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我們熟悉的漢堡是怎麼發明出來的,你知道嗎?一起了解漢堡發展史

漢堡,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世界各國都有漢堡包的身影,那麼這一快餐美食是怎麼被髮明出來的呢?

不少人認為現代漢堡來源於德國漢堡市,事實上卻並非如此。當年歐洲人大批移民北美的時候,經營運送移民業務的遊輪中有一艘名為“漢堡——阿美利加”,在從歐洲橫渡大西洋去北美的途中,船主貪圖便宜,把劣等碎牛肉剁成末,摻著麵包渣和洋蔥,再配上辛辣料,做成圓餅狀,過油煎製成肉餅,出售給乘客們,省時又方便,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後來人們就用船命名這種食物,稱之為“漢堡肉餅”。

我們熟悉的漢堡是怎麼發明出來的,你知道嗎?一起了解漢堡發展史

歐洲移民到達北美,起初的生活不盡人意,新移民並不富裕,“漢堡肉餅”在移民中傳播開來。1896年,“漢堡肉餅”被波士頓廚師長收錄在烹飪書籍中。

19世紀,一名德國移民每天推著手推車出售午餐,其中就包括漢堡肉餅。一次,英格蘭有位伯爵想嚐嚐鮮,但是剛出鍋的肉餅很燙又油膩,伯爵嫌不雅觀,突發奇想對其進行改造,拿兩片面包加著肉餅吃,這就是“漢堡三明治”。

我們熟悉的漢堡是怎麼發明出來的,你知道嗎?一起了解漢堡發展史

1904年,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大批人們湧至,賣漢堡肉餅攤位旁擠滿了等待的顧客,剛煎好的肉餅燙手,切面包片的速度又不夠快,顧客等的著急,廚師急得團團轉。這時突然瞥見旁邊放的小圓麵包,計上心頭,乾脆直接把小圓麵包一切為二,再把漢堡肉餅往裡一夾出售給客人,省去了很多時間。

於是全球聞名的“漢堡包”由此誕生了,後來成為了一種大眾食品,並流傳到世界各地。當然,製作時不再選用劣質牛肉,漢堡包也發展了許多新品種,不再僅僅夾肉,還多了許多調味品,或是塗著黃油,或是番茄醬,或是沙拉,中間再來片綠色菜葉等等。

我們熟悉的漢堡是怎麼發明出來的,你知道嗎?一起了解漢堡發展史

許多人對漢堡包有著誤解,認為其有害健康,其實這種說法未必正確。在美洲的北部,90%的成年人每天都吃一個漢堡包。但是,美洲北部的人類平均壽命很高。間接證明了漢堡包不會損害人類的健康。

漢堡包也並不是有害的食品。漢堡包之中的麵包能提供一定的碳水化合物,漢堡包可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及鐵質,洋蔥和生菜能提供小量纖維。她建議若可額外加些蔬果補充纖維,其實算得上營養均衡,不應該認為漢堡包是有害的食品。

所以想吃就開心的吃吧,但要控制食量喲。最後再提醒一點,記得吃完東西后一定記得刷牙,給大家安利下科學的刷牙方式。刷牙要選擇冷水,牙刷要選擇軟毛的,並定期更換;早飯後刷牙更合適,可以保證一上午的口腔清潔;要採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時間控制在3分鐘。

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漢堡包呢?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看更多趣味科普,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