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1860圓明園大劫難|周密籌劃的“遠征”(7)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1860圆明园大劫难|周密筹划的“远征”(7)

當蒙託邦將軍帶著軍事與外交全權即將離法之時,英國政府卻還在考慮是否要請額爾金勳爵重返中國。

法國“遠征”軍應從海軍運輸船隻集聚的軍港土倫啟程。在部隊上船之前,蒙託邦將軍認為必須親自前去查看出發準備情況。視察後他很不滿意。“軍官安頓太差,士兵擠在太窄的空間裡,而直至好望角的航行中途是不停靠的”。如此不舒適,他甚感不安。他強調說,習慣航行的人迫不得已時可能挺得住這些條件,而陸軍肯定不行。他有言在先:“若堅持那樣,到了上海,我手下與其說是一支軍隊,倒不如說只剩了一所醫院。”

他向朗東元帥表示了對阿穆蘭上將的不滿。皇帝即派身邊副官之一卡斯特爾諾上校前去土倫瞭解情況,後者確認了蒙託邦將軍的擔心與批評在理。為此抽調了更多運送船隻,出征官兵在船上的活動空間有所擴大。其次,船隊預計中途在加那利群島、好望角、新加坡和香港停靠,然後抵達上海,完成第一階段征程。

蒙託邦將軍關心部隊福利,值得推崇。在19世紀的軍隊中,人們還不習慣於為此類問題操心。克里米亞戰爭和意大利戰爭時期的士兵可以為此作證!其實,關心部下福利,也是要保證他們健康平安抵港。蒙託邦對這一做法頗為自許,他毫不猶豫地斷言,靠了這些措施,部隊雖經長途跋涉,但到達上海仍精神抖擻,“即可投入戰鬥”。

將軍秘書兼翻譯莫里斯·埃裡松敬佩地讚揚司令的組織才幹,說他一切都要預作準備,細緻周到,關心士兵生活。在他看來,蒙託邦將軍並不屬於“設法應付派”,即意大利戰役中那些有辦法的人。他進而斷言,“遠征中國堪為組織工作的奇蹟”!出征伊始,將軍腦海裡已有全面計劃……“並籌備各種要素,甚至治療發熱病人的奎寧”。

當年12月,法國“遠征軍”大部(陸軍步兵)從土倫登上9艘蒸汽運輸船:“敢闖”號、“山林女仙”號、“汝拉山”號、“涅夫勒”號、“盧瓦爾河”號、“卡爾瓦多斯”號、“加龍河”號、“萊茵”號和“伊塞爾”號。

翌年1月初,“快帆皇后”號(向民間購買)、“杜佩雷”號(老帆船,在中國海面當醫院用)和3艘運炮艇的蒸汽船“威悉河”號、“歐洲人”號及“日本”號,也駛上了開往好望角的航道。第二輕步兵營搭乘“羅納河”號從佈雷斯特出發;另一個輕步兵營和一個海軍陸戰團也聚集在大西洋岸邊洛里昂、瑟堡和佈雷斯特等港口,準備登上三桅驅逐艦。

總共有16艘軍艦和百餘艘運送食品、煤炭和作戰物資的商船從法國港口啟航。

(未完待續)

《1860:圓明園大劫難》法國作家筆下的歷史。本書從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寫起,敘述了英法兩國任命將領、籌劃“遠征”、漂洋赴華、途經香港、抵達上海,進而攻佔大沽炮臺、入侵北京的戰爭過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書中以戰爭親歷者的日記和回憶錄為依據,描繪了英法聯軍官兵貪婪地搶奪圓明園中的奇珍異寶,無情地破壞華麗輝煌的宮殿,最終在熊熊烈焰中將這座舉世無雙的御苑毀為廢墟的情景,以大量鮮為人知的細節展現了一幕真實而又觸目驚心的歷史。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圓明園遺址公園南門西側清史書店”購買《1860:圓明園大劫難》。

1860圆明园大劫难|周密筹划的“远征”(7)

微信號:yuanmingyuanp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