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傅盛:創業的兩個盲點 就能導致整個事情崩塌

傅盛:創業的兩個盲點 就能導致整個事情崩塌

你與創業成功的距離,不是智商的距離,而是認知,並且不斷提升認知 。

1

我記得,剛從奇虎360出來時,給自己總結兩句,“天高任鳥飛,海空憑魚躍”。每天看著一個新奇的世界,充滿好奇心,過一段時間,變得迷茫。天太高,海太藍,每天面臨無數多選擇。

天天看著人家起來,每天都在想,我的想法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有可能做不到。 後來終於總結出來,創業最大的難度就是太自由了,自由到你很容易失去方向。

當時,網上有一個帖子,經常說,中國人從造原子彈到氫彈,只花了幾年時間,比美國人、蘇聯人都快,但他說,其實第一個造原子彈和後面再造出原子彈,難度是不一樣的。天上和地下的差距。

因為沒有做出原子彈時,這件事能不能做成是不知道的。你沒有這條路徑。當別人做出來後,你再重新造一顆。你知道,它可達。你把範圍集聚縮小了,變成了工程性問題。 而開始,只是探索性問題。兩個問題的難度,截然不同。

我從奇虎出來,第一次見到雷軍,他問我一個問題,“360是怎樣做成的?”我說,帶了四個人,做了上億用戶。其實我連公司例會都不參加。因為太小。沒人讓我參加。我離開時,360在PC端全中國佔有率已超過50%。

接著,雷軍繼續問了我一個問題,“在這件事情上,你的功勞大?還是周鴻禕功勞大?”我當時腦子轉了一下,我想,他為什麼問這個問題。後來我說,周鴻禕功勞大。

從沒有廣告到每天一百萬下載,做到全中國50%佔有。說實話,當時出走,我內心多少有點負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經驗的積累,我慢慢發現,自己的答案是對的。

坦率地講,安全這個方向不是我想的。當時我認為,安全不可能做贏。當然,也沒有人認為可能做贏。瑞星、金山,幾百人團隊。我們是幾個人。

當時公司說,你先做一款口碑軟件再說。儘管,方向沒有那麼居功至偉的前瞻性,但給了你一個封閉式問題。就做一款免費安全軟件。在這個封閉式問題下,做的所有努力,已經把難度極具降低。

沒有方向時,你覺得都是方向。來回探索,大量時間被消耗。但給你一個固定性問題,叫封閉式、有區間問題。難度其實大幅度下降。雖然想出了,很多產品點子,但一個選擇的重要性,其實遠遠大於過後做出的很多努力。

這是我對那個問題的思考。他給了我一個收斂性問題。在這個收斂性問題下,又給你提供人力、財務、公司構架。雖然沒有推廣費用,但不需要擔心人員工資,不需要擔心很多讓你遊離於產品之外的事情。只需安安心心做產品經理。正好機會來了,它變得很大。

後來,我越來越覺得,把一個問題變收斂,是很困難的一種狀態。最近我在讀一本書,叫《愛因斯坦傳》。雖然那是個物理學的盛世時代,但愛因斯坦為什麼能在那麼多人情況下脫穎而出呢?

其中一個描述讓我印象深刻。愛因斯坦很年輕就在想象一個場景。跟著一束光旅行會看到什麼?由這個場景不斷在大腦裡思考。 逆向化思考。把物理學上極其開放的探索,變成非常收斂的、具體化的形象,思考出了相對論。

還有一個場景。從下降的電梯裡,會感受到什麼?我突然發現,把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變成一個封閉式場景思考,可以使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有巨大提升。

我想說的是,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最難的就是把自由度變成一個具體問題,變成一個具體目標。因為,我們在創業的時候,總是信心滿滿的認為,我要改變世界,我要成為最牛的人,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也一直用這種方式激勵自己。一直到2010年,最困難的時候,當時在珠海,被對手強烈打壓。產品和內部整合上,遇到很多問題。我才有了新的思考。

有一個記者去珠海採訪我。問,你想把金山網絡做成怎樣的公司?我說要全力以赴的做成一家超牛逼的公司。他說這個不夠。他說你知道嗎?他舉了對手的例子。比如那個人。看著他天天打這個打那個,但他一直想成為這個行業前幾名,甚至大佬。他會全力以赴,把一個問題,一個方向,變成一個目標。

聽了這句話以後,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前很多思考,是錯誤的。因為,以前都在想,如何做最好自己,如何變牛逼,看上去有目標,卻把“狀態”誤認為“目標”,甚至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對的。

我經常問團隊,這件事為什麼沒做好?他說我已經全力以赴,我很努力,每天都在認真工作。我說這些都不是可以被證明的過程。你誤把自己開放式的心理和工作狀態,當成了工作和前進的目標。

降低創業難度:把一個開放式轉變為封閉式問題

什麼是封閉式問題呢?

後來,我開始思考。金山網絡,要成為全球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我發現不夠。我又開始思考。我說要變成國際化的公司。還是不夠。我說要變成中國公司裡移動端國際化最好的公司。仍然不夠。最後變成一個封閉式的問題,說起來沒那麼有情懷。我說,成為國際上移動端的360。

由這個問題開始,我想到,找出Clean Master的突破點。把Clean Master變成一個封閉式問題。測算全球6億覆蓋用戶,每天想想,我們怎麼能做到。最近,我把這個問題又變成了一個更具像的問題。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公司裡,變成全球TOP3移動廣告平臺。

當然,這沒有工匠精神,好奇心改變世界,聽起來那麼有情懷。這是個封閉式目標。但當你在一個封閉式目標下去做用戶獲取,做大數據分析,做到廣告信息有效分發等等。一下變得清晰很多。

2

回到如何做好一個創業公司CEO。 我認為,最核心問題,就是能把創業情懷變成具體問題。這個問題越具體越好。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界限就是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看起來很簡單,但你要突破這層窗戶紙,難度比你想象還大。我一直在內部跟團隊說,近幾年,我可能是觀察雷軍最近的人。

但我還是要問大家,45歲雷軍的精力旺盛,還是25歲雷軍的精力旺盛?我相信自然規律,一定25歲。再問,十幾年前,金山軟件在整個行業裡的技術、人才優勢大?還是今天小米的人才、技術優勢大?為什麼金山和小米,今天差距如此之大?

這個問題我跟雷總探討過很多回。問題在於,金山當年看到什麼是機會就做什麼。他一直沒把這個問題收斂起來。全力以赴,每個領域都做。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公司,民族軟件的旗幟。大量的資源,消耗在不同戰線。

小米成立時,我認為雷總把這個問題想的非常深刻了。一年賣一億臺手機就是偉大公司。當然,還有很多互聯網精神。今天不談情懷。忽悠創業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情懷。如果有情懷,工匠精神,就能改變世界。如果創業這麼簡單,所有人都可以上藝術學院接受兩年培訓,全是優秀的創業者了。

但,創業不是這樣。為了包裝,讓自己更快傳播出去,被更多人認知,被很多沒有創業的人崇敬,好像蠻是羨慕的眼神,這樣可以。一旦迴歸到創業基本點,就不要輕則談生態,動則談改變世界,夢想這些東西了。這只是前進的內在動力。

3

創業,要像做一道數學題一樣。

京東上有一款體重秤,叫雲麥好輕。以前獵豹一個同事做的。現在幾乎銷量第一。當時做到一個月六千臺時,他找我討教。他說傅總接下來怎麼做,智能硬件好火,大家都在健身,我也在做社區,要把這個鏈條做起來。

我說別扯了。我說你把創業變成非常簡單的問題。體重秤一年多少出貨。你能不能拿下一半市場。今天六千臺,什麼時候能夠做到十萬臺。沒有做到前,全力以赴做。用價格、用設計、用所有東西,12個月之內看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夠做到,6個月能不能做到?6個月能做到,需要哪些資源,能不能像一道數學題那樣列在那裡?

想清楚目標,然後立刻做。

我問,做到六千臺,為什麼做不上去。他說,當時有一個配件出問題,生產沒跟上。我說為什麼不是多條生產線?為什麼不是每個配件上都有這種能力?反向推演問題,創業的目標感就會變得極清晰。

路上,我跟泉靈姐姐也討論這個問題。她說,其實跟她的成長路徑是一樣的。高人總是高人一籌。最初想做最好的主持人,後來發現怎麼是最好呢?你覺得最好,人家不覺得最好。她開始把問題一個一個變成封閉式的。比如對著鏡子說話和對著人說話是一樣的。花幾個月時間在自己內心做一個衡量。比如說一段兩分鐘的話,不看錶,標準的兩分鐘,正負不差5秒鐘。她說變成這樣的問題之後,就會使你的整個事情開始變簡單,否則你就是茫茫行舟。

關於這種思考模式,我跟很多同事包括創業者聊過。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沒有這樣一種思維模式。雷總每次跟我交流,他很喜歡做一道算術題。那時候的雷軍比現在要有精力,要旺盛的多,就是因為思維模式的差異。雷總做小米時,思維模式上了一級。

一年一億臺。五年前,他就衝著這個封閉式目標一步一步走。當時三星和蘋果大概快到一億。那麼,中國有沒有可能出一家一年賣一億臺手機的廠商呢?如果做到,對手機廠商產生怎樣的影響?如果做到了,對電商產生怎樣的影響?

反覆就一個封閉式問題,來回推演。一旦具備這樣的能力,創業就開始變得簡單。雖然它不再像當初那麼壯懷激烈,那麼有情懷,但它開始變得有解。

有解是最難的一件事情。

所以,CEO的核心是樹立一個簡單可行的目標。樹立一個越簡單越聚焦的目標,越好。儘管這個目標,可能在過程中,不斷變化。阿里巴巴的口號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我覺得,他的封閉式問題是什麼時候銷售能夠超過沃爾瑪。以及怎麼超過沃爾瑪,用怎樣的方式超過沃爾瑪。

有一個詞叫迎刃而解。我一直在思考刃在哪裡?當獵豹想清楚要做國際化移動版免費安全軟件時,變成全球超過6億月度活躍用戶時,變成全球TOP級別廣告平臺時,這個問題比“做最好的自己”、“全力以赴”要簡單得多。

今天,我開始慢慢體會到,那種你想清楚一個問題,執行就開始變得簡單的過程,而不是一種強烈依賴於強大的執行的狀態。

創業過程中,開放式變成封閉式問題的轉換能力,是我們真正最需要的能力的核心。

4

人的認知差距,會迅速拉大。過去四年,我們公司保持著每年150%的增長。但,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你的判斷能力,能保持每年翻一倍增長嗎?其實非常難。這就是用固態模式做事情。

以前,對戰略想得少,對風口也想得比較少。我記得,周鴻禕給我傳達過一句話叫“只要堅持一個點做下去,就會有機會”。後來發現,當時的互聯網是嚴重的稀缺經濟。那個時候,就像西部大開發,遍地是機會。只要你想做一件事情,活下來就是王道。所以,剩者為王。

今天不一樣了,紅海競爭了。這種競爭態勢下,真的得認真思考。每個點不能單做,或許做下去有機會,但人家已經佈局重兵。 或者有很多事情,超出了你的認知。這就要求你有格局和破局結合的思考模式。

我以前講過一個戰略三板斧:預測、破局點和All in。其實,這代創業者,講單點的故事更多,但格局思考少了。

格局思考是一種思維習慣。 至少像我這樣草莽出身的人,以前想的更多是一個 小的點怎麼撬動。但整個大行業、大風口、大機會的思考不夠。看到的都是一些熱點。想到的都是一些興奮點。

這個時代,變遷之快,使得一個所謂小的興奮點,在紅海競爭中根本微不足道。第一,很難形成真正的爆發性。只有稀缺時,才可能有爆發機會。第二,很難形成突圍作用。對手對你嚴防死守,你只稍微做一些亮點,很快就被撲滅了。

如果換作五年前,我可能不是這麼思考問題。那個時候,就覺得360免費做成了,再做一個差不多的,也能做得好。

但現在,我會認為,有一些關鍵詞,一定要去琢磨。如果每個人都在講這些詞,你就把這些詞放在腦子裡經常琢磨。

我曾經跟蘋果前CEO交流過,他認為一把手的兩種能力非常關鍵。

一方面,能跳出來,看到行業之間各種變化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能深入進去,看到變化的連接點,能把這個點做到足夠極致。 當這兩個方面之間產生交叉,一個時代要開啟了,這就是巨大的行業機會。兩者缺一不可。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有格局思考,才有戰略認知。而戰略的核心,就是對清晰目標持續推進的路線圖。

有一次我跟騰訊總裁Martin聊,我說,今日頭條挺猛的,搶你們朋友圈的流量,你們得重視。他就苦笑一下說,是,但你知道互聯網就像武林大賽,你有一群人,卻打不過一個高手。關鍵點就在於兩種認知的比拼。

後來我反思,公司高速成長,其實是一群人的成長。而這群人的認知,其實沒有像業務成長那麼快。你給他很重要的位置,他對這個行業的認知最後就代表著這家公司的認知,最後就出問題了。

我在清理行業幹了十多年,包括以前能做360和獵豹清理大師,在清理這個點上,用戶怎麼使用手機這個點上,我的認知肯定穿透了全行業。所以,這個點上,我能找到機會。

今天在互聯網公司,你得在一個領域,在這個認知點,有你非常認可的人,且能真的理解深入的人,去擔當重任。

最怕讓做報告人的認知取代行業的認知。而做報告的人,一般未必有行業有深入理解。最後造成,看上去投了很多人,但整個認知維度不夠深。投了很多資源,淪為無效資源。

所以遇到一些困難,都不是問題。最怕遇到困難後,你覺得事實就是這樣,而不去更新認知。這才要命。

最後,我想說,創業就是九死一生。創業要做的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幾個亮點,根本不足為道。而其中只要一兩個盲點,就導致整個事情崩塌。

時代變化之快,競爭之激烈。對創業者關於各個維度的思考,要求越來越高。創業者要多從內心出發,反思自己認知上的差距。即使勤奮,也要聰明的勤奮。關鍵在於,勤奮只是基礎。

創客總部

創客總部是北大校友、聯想之星創業聯盟成員企業2013年發起, 聚焦人工智能和醫療健康,投資孵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技術 ,定位為科技成果變現第一站,賦能產業智能化,提供早期投資、業務對接和辦公場地等,幫助技 術項目銷售和應用推廣,同時為傳統企業引入前沿技術,促進轉型升級。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雙創推進組組長單位。

截止2017年底,創客總部有145個項目獲得投資,共獲得14.8億元投資,單個項目單次獲得最高融資2.3億元,創客總部投資了其中55個項目。創客總部投資的實驗室技術項目主要來自北大、清華、北航、中科院、天大等高校院所,具體領域包括機器人、無人機、大數據、傳感器、芯片、智能製造、物聯網和智能醫療等。

本文來自創客總部,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