部跑向甲板上的各個戰位,而是跑向艙內的各個戰位。因為,現在的軍艦都是全封閉式的,配合全自動操作和控制系統,戰鬥人員在艙內的崗位就可以對艦炮進行遙控操作。而且,現代艦炮無論大小口徑都是全自動裝填,無需人工介入(當然緊急情況也可以進行人工裝填模式)。因此,戰鬥過程中整個艦艇甲板上看不到任何一個人,炮彈彈殼當然也無法回收。

況且彈殼這個東西,對於海軍大國而言,成本不過是芥末子大小,回收沒有任何實際意義。況且只要擊中目標,用經濟學的觀點,那就是“賺到”了。

但是,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那就是平時訓練時,由於事先知道炮擊大致方向,艦艇上士兵會提前用纜繩或者氈布鋪設好一片區域,用來承受炮彈彈殼跌落時的撞擊,這樣有利於保護甲板,延長壽命,畢竟發射之後的炮彈彈殼屬於高溫物體。

一旦是戰時狀態,無人知道炮擊方向和位置,因此也沒有比較採取這樣的措施。炮彈彈殼直接拋射到甲板或者海面就可以了,誰也沒有心思還忙著去搜集炮彈彈殼。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如需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科技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老鷹航空堅持原創回答問題,不做任何複製粘貼。


老鷹航空


軍艦上打出去的炮彈殼在早期各個國家都想法子回收,主要考慮成本,還有資源問題。早期製作炮彈的炮彈殼技術有限,材料方面也不是很充足。當年火炮的藥筒都是銅質材料為主,一般是在黃銅裡面加入一定比例的鐵等物質。這種黃銅藥筒硬度高,延伸性高,能夠貼和火炮炮筒,但成本太高,所以一般各國都會在使用以後回收,減少成本。


但隨著社會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黃銅炮彈殼漸漸地落伍了,現在我們國家用的都是鋼質炮筒,原材料好找,成本低,硬度也比黃銅高,黃銅炮筒自然被淘汰了,而由於成本低,所以現在打完以後也是直接丟在了大海里,再也不會重新回收。

而且鋼質炮彈殼回收還有一個問題,不能重複利用,加工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回收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今艦艇上的火炮都是全自動化,一梭子打完以後落下來的炮彈殼基本上落到哪裡算哪裡,有時候就算它沒有落到海里,人們還會把它推到海里面去,因為趙地方,而且在船上滾來滾去造成困擾,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鋼質炮彈殼也會被取代,成本會進一步降低,到時候就真的沒有任何回收的必要了。



是阿維啊



早期各國均採取回收,現代很多國家由於工藝技術的更新不在回收直接到海底去了。

以前回收是為了成本,是為了資源。眾所周知,早期由於受技術限制,特別是材料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各類火炮的藥筒都使用銅質材料為主,當然並不是純銅,而是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鐵等不同材質後的黃銅。

這種黃銅雖不是純銅材質,但是銅作為價位較高的有色金屬一直是一種比較少的礦產資源,但是銅的延伸性好,加工難度小,較好塑型,能更好的貼合火炮炮筒,加入鐵等材質後又提高了其硬度,所以這種黃銅藥筒一直是各國軍隊火炮在用的主要材質。缺點就是材料成本高,所以往往陸軍在使用後就直接回收了,而海軍也進行了回收,但較為麻煩,畢竟佔用空間。



伴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開始研製鋼質藥筒來取代傳統意義上的銅質藥筒,目前我們軍隊已經經過各類實驗突破了鋼質藥筒所存在的剛性過高加工難度高,對火炮又有一定要求的技術難題。現在我們的海軍早已全面用鋼質藥筒取代銅質藥筒。


綜合,現在我們海軍全面使用鋼質藥筒,這種材質價格低,所以打完也就直接進入大海了。


冰雹藍天


一般都是回收,也有丟在海里的情況。

以我海軍H/PJ-87型100毫米單管半自動艦炮(也就是有名的法100毫米艦炮)、H/PJ-38型130毫米單管半自動艦炮與H/PJ-26型76毫米半自動艦炮而言,這些艦炮的拋殼窗口均位於炮管正下方,自動機將定裝彈殼退膛後掉到拋殼通道上,再前推將彈殼推出炮塔,同時下一發炮彈自動上膛待發,彈殼被推出炮塔後自然就掉在甲板上了。

由於射擊後的彈殼外部溫度較高,可能會灼傷甲板的耐磨層,因此在日常訓練時往往會在火炮預定射擊方向的甲板上另外鋪一層帆布或者防火棉用來接彈殼。

由於彈殼的材質多為銅製,所以,在射擊訓練結束後這些彈殼都要被收集起來帶下艦回收,一方面可以拉回去複用,一方面也便於統計與考核射擊成績。

相比較主炮彈殼往往都要回收,艦上的副炮——一般指的是B炮位或者兩舷側炮位的730、630或1130型速射近防炮——的彈殼回收要隨性一些了。

一方面這些副炮的射速太快,打完一輪就要丟出上百個乃至幾百個彈殼,一方面舷側炮位的副炮距離舷牆太近,打出來的彈殼容易掉進大海。所以對於副炮的彈殼就沒有必須回收的要求。

但是在訓練結束之後搞的小掃除上,掉在甲板上的副炮彈殼也必須收集起來,然後待軍艦靠港後帶下艦統一處理。


軍武次位面


咳咳,看了幾個回答,有人說回收,有人說不回收,那麼究竟是回收還是不回收呢?各持己見,可能網友們看後,頭也比較大。所以,接下來,我給大家針對這個回收不回收的問題,分析一波。

首先,我們先說說回收這件事,在什麼情況下會回收。眾所周知,我國軍隊向來講究不鋪張不浪費的精神,當過兵的對這點應該深有體會,難不成你忘了吃泔水饅頭的事情了?


當然,這只是個案例,軍隊中為了不讓士兵浪費做的懲罰,如果剩下飯菜之後,為了士兵飲食安全,該倒還是的到或者拉去餵豬。所以,從這點上看的話,銅製炮彈彈殼還是會回收的。一是回收,因為銅是不可再生資源,況且我國缺銅,二是避免海水受到汙染。


其次,我們說說為何不回收。有兩種情況下,炮彈彈殼是不回收的。一種是有些炮彈採用的材料並不稀缺,沒有回收價值。第二種是,戰爭期間,屆時軍艦會不會被擊沉都是一個問題,這個時候老想著去回收彈殼,豈不是不想活了。

如此一來,是不是對於回不回收這個問題了解了呢!我是筱晨,可以噴,但記得關注,避免迷路。


軍武視界


二戰期間的大口徑艦炮是沒有彈殼的,一般使用絲綢包裹的藥包進行發射。現代戰艦的主炮口徑不大,射速不高,一般會使用網兜接住拋出的彈殼。



這麼做倒不全是為了回爐再造,如果是銅殼倒還有些價值,然而我們艦炮用的可是鐵殼啊,回爐重造還不如直接造新的來得划算。

真正的原因可能讓人非常驚訝:怕砸傷甲板上的防護塗料,怕彈殼四處滾動傷到士兵。首先甲板上要塗刷防護塗層,戰時倒不必在乎。但平時訓練不注意收集彈殼的話,肯定會被砸的坑坑窪窪。重新修復可謂費力不討好,因此不如提前預防,不讓它磕碰甲板為宜。


如上圖所示,甲板上的破布片就是專門放在拋殼口下方做緩衝用的,圖中顯示的是備用品。

現代戰艦主炮口徑也有一百毫米左右,碩大的彈殼在高海況條件下難免四處滾動,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很容易傷到士兵。這也是必須收集的原因之一。

當然,像密集陣這種近防系統,射速高,彈殼不大,又一般位於舷,直接拋入海里是最好的選擇。


武器裝備秀


必須要回收啊!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出去的那都是錢啊,節儉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軍艦在平時訓練,巡航,執行任務等有回收條件的時候是絕對會把炮彈殼回收,之後進行彈藥回填再次利用或用做其他用途。畢竟大部分炮彈為了保持精確度都選擇用延展性超強的銅做原料。而銅在我國是稀缺資源,每年必須得大量進口,不回收不是我們的風格!



在回收炮彈殼時會做很多防護措施,比如放置彈殼回收器,彈殼攔截網等防護設施以免損壞艦艇表面塗層或砸到軍艦上作業的士兵!當然一些不好回收的彈殼直接排到海里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戰時,我想彈殼主要會直接扔掉,都忙著消滅敵人,哪裡還顧得上滾燙的彈殼呢。到時候彈殼可不能佔用了炮彈的位置啊。
況且我們打贏了,敵人當然會無條件賠償我們的損失,那些都是毛毛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