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暨農業節水科技獎(大禹杯)頒獎大會在京召開

9月18日,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第三次會員大會暨農業節水科技獎(大禹杯)頒獎大會在京召開。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鄂竟平出席會議並作講話。水利部原副部長、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翟浩輝主持會議。全國政協常委、水利部原副部長、中國水利學會理事長鬍四一,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協會黨建工作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鄂竟平指出,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是水利系統較早成立的協會之一,也是普及節水灌溉技術、推動農業節水發展的重要力量。協會因節水而生,伴節水而興,近年來廣泛開展政策研究、技術指導、科技推廣、人員培訓、諮詢服務以及國際交流合作,在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鄂竟平表示,多年來,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進灌區“兩改一提高”,加大農業節水技術研究和推廣,深化改革創新,切實推進標準化、規範化管理,節水灌溉面積大幅度增加,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明顯提升,農業節水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就,為解決中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國家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今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農業節水仍存在諸多問題和短板,從宏觀上看,農業節水灌溉面積仍然偏少,農業用水比重仍然偏大,與我國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水平不相匹配;從微觀上看,節水意識還未真正形成,農業節水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較慢,重開發利用輕節約保護的發展理念仍然存在,節水設施建設及運行管理能力不高,節水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不夠,節水政策法規強制和引導作用不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努力破除、有效解決。

鄂竟平強調,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節水優先”這一治水重要方針,水利部近期組織水利系統持續、深入學習總書記治水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動水利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當前我國治水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治水方式、解決手段必須隨之轉變,要從供給側管理變為需求側管理,把節約用水作為首要選項,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貫徹落實節水優先,關鍵要紮紮實實做好兩件事。一要搞清楚什麼是節水,結合自然、經濟、社會等不同條件,針對南方北方、東部西部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儘快制定各行業節水標準。二要搞清楚什麼是優先,切實把節水工作做到位,把節約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

鄂竟平希望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充分發揮跨地區跨部門優勢,發揮智囊智庫、橋樑紐帶作用,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為農業節水、農村供水工作作出更大貢獻。一是在農業節水工作大方向上,要著眼於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保障國家水安全和糧食安全、促進鄉村振興,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農業節水的定位、路徑和發力點。二是在節水動力問題上,要從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兩方面考慮,下大力氣深入研究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技術手段等多種途徑和方式。三是在節水核心技術研究上,要高度重視節水技術特別是核心技術研發,不斷提高我國節水技術水平。四是在節水技術成果轉化上,要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增強服務意識,將節水新理念、新技術、新工藝送到基層,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宣講活動,指導各方尤其是廣大農民研究使用節水新技術。五是在農業節水標準方面,要充分考慮資源、經濟、社會、生態等各方面因素,在農業節水標準制定上多下功夫、多作貢獻。

會議聽取和審議了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修訂了協會章程,選舉產生了第三屆理事會,頒發了2016—2017年度農業節水科技獎。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康紹忠為新一屆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會長,張旭、劉天金、鄧少波、高佔義、嚴家適、李其超、王衝、趙建民為副會長,黃修橋為監事,吳玉芹為秘書長、韓棟為副秘書長。

水利部有關司局和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相關協會負責人,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會員代表,農業節水科技獎獲獎單位代表及新聞媒體等共計300餘人參加會議。

據瞭解,農業節水科技獎是代表我國農業節水行業科技發展水平的最高獎項。2009年11月,經原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由中國農業節水和農村供水技術協會設立並承辦。該獎自設立以來,已連續開展五屆評審活動,共有79項科技成果獲獎,742人受到表彰獎勵。項目成果在農業節水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應用推廣等方面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和前瞻性,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推動我國農業節水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光明日報(光明融媒記者 陳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