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不久前冯小刚发了一条微博,晒出一组他和葛优、张国立、范伟、范冰冰等人的合影,这正是当年《手机》的演员阵容。

冯导2003年上映的《手机》,曾轰动一时,并斩获当年的票房冠军,此次《手机2》开拍,大家自然也非常期待。

而得知冯小刚要开拍《手机2》的消息后,崔永元直接就怒了,紧接着他就在微博上怒怼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言辞可谓激烈:“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其实崔永元和冯小刚本是无话不说的好友,却因这部电影《手机》,结下了仇怨。

看过该影片的人都知道,片中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因婚外情暴露狼狈不已,当时崔永元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话》正在热播,很多人把崔永元和“严守一”联系到一起。

尽管冯小刚和刘震云都坚决否认这两者有任何关联,但崔永元表示此事“对自己造成很深伤害”。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双方粉丝也在网上展开骂战,而且有意思的是居然有很多支持崔永元的粉丝在其微博称刘震云这种无名小卒,根本没必要为其生气。

这个估计可以和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马化腾,不知妻美刘强东相提并论了。

那么今天囧囧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些网友口中的“无名小卒”刘震云。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喜欢文学作品的人其实应该都知道刘震云,他是当代著名作家,还斩获过茅盾文学奖,绝对是著作等身。

而他跟影视圈的渊源联系更是深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地鸡毛》、《手机》、《我叫刘跃进》、《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等等,这些精品影视作品其实都是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改编而成。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刘震云青年时期就参军入伍,1978年复员后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而且还是当年河南省高考的文科状元。

毕业后到了一家报社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埋头创作。

《单位》、《官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就是那时所创作的。刘震云也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他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因此被他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从 1993年的《一地鸡毛》到2003年的《手机》,再到《我不是潘金莲》,二十多年里,刘震云被认为是除了王朔之外,最了解冯小刚电影内涵的“死党”之一,两个人的结识也是由王朔介绍的。

影评人都喜欢评价冯小刚的作品是幽默表现悲凉,嬉笑讽刺现实。这也正是刘震云小说的特点。

而其中的《温故1942》是刘震云最看重的的一部作品。正如其所说:

"我觉得它写得既感性又理性,是个好作品,包括它将要拍成的电影也是一个波澜壮阔、震撼人心的民族心灵史。"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为什么刘震云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能大受欢迎?就是因为刘震云笔下的这些“小人物”,更容易引发共鸣。

无论是《一句顶一万句》中的牛爱国,还是《我不是潘金莲》中的李雪莲,亦或是《1942》中的老掌柜,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社会中的小人物。

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和他们一样,为某些人某些事所纠结,为了生存而拼劲全力。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怎么可能像如今很多影视剧中的主角那样,把所有的得失都看得无比洒脱。

所以刘震云笔下的“小人物”,经过电影导演的艺术化处理,才更容易引发共鸣。

刘震云也曾参演过电影,他曾在《甲方乙方》中饰演一个情痴,就是和阿依土拉公主约会的那个特别不着调的角色。

按刘震云的话来说当时只是因为好玩,冯小刚告诉他说就坐一块吃顿饭,结果一坐就是七天,刘震云烦了,不去了。

很多人劝哪劝,最后葛优说:“您是一大演员啊。您的演技怎么样我真不知道,但您的做派确实是大演员!我没这么等过别人哪。”

被崔永元怒怼人渣的他,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的作品

刘震云说他写剧本是使自己的小说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在说话,而且他只改自己的小说,编剧不是他的职业。

在他眼中小说和电影剧本也是不一样的,看电影是看热闹,就像听好多人在大厅熙熙攘攘地说话,看小说则像两个人在灯下谈心。

最后冯导和刘震宇也都没有对《手机2》这件事表态,毕竟根据短信内容来看刘震宇说续作的名字是叫《朋友圈》,但结果宣传依旧是《手机2》,这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冯导似乎应该感谢崔永元,电影还没上映就免费给炒作了一波。作为围观群众的我们,还是安心吃瓜吧。

或者下载图解电影APP,看图解更畅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