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可法矣。

——柳公權


如此書法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通常的書法場景

提到書法,我們想到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筆墨紙硯”,想到的幾千年的歷史傳承。那麼你聽過“盲寫書法”、“大叫書法”、“射墨書法”嗎?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盲寫書法”(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盲寫書法”是由他人移動宣紙,或由女性身著白絹,書寫者則背身避免注視,任意揮灑筆觸的一種創作形式,書寫過程中,除了在宣紙上留下墨跡,還會將墨水畫在女性身。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針筒書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射墨書法”則棄用傳統的書寫工具“毛筆”,改用“注射器”,就是醫生平時打針用的針筒,用手推出墨汁,在宣紙上滋出痕跡。


先罵為敬?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網友用噴壺模仿“射墨書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面對這樣的書法,網友紛紛表示這是“胡鬧”“兒戲”“糟踐文化”“浪費宣紙”“煞有介事,故弄玄虛”。

有網友諷刺道:

“此藝術家將中國漢字,中國美術,中國玄學,中國氣功融合到一起,技藝精湛,創作屏蔽五感,全憑一種無招勝有招的獨家秘籍,制霸藝術界,前後500年只出此一人,實屬我國之興也。”


贊成的聲音

這些“另類書法”視頻下面的評論,基本是罵聲一片,但是漸漸地,也有零星的贊成聲音出現。

其實他們創作的過程也是藝術的一部分,這個行為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旁邊欣賞觀看的人也參與了藝術的創作,也是其的組成部分。我們不應該割裂藝術創造的過程和作品。希望能有明白人,同時也歡迎來槓。

藝術已死,並非是指藝術底線全無,而是意指藝術不再是我們所理解的藝術,

藝術,開始向圖像符號轉變。現代藝術的轉變,要求我們在視覺符號上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們應當更加解放我們的視覺圖像感知以及表達能力,我們應當用相對精神去看待那些層出不窮的藝術表象,而非在網路上作此“聰明”言論。

引發大眾思考討論,並且是新的表現形式,載體還是中式傳統的書法上,這本身就是一件藝術的事。藝術可以是冷軍的超寫實,也可以是這種,畢竟藝術是個人的,不需要對大眾負責。

其實這些教授都已經有足夠的成就和作品了,當到達這種程度以後難道要一直循規蹈矩的創作嗎,綜合材料和嘗試不同的技法是真的錯誤嗎,你可以不接受,但我希望有人可以理解,理性一些看待這件事情,不要被媒體帶了節奏。


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拿針筒的邵巖(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盲寫書法”的張強認為:“書法變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就成為一個‘死’的東西了,書法怎麼能夠變‘活’,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射墨書法”的邵巖表示:“帶有先鋒性的東西,大家怎麼罵,我都理解。他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藝術是什麼。而且一些書法家都不理解。但藝術家就是要完成這樣一個使命——視覺上的一種引領。”

別站在你的角度看我,我怕你看不懂我!

——“射墨書法”邵巖


理性批判,大眾審美無能還是藝術太超前?

上面我們講到的例子,與其說是書法,更多的是一種行為藝術。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另類書法”(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表現形式已經難以繼續創新,有些人就從“行為藝術”的角度出發,在“工具”和“形式”上面搞“創新”,所以有了“大吼寫字”,“拖把作畫”,“鬍子做筆”,“針筒射墨”。這些做法也確實引發了一些大眾的反思,有一些啟迪的意味在裡面。

射墨、盲寫,是胡鬧?還是新嘗試?|每日名作

網上流出的關於“另類書法”的描述(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也確實有一些人,打著前衛藝術的理念,想分一杯“藝術創新”的羹。這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做法,完全是在兒戲藝術,妄圖譁眾取寵。

關於今天的書法怪相,現在就急於下一個定論還為時過早,我們只要保持一種思辨的思維看待類似公眾事件,不被大V帶節奏,或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對於那些完全沒有下線的行為,比如下體寫字,唾棄是最好的處置方法。

歡迎到藝細胞小程序,欣賞更多有趣、有內涵的高清藝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