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胰岛素针头:不可重复使用

胰岛素针头:不可重复使用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以达11.6%,胰岛素注射是目前最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法之一,可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胰岛素针头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率竟然高达88%。胰岛素注射针头虽然是一次性的,因为价格较贵,医保又不能报销,很多患者觉得多用几次比较划算,而反复使用。

事实上胰岛素笔式注射器的针头制作特殊,针头有两个针尖,一头用于刺破胰岛素笔芯,与药液相通,另一头用于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完不卸下针头,等于给笔芯开了一个口,使笔芯和外界建立了通道,从而导致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虽然可给笔芯套上帽子,但也只能减少灰尘,没有防菌的作用。同时,多次反复使用针头会造成不少危害。

胰岛素针头:不可重复使用

1、增加注射疼痛感。长久使用的针头会造成肉眼不易发现的钩形弯曲,导致注射部位流血、擦伤,增加注射的疼痛感。同时,重复使用时一般都会用酒精消毒针头,但酒精擦拭会破坏针头表面的硅化层,从而增加注射时的疼痛。胰岛素注射笔的针头是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注射针头,使用前不需做任何消毒处理。

2、断针的几率增加。多次重复使用,可能使针尖部分折断在人体内引起严重后果。

3、感染机会增加。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忘记卸下针头,从而导致细菌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污染药液,增加注射部位感染的机会。

4、针头阻塞。使用过的针管内通常会残留胰岛素,导致结晶产生,造成针头阻塞。

5、皮下脂肪组织增生。由于未采用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模式或重复使用针头,可导致皮下脂肪组织增生,这样不仅会引起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无法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同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也越来越大,这会影响患者的体型,加大精神压力,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6、空气进入笔芯。当温度降低时,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建议糖友们用胰岛素的针头要“用完就扔”,加强自我保护,倡导注射笔针头一次性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