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美聯儲是個私人銀行的聯合部門,是獨立的中央銀行因其決議無需獲得美國總統或者立法機關的任何高層的批准,它不接受美國國會的撥款,其成員任期也跨越多屆總統及國會任期。其財政獨立是由其巨大的贏利性保證的,主要歸功於其對政府公債的所有權。而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的發行貨幣單位,是一個政府部門。總之是背後一定有一個強大的政治強權,發行的貨幣才有信用。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全世界都知道美元幣值被嚴重高估,可為什麼世界60%以上的外匯儲備卻還是美元呢?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呢?因為美國軍事開支佔全球軍費開支的一半,世界都相信美國的強大軍事實力。眾所周知,北約是美國控制的。歐洲人曾經想搞歐洲軍團,遭到了美國人的反對,所以就沒有搞起來。由於美國的貨幣無論怎麼的泡沫化,還是存美元保險,因為不相信美元會垮掉。

為什麼現在的人民幣這麼硬氣呢?無論是以前的中國崩潰論還是現在的中國威脅論,中國仍然屹立不倒,只要中國維持現有的這一套體制,人民幣的幣值就是堅挺的,而且還不斷升值。因此中國跟周邊國家,歐洲、非洲、拉美國家都開始簽訂貿易協定,和中國的貿易用人民幣來結算,他們當然願意,因為人民幣的幣值升值啊。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客觀的來說,現行的這套政治強權才是各國貨幣信用的基礎,貨幣信用的大小取決於政治強權的大小。

貨幣的信用基礎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強權。各國幣值的變化,除了經濟決定之外,還有很強的政治因素。國家的政權是否穩定,政治強權影響是否夠大。我們再看看各個國家的貨幣頭像印的都是各國長期穩定的政權象徵。

97年東亞金融風暴發生之,世界上接連發生拉美金融,俄羅斯金融災難。西班牙、希臘銀行的危機。最後終於發生了華爾街金融危機。那麼爆發金融危機的癥結在哪裡呢?

金融化要以一國政治強權賦權於金融體系所形成的貨幣信用,來貨幣化其他國家的資源性資產,這就叫做金融全球化。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美國利用金融全球化來向全球轉嫁危機,獲取收益。以中國來說,我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自由貿易理念之下向發達國家輸出一般性的商品,比我們落後的國家就在輸出原材料。80年代以前的時候我們也是原材料、農產品輸出國,到93年之前我們還大量出口石油,是典型的原材料輸出國。現在進步了,輸出一般商品了。我們大量的向發達國家輸出一般商品,就導致了一段時間歐,美國強調中國在傾銷,因為他們出現了嚴重的逆差。

可是在歐美主導的金融體系理念下呢!我們把賺到的順差用外匯再投資,於是就推高了美國的資本市場,中國現在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我們相當於是幫助美國發展了資本經濟,這樣它的資本市場發展到什麼程度呢?美國以金融為中心的服務貿易就以佔到GDP的85%。美國可以靠股市、期市、債市......可以靠這些虛擬經濟來維持高增長,你的鞋子、衣服、帽子、玩具給他送去了,他給你一張紙。一百美元的一張紙,真實成本只有4美分,99.96美元都可以作為實質收益。資本特別是金融資本可以生錢,造錢就得讓錢得到收益,怎麼得到收益呢?這樣就是你們生產產品,我造錢,你們生產食品、洗衣機、機械等等,用你的資源、汙染你的環境,都轉嫁到我的收益上。於是發展中國家就產生了低價勞動力和競爭條件下的失業,就是過度競爭的結果。全世界有70億人口,勞動力是絕對過剩的,只有發達國家能消費,發展中國家消費水平很低,只有20%能消費,導致了生產過剩,過剩就得競爭,競爭就會壓低工價,失業。所以發展中國家的動亂根源在於這種不平等的交換關係。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所以客觀上就是這樣一種交換,今天的全球化在帶來發展和便利的同時,其實也隱含著這種深層次的矛盾,發展中國家如果不加入資本全球化你就要喪失競爭力,這個框架不被打破,就是這樣一種結果。

美國通過美元把發展中的成本轉嫁到了發展中國家,美國的貿易赤字與經濟增長率成正比。

那大量增發的美元哪裡去了呢?

除了我們持有的美元儲備,其他60%以上流到了世界原材料、能源、食品、糧食市場。

於是糧食,原材料,石油價格大起大落。每一次漲都意味著大量貨幣進去,每一次回落就意味著,原材料市場消納掉了幾千億、上萬億美元的貨幣符號,因為它本來就不是實質性財富,只是強權創造出來的信用,只是個符號,這個符號可高可低,可多可少。每一次大規模的下滑,就替政府消納掉了一部分大規模創造出來的增量的信用。

美國貿易保護區域化而仍堅持美元貨幣全球化!美元霸權誰挑戰?

這個虛擬的資本此消彼長的遊戲,美國玩得非常之精妙,只要你們大規模進口能源,原材料,那我製造一次能源高通脹,你就出現嚴重的國內高通脹。隨之,低利率的製造業就會垮掉,就會有大量失業,你的政權就不穩定,連帶著貨幣體系也不穩定。然後美元貨幣進來,把你剩下的資源性資產、生產性資產全給貨幣化。貨幣化的收益拿走後,你的惡性通脹就來了,那就是你自己的苦難了。因此美國就成功轉嫁了成本,於是就出現了像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國家,因為要大量進口原材料,能源PPI價格就會上漲,然後是CPI。所以中國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進口通脹問題。現在的CPI指數中,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因素來自於進口。怎麼辦呢? 看看國家戰略,推動RMB國際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以及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