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鳳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傳奇藩王墓

鳳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傳奇藩王墓

新鄉市北13公里,有太行山餘脈名鳳凰山。依此山,明萬曆年間建了潞簡王陵。

陵園佔地400餘畝,距今有400餘年歷史,由神道、東陵區潞簡王墓、西陵區趙次妃墓組成。墓主人是萬曆皇帝的胞弟朱翊鏐,因地位顯赫,朝臣稱其為“諸藩之首”,萬曆稱其為“諸藩觀瞻”。

潞簡王陵,是我國目前石構陵墓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陵墓,趙次妃墓,是中國現存明代最大王妃墓。

2006年和2012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潞簡王陵兩度列入“預備名錄”。

潞王陵園,從物質上,它通過墓地龐大面積、堅硬石材進行自我表述,從意境上,它對幽深淡遠有追求,兩者參差互見,磅礴氣勢中有柔情纖態,大刀闊斧中又精雕細刻。這在趙次妃的西陵區,表現尤為突出。

陵在,墓空,歷代盜掘早已將隨葬品洗劫殆盡。十年前寒冬抵此,無花無樹荒寒一片。十年後暮春再來,楊柳依依中有亭臺流水,牡丹還在盛開,芍藥也要妖嬈怒放了。

“潞王喜愛牡丹。潞王陵自建陵始,有種植牡丹的傳統,東陵區還有盆栽牡丹的石刻。潞王陵現在種植牡丹、芍藥面積200多畝,10萬多株、200多個品種,盛開之時,遊人如織。”潞王陵博物館副館長郭宸光說。

◎豪華逾矩冠藩王

潞簡王,也稱潞王,是明穆宗隆慶皇帝的四兒子,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唯一的胞弟。哥哥10歲當皇帝,母親李氏為孝定太后。潞王備受母親和哥哥寵愛。

潞王15歲結婚時,母親嫌珠寶不夠,萬曆憤怒地說,東西都被朝臣送給張居正了。這是招致張居正死後被抄家的一個原因。

潞王的婚禮花了9萬兩白銀。哥哥在衛輝給他修藩王府,歷時4年,花了40多萬兩白銀。他21歲離京城就藩時,就藩隊伍多達3500人,船隻多達500多艘,路上走了37天。從21歲直到46歲過世,他就再沒離開過衛輝府。

他到衛輝後,母親給了他4萬頃莊田,還給了大量湖池、礦產、鹽店鹽稅等,他成為明朝最大的地主。之後,他的侄子福王(萬曆最寵愛的孩子)封藩時見樣學樣,也要莊田4萬頃,實在湊不夠數給了二萬頃。再之後瑞、惠、桂三王就藩,都撈到大批莊田。

明朝中後期王府莊田之濫,以河南諸藩為最,以至“中州地半入藩府”。明代何景明有詩云:“惟餘芳草王孫路,不入朱門帝子家。”莊田問題,是加速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萬曆和潞王,哥倆好,行事風格也像。萬曆修定陵時,按爺爺嘉靖的永陵建,花了700萬兩白銀,相當於明朝兩三年的GDP。潞王建陵,大超規制。

進入潞王東陵區,先看到華美大氣的“潞藩佳城”石牌坊,石牌坊後,是長約200米的神道,神道兩側排列著14對鎮墓神獸和兩對石人,青石雕成,線條渾圓流暢,神威異常。

文史學者蘇德榮認為:“按明代規制,帝陵前設6種神獸,潞王一口氣設了14種神獸。而且,這個石獸群是秦漢以來帝王陵墓瑞獸的大集中,其中數種是歷代所無者。這批石刻,是潞王陵的精華,價值巨大。”

走過儀仗群,高大的陵園城牆和城門映入眼簾,城門樓高10米,是純磚石結構無樑殿。城牆高6米,平均厚度1.5米,周長934米,用青條石築成。進入城門向北走,依次是“維嶽降靈”石牌坊、祾恩門、祾恩殿遺址、欞星門石牌坊,其後,就是潞王墓碑和墓冢了。

潞王墓冢由石頭砌成,呈圓丘狀,通高6米,周長140米。墓冢有臺階可通頂部。登上墓冢頂,所謂“好風水”一覽無餘。當地老百姓講,陵園位置“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當下,鳳凰山還在,老龍潭已消失,但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流經景區東側,此地依然是山水佳境。

地宮墓室總面積有175平方米,主墓室正中是青石棺床,原有木棺石槨,因多次被盜,墓內器物蕩然無存。

潞王陵總面積超標,石獸數量超帝陵,地宮門釘用81顆,這是皇帝才能用的。

《東史郎日記》記載,侵華日軍看到潞王墳時,猜想他是立下功勳的大英雄。卻不知道他不過是“混吃等死”的大地主而已。

混吃等死,是明宗室生活常態,也是國家客觀要求。明宗室是一群血統高貴、身強力壯的男人,不能當官,不能從事士農工商,“出城省墓”要打報告,兩王離得再近也不準見面,國有難不準赴國家之急不許參戰“勤王”。無事可幹無作可為,生活上倒是“厚遇”,有俸

祿,有恩賞。他們的封地,其實就是他們豪華的監

獄。他們能幹啥?一是收小老婆生孩子。晉王府慶成王濟炫,生了100個兒子,見面都不認識。二是厚臉皮要莊田要福利。

潞王子嗣不多,莊田不討就有,他能幹啥呢?修陵唄。

“萬曆四十年前後,明王朝抵達鼎盛。煤炭與金屬礦藏,得到較大範圍開發,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援朝御倭的勝利,展示了明王朝強大的國力。這一切,刺激著以萬曆皇帝為代表的皇室集團貪慾。他從18歲開始謀劃自己的皇陵。他的親弟弟,亦然。潞王陵高大壯麗,在王陵中無與倫比,一是他本人的特殊地位,更與所處時代有關。”鄭州大學教授王興亞撰文說。

凤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传奇藩王墓

◎備享哀榮趙次妃

潞王陵更多的“逾越規制”,體現在趙次妃墓上了。

趙氏,侍女出身,非嫡妻無子嗣,死後同潞王共枕一山,同蹬一水,獨享一座親王級別陵園。地宮門釘和皇后平級,為64顆。地宮墓室和寶頂,比潞王的還大。

清代詩人王駿烈遊後感嘆:“每嘆人生雪印鴻,墓道潞邸感懷同。規模迥出尋常外,奢侈尤非意計中。”

趙氏是潞王親媽孝定太后侍女,潞王之藩,太后精心挑了19歲趙氏隨侍兒子。趙氏死後,潞王請求,萬曆體貼弟弟破例追封次妃。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說:“(萬曆時期)大量宮女出身於北京及附近郊區清白之家。經多次甄別與淘汰,入選女孩子年齡在9至14歲之間,容貌一般來說僅僅端正,驚人的美麗並非選擇標準。”這些女孩子大多數一輩子當使婢,中年後送到紫禁城西北部養老打雜,死後屍體火化由政府統一埋在無標記墳墓裡。

1601年,31歲的趙氏過世,被破格追封為“次妃”,但她要享受這樣的陵園,還是說不通的。

《明會典》規定,一代親王只能建一座陵墓,家屬只能“同一享堂,不許另造”,次妃單建親王級別的陵墓,不可思議。趙次妃墓在明藩王墓中,成為絕無僅有的存在。趙次妃墓墓誌缺失。建這座陵有兩種說法。一說此陵是潞王特為趙妃所建。一說是此陵是潞王給自己建,趙次妃先過世就讓給了她。13年後他自己過世,在東邊另修了陵墓。

潞王和母親感情極深,他21歲離開母親,一直為此感到痛苦。母親過世,他也不能進京奔喪,三個月後哀痛去世。

西陵東陵比較一下,西陵次妃墓冢,通高10米。東陵潞王墓冢通高6米。西陵地宮面積240平方米,東陵地宮175平方米。西陵有內外兩道城垣,東陵只有一道青石城垣。

西陵因為墓主人是女性,還有些獨特細節。內城垣與外城垣之間,有兩座全國罕見的丫環墳。東南部內城垣內,還有梳妝檯遺址。女性陵園“磅礴氣勢中有柔情纖態”的特點表露無遺。

趙氏逝後備享哀榮,全在萬曆首肯中。因為趙氏,他下過兩通聖旨,一通是冊封次妃,一通是派代表致祭,他稱“惟爾性姿柔淑,出自天闈,隨往之藩,倏聞淪逝,追封祭葬,歆此殊榮”。

萬曆對母親的敬,對弟弟的愛,潞王對母親的敬與愛,都體現在這座次妃墓上了。

凤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传奇藩王墓

次妃墓寶頂和墓碑

◎滄桑變化面目非

明亡後,清朝要求將潞王府拆毀,建材運京城用。要求將潞王墓建築也估值變賣。

拆賣王府,大家很積極,全國的明王府迅速地消失了。王陵建築為民間禁物,沒人敢買。陵墓又晦氣,老百姓也忌諱。一直到清順治13年(公元1656年),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將其買下。

真息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這裡成為新鄉面積最大、香火最旺的寺院,方圓百里的百姓都來燒香祈福。西陵城門券石路面上,現在還留下深深的車轍印。”郭宸光說。

陵園改寺廟,生成奇特文學意味。康熙朝進士殷元福作詩:“高邱突兀倚連崗,前殿空門作講堂。千載興亡成一夢,十三陵寢更堪傷。”將它與明十三陵相提並論。當下,它又兩度列入世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的“預備名錄”,算得上古人今人達成了共識。

潞王陵先當了兩百年寺院,從1953年至2005年,趙次妃墓又充當了半個世紀的豫北監獄。

據資料記載:當時監舍設在次妃墓園內,辦公場所家屬樓設在次妃墓南面及兩陵間,佔地10萬平方米,獄警工作人員400餘名,累計勞教人員4000餘名。

趙妃墓變監獄,“文革”時紅衛兵“破四舊”進不來,西陵基本未再遭破壞。東陵三座石牌坊和神道石獸群,都被砸得傷痕累累。

明代藩親王多厚葬,如山東魯王朱檀墓,出土珍貴文物2000餘件,湖北鍾祥梁莊王墓,出土器物中僅金銀珠寶就有4800餘件。可以想見,潞王陵,如不被盜掘一空,會是什麼樣子。

明朝,全國共有藩王陵墓257座,後大多數被夷為平地。潞王陵,作為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藩王陵園,“現存的一系列建築,多為全國曆代帝王陵罕見。西陵石刻儀仗隊的石獸種類,為全國曆代帝王陵所僅見。它的一系列建築,在全國曆代帝王陵中,也具有重要地位。”蘇德榮說。

明史專家張德信撰文認為,“它的墓主人潞王,作為明代重要藩王,是很有研究價值的。這也是明史研究重要組成部分”。

(繪圖:王偉賓)

凤凰山上潞王陵 明代传奇藩王墓

《河南日報》2018年5月11日第1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