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讀三國演義至此而不落淚,此人要麼心如鐵石要麼沒心沒肺

讀三國演義至此而不落淚,此人要麼心如鐵石要麼沒心沒肺

一直以來就想要寫一寫蜀漢丞相諸葛亮,但每每又不知從何說起。初中時學習他的《出師表》,喜歡的不得了,反覆背誦充分體會了其中心酸。熟讀三國演義多遍,每次到了五丈原諸葛禳星和隕大星漢丞相歸天的章節,總要忍不住落淚,諺語所謂看三國流眼淚為古人擔心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諸葛亮太令人尊敬了,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後,他更是事無鉅細,親自過問。當然有不少人批評他的這個特點,認為他不善用人,只知自己操勞,但我則以為這正是他品德高貴的表現。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如此用心工作,如此敬業奉獻,今人難道不該學習嗎?

看到天象後,孔明十分驚慌,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但好在他會祈禳之法,若成功了,壽命可以延長一紀,當然他沒有成功,主燈被魏延的腳步衝滅了。

讀三國演義至此而不落淚,此人要麼心如鐵石要麼沒心沒肺

無奈之下,諸葛亮開始安頓後事,是那樣不捨,那樣令人心酸。把後事都安頓妥當後,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嘆息啊,再不能臨陣討賊矣!多麼遺憾,多麼不甘啊,但是天道有常,誰可控制呢。

讀三國演義至此而不落淚,此人要麼心如鐵石要麼沒心沒肺

出師未捷身先死,何其悲壯,何其蒼涼啊。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五十四歲的諸葛孔明就這樣在不甘和悲痛中結束了光輝的一生,但是他是不朽的,他的一生留給後人太多的精神財富,讀三國演義至此,不流淚的人,我以為是沒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