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真相了……租房可貸100萬?只怕你更加租不起房!

這幾天,樓市又搞出一個大新聞:貸款租房

什麼意思呢?就是銀行、政府和房企三方合作,房企將手中的長租公寓放到政府或銀行打造的租房平臺上,銀行提供房租貸款服務。

四大行之一的建行已經動手了,提供額度最高100萬期限最長10年的“按居貸”產品,貸款利率比房貸利率低,次日就可以放款。

看上去額度高、期限長、利息低、放款快,好像很吸引人的樣子。但是要注意,只能用來租房而已,問題是多少人願意貸款租房呢?

很多人都會覺得用不上貸款租房,所以看不懂也不關心貸款租房到底想幹嘛,但其實貸款租房很快會影響你的生活。

01 租房時代來了

真相了……租房可貸100萬?只怕你更加租不起房!

如果你是一個關心房價的人,你應該知道如今一二線城市的新建樓盤越來越少,因為土地越來越少了。

以深圳為例,從去年12月直到今年10月底,深圳住宅用地零成交,就是一塊住宅土地都沒有出讓。不只是深圳,其他一二線城市也都一樣。

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意味著樓市已經進入了存量時代,新房子少了,老房子越來越多。

進入今年下半年,房子又被定調為“只住不炒”“租售同權”

一方面,“只住不炒”意味著為了限制炒房,買房門檻不斷抬高,從限售到限購,從限貸到限賣,再加上“又貴又少”的房貸名額,總之想買一套房是越來越難。

另一方面,“租售同權”意味著刺激擴大租房市場,引導大家改變買房的預期,形成“租房不比買房差”的共識。

而且為了擴大租房市場,各地政府出讓土地都開始“只租不售”,要求房企只能自持,再進一步縮小買房市場,擴大租房市場。

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大房企比如萬科也響應政策進入長租市場,還有越來越多的國企直接拿地建長租公寓,上海就尤其明顯。

這其中的意思很簡單:擴大租房市場是軍令,你們這些民營房企不想幹的話也別想拿地,政府擼起袖子自己幹,全面主導租房市場。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土地資源變化還是從監管政策導向來看,租房時代已經來了。

02 貸款租房有深意

既然說是租房時代,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只能選擇租房,這樣才稱得上是租房時代,也才能達成“租售同權”的共識。

順著往下想,越來越多的人只能選擇租房又意味著什麼呢?

打個比方,如果你手中現在有100萬,你本來想買房,但是買房門檻提高了,無論是價格上還是政策限制上,都讓你拿著100萬卻買不起房。這時候你能怎麼辦?

有人說,那就等房價降了條件鬆了再買,但萬一房價不降而條件越來越嚴呢?這種可能性從上面的分析已經證實了。更何況市面上能買的房子越來越少,能租的房子卻越來越多。

等到你撐不下去的時候,至少短期內你只能租房吧,先把買房的夢想放一放。

那麼,重點來了:當像你這樣手握100萬的人都去租房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猜想就是:房租要漲了

因為需求影響價格,當租房需求越來越大的時候,特別是溢價空間越來越大的時候,更多的人願意出更高的價錢租房的時候,房租必然會上漲。

房租一旦上漲,最慘的是誰?最慘的就是現在勉強能夠維持租房的群體,本來房租就不便宜,一漲價就更難承受。

這時候怎麼辦呢?嗯,政策出來了:你可以貸款租房。

03 你會貸款租房嗎?

真相了……租房可貸100萬?只怕你更加租不起房!

當然,上面的推論是基於正常的市場邏輯來分析的,怎麼看倒黴的都是我們老百姓。

先是買房被收割一波,現在租房再被收割一波,怎麼也逃不了韭菜的命運。

有分析說,貸款租房一般期限3-5年,房租直接打給房東,房東一下子獲取幾年房租,可以拿去理財賺收益,變相讓房東有降低房租的空間。

我只能說這種想法太天真。既然租房可以短期獲得大量現金,並且還是長期現金流的來源,如果你是房東,你拿著這筆錢最有可能幹什麼?

沒錯,就是買房!買了房就算賣不出去,也能當作獲取長久現金流的奶牛,想想就很爽啊。我就想問問,這樣難道不會加速貧富分化嗎?

所以,銀行告訴你租房可以貸100萬,但是更現實的結果是更多人被迫去租房,房租要漲了,到那時候你可能不想貸也得貸。

當然,國家都說了未來5年就是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大家過上美好生活。

所以,大家也看到,以後租房市場都是銀行、大型國企主導,既講市場效率也要社會公平。只是這出戏到時候唱的怎麼樣,還真不好說。

我知道很多人一定會問我:那現在是不是要趕緊買房?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純粹居住需求的話,看著自己的能力來,結合自己的現金流和未來的收入能力綜合考慮,不要過度負債。

如果你還想薅國家政策的羊毛,囤房炒房留作以後高價賣高價租,我勸你趁早放棄這個想法。畢竟還沒有哪個人薅國家羊毛有好下場的。

與其整天琢磨房事,不如多思考人生,人生不只是房子,再說你把自己的工作、生活、情感都搞好了,房子也不是多大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