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歡作瀋水香,儂作博山爐”,在焚香器物中,漢代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堪稱最為精湛的博山爐之一。

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

博山爐之名即寓爐蓋似群山之外觀,又合產地之名。博山爐下有底座。有的遍體飾雲氣花紋,有的鎏金或金銀錯。

當爐腹內燃燒香料時,煙氣從鏤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

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西漢時期常用薰香器具,可用來薰衣、燻被以除臭、避穢。博山爐初為銅質素面,後隨工藝技術的發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錯金、銀。

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博山爐盛行於兩漢與魏晉時期。後來,這種爐蓋高聳如山的博山爐逐漸演變成香爐的一個固定類型。

博山爐出現在西漢時期,與燃香原料和人們的 生活方式有關。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記述的都是博山爐薰香時香菸繚繞的迷人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