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類型劇《風暴舞》,“中國精神”的國際化表達

由慈文傳媒、愛奇藝、漫美影視聯合出品的電視劇《風暴舞》近日開機,在先導海報上,藍黑主調配上“腦電波”的元素,科技感和神秘感呼之欲出。

《風暴舞》主要講述了陳偉霆飾演的李俊傑受僱於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在一系列的任務中,他發現這家公司內部與境外邪惡勢力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在娜扎飾演的行動組高級組長周子萱的傾力幫助下,二人合力抽絲剝繭深入調查的故事。

類型劇《風暴舞》,“中國精神”的國際化表達

主演陳偉霆(右)、娜扎(左)

這部以信息安全和地區安全作為切入點的電視劇,在題材上就有亮眼的“陌生感”。當然,這樣的選擇也造成了潛在的風險,即,如何來表現在劇集呈現中幾乎為“空白”的都市信息戰?年代戰爭戲、都市情感戲,獨立來看,觀眾都很熟悉;但兩者相結合,或許對創作者本身都顯得陌生。

類型劇的邊界需不斷突破

“這種發生在城市裡的戰爭題材,是當下環境有可能出現的新狀況。而這種新的狀況,需要開展新的對策設計、新的研究。”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認為,“稀有”和“陌生”並不意味著無跡可尋,團隊在劇本創作之初就鑑定了要走類型化創作的道路——做一部都市諜戰劇。

類型劇《風暴舞》,“中國精神”的國際化表達

慈文傳媒董事長馬中駿

“為什麼做類型劇,因為它有固定的觀眾群體。”據馬中駿透露,這部戲因為稍顯特別的內容品類,或將成為慈文傳媒2018年下最多功夫的劇目之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資金、團隊和平臺等的共同支持下,整部劇在敘事方式方面保持了“快節奏”“緊劇情”“大體量”“強情節”等美劇化的特點;在內容結構上,又把愛情、商戰、動作、懸疑等元素也融入進多線敘事中;在保證劇作品質的攝影、武術指導、美術設計、表演甚至服化道等方面又都嚴格按照電影的標準進行創作。

在選角方面,除了陳偉霆、娜扎等青年演員嘗試打造了心理複雜、感情考驗的人物形象,有了對自身的表演突破,任達華、巫剛、王姬等“吃重”演員的加入,也讓《風暴舞》的戲劇層次更顯豐富。

“所有造型設計、服裝採買,全都按照角色要求從世界各地找尋而來;我們的動作設計實際上理念非常簡單,一招制敵,不走套路。”該劇導演劉新介紹,劇中一場主要動作戲的拍攝,動作團隊通個14天的精心設計,製作了一段6分鐘的樣片,可能到真實拍攝的時候,需要拍攝25天的時間,難度頗大。除此之外,團隊還在三千平米的棚內搭建出“信息戰”的主場景,金屬感和科技感讓人彷彿穿梭於現實和未來之間。

類型劇《風暴舞》,“中國精神”的國際化表達

導演劉新

單集有相對完整的故事,但整部劇又嚴絲合縫地連在一起。這種類型化的創作其實在《神盾特工局》《犯罪現場調查》等美劇中並不少見,它不僅在表達方式上打破了以往不少劇作拖沓的局面,在題材的選擇上也有另闢蹊徑的亮色。因而,《風暴舞》的獨特,恰恰在於其對類型劇的擴展和創新詮釋。

現實主義就是“讓觀眾相信”

“一個好的作品就是讓你相信,相信了以後才會被感染,才能一起去呼吸。”劉新說,《風暴舞》儘管兼具了很多懸疑、燒腦的元素,但不會把它打造成一部科幻作品,它必須要把觀眾帶入構造的“現實”中去。

“讓觀眾相信”的前提是創作者自己相信。當創作者帶著現實主義的態度展開創作時,面臨的第一步,就是要讓“所有故事圍繞一個科學的、有現實可能發生的依據,有邏輯地進行闡述。不能脫離現實,得像是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邊那樣”。

怎樣達到這樣一種觀眾和創作者共同信任的狀態?整個主創團隊在劇本的研討階段就時常“沉浸其中”,“每次會議大家連續花六七個小時討論,演員也由此不斷加強了對角色的認可度”,劉新說。

《風暴舞》讓觀眾和主人公一同置於“尋找真相”的過程中,“一個真相可能剛揭開,第二個假象旋即開始;第二個真相出來後,第三個假象馬上登場,這樣的狀態會勾著人一直好奇地往下看。”劉新表示,經過嚴密設計的視覺化表達,會讓故事更加直接和緊湊,在層層遞進中情節自然生髮。

除此之外,劉新認為,現實主義劇作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情感的真實,“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交流是現實的,可能故事中人們爭奪的那個東西是超出現實的,但不要緊,只要所有對白我們能摸得著、看得見,就是現實主義”。

在總製片人陳彤眼中,“現實主義不全是現實題材,歷史觀站得穩的古裝劇,也是現實主義的。所謂現實主義,就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類型劇《風暴舞》,“中國精神”的國際化表達

從左至右:總製片人陳彤、導演劉新、總製片人周蕙芊

在生產出一個能讓人信服的故事後,如何更好地來呈現“現實”的價值和意義,是創作團隊緊跟著需要去琢磨的。但劉新也表示,“我們想做好了前兩點——情節緊密、情感真摯,然後再去追求情懷至上。”腳踏實地,是《風暴舞》努力的方向。

中國精神的國際表達

“我們為什麼不能讓中國精神也貫穿全劇始終呢?”劉新認為,當代中國有這麼多英雄,在精神文化的建設上也足夠豐富,但如何把它“移植”到一種更為大眾化的傳播中,是創作者需要更多去思考的。

這部帶有濃厚“時尚”氣息的電視劇,背後其實是高樓林立的都市下一場“沒有硝煙的信息戰”,它能側面展現中國當代在信息領域的發展概括,也能勾勒出當代中國人在新形勢下的精神樣貌。

馬中駿說,“《風暴舞》中暗含了當下的一種精神,即,當下中國所有人都希望中國強,中國的軍事強、科技強、文化強、少年強、青年強。其中所隱含的時代精神,正是對當下強國需求的一種文化呼應。”

“我們想把‘愛國主義’也貫穿在這部劇裡。”劇中所有情節的推動力也著眼於此,“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去尋找真相?他們為什麼兄弟相殘,父子反叛?”在劉新看來,不同情感交織衝撞在一起,最後的落腳點都是愛國的情懷。

但僅僅有“中國精神”還不夠,如何用一種國際化的表達傳遞給更多的受眾?

一個以全球為背景的故事,要滿足國際表達的表層需求,要下的功夫有很多。從中國的大都市輻散到亞洲,乃至世界各大城市地區,創作團隊在籌備階段,就前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澳門、中國香港等地展開了實地考察、取景,將每個細節落實到實處。據陳彤介紹,接下來為期四個多月的拍攝中,有近一半時間都是在國外實景拍攝。

其次是對類型化創作的遵循,也構成了全劇在“中國故事、國際表達”方面的開掘。“只要能做出好作品,能把情節、情感、情懷統一,故事就能感染人。”

隨著項目的推進,如同劉新所說,這也是一次中國電視劇“製作肌肉”的展示,“我們想把這部戲拿出去,讓別人認同我們的製作實力,這就是我們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