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新靈妙,雅俗共賞,大師王雪濤13幅寫意牡丹作品欣賞


大師王雪濤寫意牡丹作品欣賞。王雪濤,原名庭鈞,我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酷愛繪畫及大自然之生靈,擅畫花卉、翎毛、草蟲。他曾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

王雪濤對多彩的自然界生就無比心愛,他認為,一草一木、花、鳥、魚、蟲都是有“靈性”的,“非人獨有也”。

他這一信念,在其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未曾稍減,甚至達到愛戀痴迷的地步。

觀其花鳥畫,造型活潑生動,色彩明豔,用墨瀟灑,卻不失規矩、筆筆都有講究,其牡丹畫尤其絕美出眾!

王雪濤歷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著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

他在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

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象。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栩栩如生,引人喜愛。

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

他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緻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

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

在現代寫意花鳥畫家中,王雪濤以其 60 餘年不倦的藝術探索,形成了健康靈動、題材多樣的一派新風,贏得了廣大觀眾的熱愛,其在畫藝圖變和畫理研求中亦頗有獨到之心得。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師承者眾多,畫風影響頗為廣泛。他的藝術成就已形成一代風範。

王雪濤寫意牡丹作品欣賞。1987 年,他的夫人徐佩蕸先生毅然將家藏的二百餘件作品,捐獻給濟南市人民政府,同年10 月,《王雪濤紀念館》在趵突泉公園的滄園落成。三十年多來為無數觀眾所欣賞,為學者提供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