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幾周前,我居住的這棟樓的某個熱心住戶弄了一個住戶群,設法把這棟樓的所有住戶都拉進群裡了,從此,這群就鬧騰開了,大家議論得最多的是房價還在漲,物價還在升,孩子們的學費生活費一直在攀升,生病時治療費所花的錢一年比一年多,而工資沒漲多少,開店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錢難賺,基本上大家手裡除了捏著一至二套房子之外再沒什麼錢了,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開銷之外,其它的都不敢消費了,也沒多少錢消費了,都表現得很是焦慮......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呢?都沒錢了嗎?錢去哪裡了?為何錢難賺?為何那麼焦慮?這個問題,俺個草民可回答不了,不妨來聽聽一些經濟學家和機構是如何解釋的吧。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搜狐國富智庫認為:中產階級的消費信心和預期發生變化,消費能力減弱。我國日常消費的核心支撐力是中等以下的收入階層,但是新一輪的去庫存、房產貨幣化以及鼓勵農民工購房等舉措,使得老百姓所獲取的資金、可利用的資金,基本上全部放在了房地產市場。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9月15日,人大副校長劉元春出席該校國發院舉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時表示: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民營企業獲利空間在縮小。

劉元春指出:最近,消費數據和投資數據的變化引起了一些爭議,中國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宏觀指標發生變化,微觀的行為模式沒有發生多少變化,一般被看做是短期波動,只需進行微調。而如果基礎性的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一定是一種中期性的、趨勢性的變化。目前短期宏觀變化背後的力量發生了變化,因此,這些行為模式的變化可能蘊含著新一輪趨勢性回落。從消費層面,老百姓的一些決策模式及決策背後的支撐力度這兩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劉元春說,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開始低於經濟增速;居民儲蓄開始出現相對停滯的狀態,四五月份居民儲蓄開始出現負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層階級基本被房地產套住。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從企業行為,民營企業的獲利空間在縮小。一方面,民營企業遭受上游原材料的上漲、壟斷性價格轉移、改革成本轉移以及租金成本上漲等一系列的成本衝擊。另一方面,政府主導的項目收益下滑,依附於政府項目和大型國企的中小民營企業在資金上受到影響。民營中小微企業不是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因為在任何國家,民營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都不是來源於股票、證券市場,而是中小微企業資金來源的產業鏈、銷售鏈等內源性融資出了問題。對影子銀行、這些年出現的一些新融資渠道的清理,受影響最大的是民營大中型企業,因此,不僅僅是民營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發生了變化,大中型企業面臨的變化更嚴峻。企業的整體性出現了問題,而這個問題的來源不是簡單的貨幣政策的收縮,監管的促進,實際上來源於傳統資金融通渠道在當下環境變化調整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葉檀女士8月29日博文指出:2017年,新生代農民工已經有1.4億人了。根據國統局數據,70%的新生代農民工未婚,即使結婚有娃了,絕大多數把娃送回老家,由父母養。這些農民工的需求怎麼解決?這些新生代農民工生活前景不明朗,基本上屬於社會底層勞動力。雖然有人說農民工不願意吃苦,但他們一天工作時間起碼在9個小時以上。1億新生代農民工未婚。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務農,不會種田,不願意去建築工地,嚮往城市生活,卻沒辦法在生活的三四線以上城市立足。根據十年前的數據,89.4%的新生代農民工基本不會農活,37.9%的新生代農民工從來沒有務工經驗,有些新生代農民工出生在城市,沒有分到地。農民工微薄的工資收入越來越跟不上房價和物價漲幅,可供支配消費的餘錢十分有限,錢難賺,更難存,農民工群體消費能力持續下滑,而這是佔中國總人口約十分之一大的群體。

為何老百姓都不敢消費了?錢去哪裡了?

看明白了吧,朋友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開始低於經濟增速;居民儲蓄開始出現相對停滯的狀態,四五月份居民儲蓄開始出現負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居民財富基本上被房地產掏空,廣大中產階級和中下層階級基本被房地產套住。此外,股市蒸發了一部分中產階級的財富,郵幣卡市場套牢了一批郵幣投資者的財富,P2P平臺捲走了一部分理財投資者的財富。幾番折騰下來,居民手裡還有多少錢可供消費的呢?一句話:基本都沒錢了。(注:本文部分素材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