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鋅是寶寶成長髮育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維持食慾,保證機體抵抗感染和修復功能,並參與智力發育過程。

缺鋅的孩子除了吃飯不好外,還會出現咬指甲、注意力不集中、頭髮枯黃、反覆口腔潰瘍等小毛病不斷,長期缺鋅的小孩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缺鋅性侏儒症、智力發育不良等嚴重後果。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很多父母表示非常頭疼,孩子就是不吃飯怎麼辦!追著孩子吃飯,“吃無吃相”、 餵養環境無關緊要,拿一大堆玩具!父母的宗旨就是隻要你吃飯,怎麼都行?但是,我們知道,孩子不好好吃飯,有可能是缺鋅導致,也有可能是脾胃不好所致。通過專家解釋,不愛吃飯的孩子存在一個共性——很多孩子沒有飢餓感,沒有食慾,不愛吃飯;當我們的孩子不愛吃飯的時候,很多媽媽的共識就是寶寶可能缺鋅,但實際生活中,很多媽媽給寶寶補了鋅,效果依舊不明顯,寶寶繼續著不吃飯這件事;那這是為什麼呢?補鋅不是可以促進寶寶食慾嗎?

根據寶寶年齡來補鋅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鋅的日需量為:

初生—6個月嬰兒3毫克;

7-12個月嬰兒5毫克;

1-3歲幼兒10毫克;

孕媽媽20毫克;

乳母20毫克;

正常成人10-15毫克。

所以,不可大意,日常除了正常的餵養外,要重視寶寶缺乏的微量元素,儘快達標才好!

缺鋅理論上會導致寶寶食慾不好的,但究其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其實缺鋅可能對於有些寶寶只是表象,大部分寶寶都是因為脾胃受損傷,導致沒有飢餓感和食慾;所以,脾胃不好的寶寶,只是補鋅,基本看不到效果;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愛上吃飯,採用“飢餓法”,追著喂的方法,增加活動量運動的方法,效果也不明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的餵養方式造成很多寶寶脾胃不好,消化不好,讓寶寶失去了飢餓感,才是本質原因;那麼怎麼解決呢?其實藉助一些關鍵的營養素,再配合一些增加飢餓感的方法,一般就可以有效解決寶寶不愛吃飯的問題;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我給大家總結了有7個關鍵營養素,首先是維生素B1和B2,這是非常重要的兩種營養素,她們可以有效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腸道消化功能的功效;其次是鈣、磷、鉀、碘這四種礦物質,這四種營養素對我們攝入的食物所產生的能量起到分解、吸收、代謝等促進的作用;還有一種叫膳食纖維的營養素,可促進腸道消化酶分泌,同時加速腸道內容物的排洩,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我記得小時候,經常有走街的小販,敲著響螺,叫賣麥芽糖,周圍的小孩聞風而動,紛紛拉著自家爹媽去買糖。對於這件事,我媽從來是果斷掏錢的!因為她會讓我們幾個孩子用麥芽糖蘸著養脾散吃,這是補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略濃的中藥味,也有直接泡米湯喝,很多小朋友們是吃不下的,大人們就想到用這個好辦法!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現在想想,媽媽也真是用心良苦!

脾胃過度虛弱,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成長,造成兒童發育遲緩、反應遲鈍、消化不良、身材偏瘦小等症狀,大部分兒童身體發育遲緩都是脾胃不好引起的,平時注意調理脾胃和飲食,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和腐熟。意思就是,胃把食物接受了,做初加工,脾將精微物質提取,作為營養輸送到肌體各部位去,糟粕的東西通過胃腸排出體外。

什麼是“脾胃虛弱”

從中醫角度講,脾胃虛弱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脾虛,一個是胃虛,一般我們都是把脾胃虛弱連在一起講,因為兩個功能是連在一起的。

捏脊對孩子的保健非常好,我的好多朋友日常就給孩子用這個方法!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具體做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長,然後捏起兒童背部皮膚約0.5~1釐米,從下往上推進。如此反覆,每天1~2次。

捏脊是物理療法,沒有副作用,操作也很簡單,家庭裡完全可以實施,我覺得這對孩子的保健是非常好的措施。

孩子脾胃不好,對以後的成長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寶寶有了脾胃不好的症狀,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調理。

另外,淮山(山藥)也是很補脾胃的食材,我曾經做個南瓜淮山泥,上面淋點蜂蜜,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歡,吶,就是下圖的造型啦!我是用月餅模具做出來的。脾胃是後天之本,養好脾胃,貌似有了一種贏在起跑線上的小幸運!

寶貝不好好吃飯?長期缺鋅,脾胃不好,父母不可大意!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日常的餵養也一定要注意呢!來仔細的瞧瞧吧!

1、零食不斷,嘴不停,胃不閒,導致胃腸道蠕動和分泌紊亂。大多數孩子愛吃甜食,飲料、雪糕、巧克力等高熱量甜食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這樣的話孩子就難有飢餓感,因此沒有進食的興趣。

  2、孩子飲食無規律,無固定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孩子就不會乖乖吃飯了。

  3、片面追求高營養,肉蛋奶無節制地給孩子吃,損傷胃腸,引起消化不良。

  4、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進食時爸媽逗弄、訓斥,使大腦皮層的食物中樞不能形成優勢的興奮灶。

  5、爸媽過分關注孩子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食作為提條件的籌碼,爸媽應當對孩子放寬心,讓孩子輕鬆點進食。

  6、缺鋅引起味覺改變。缺鋅的孩子的味覺敏感度比正常孩子低,因此容易造成食慾減退。觀察孩子是否缺鋅,家長可以通過舌苔判斷,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與正常孩子的舌頭相比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

  7、運動不足,代謝減少,胃腸道消化功能得不到強化;生活不規律、睡眠欠充足、過度疲勞、便秘、身體不適等。

  8、孩子生病了也會導致食慾變成,不愛吃飯。服藥太多或濫用保健補品,增加胃腸消化吸收的負擔,造成寶寶不愛吃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