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李鴻章死前要求後人警惕一國家,既然不是日本,而是此鄰國!

李鴻章死前要求後人警惕一國家, 居然不是日本, 而是此國!

學過歷史的人應該對李鴻章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李鴻章是清朝末期著名的臣子,他領導參加了洋務運動,一生貢獻無數。在他在世時,中國與日本的關係就已經岌岌可危了,可他在臨死前警告後人警惕的國家,竟然不是日本。看看下面的文章來揭開這個謎底吧。

對於李鴻章,我們對這個人最大的印象或者說是從課本上了解最多的就是他是洋務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創辦了很多軍事和民用方面的近現代企業,還創辦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水軍——北洋水師,被稱為當時亞洲第一水軍,可實力真的有那麼強嗎?

李鴻章死前要求後人警惕一國家,既然不是日本,而是此鄰國!

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戰敗後,李鴻章就被貶的一文不值,連他的北洋水師也被質疑了實力,很多人認為他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才不用心打,致使北洋水軍全部被打敗,死傷無數,傷亡慘重。戰敗的實際原因是什麼呢?由於當時的清政府財政不寬裕,而且當時的軍用款也被慈禧挪去修建頤和園了,所以致使了當時傷亡慘重的局面。但李鴻章作為北洋水軍的統領者也難逃其責,不知道原因的人都說李鴻章是賣國賊,這種罪名李鴻章不應該擔。

甲午戰爭失敗後,當時的李鴻章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被派去到日本和談,說明當時的清朝真的是無可用之才了。清政府對李鴻章的要求很低,只要不再攻打我們,提出任何賠款條件都答應,可李鴻章卻說還能為國家爭取一點最後的顏面。但到達日本後,伊藤博文的態度十分強硬,這讓李鴻章很為難,無法為清政府做任何爭取。國家都已經自我放棄了,他這一點微薄的力量又有什麼用呢?

李鴻章死前要求後人警惕一國家,既然不是日本,而是此鄰國!

當時他還被日本的極端民族主義者打瞎了一隻眼睛,正是因為這件事讓清政府少賠了一個億。

李鴻章的"罪名"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他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讓國人都認為他是個賣國賊,眾多的輿論壓力都壓在了這位高齡並且為國失去一隻眼的老人身上,但實際上造成這一切的都是慈禧太后,李鴻章又一次做了替罪羊。

李鴻章死前要求後人警惕一國家,既然不是日本,而是此鄰國!

在《辛丑條約》簽訂後不久,李鴻章就去世了,可能是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喪國之辱。在他臨死前,告訴世人一定要警惕俄國,它佔領我們最多的土地,不得不提防,可他似乎忘記了,我們和日本的仇恨才是最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