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羅斯遠東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季大鴻


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單單從遠東兩個字就可以知道距離遙遠偏僻。這樣來說吧,二戰時期,蘇軍抓獲的日軍俘虜就是送往遠東。它有個名字,叫做西伯利亞。但是也不是指全部西伯利亞地區。整個西伯利亞可是足足1300多萬平方千米的面積。遠東地區指西伯利亞中東部。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21.59萬平方公里,接近我國3分之2的面積。可以說是非常廣闊的面積,但是2010年人口普查只有區區629萬。

為何這裡人這麼少呢?蘇軍為何發配俘虜也是送往這個地方,原因就在於環境太過於惡劣。


由於此處位於最廣闊的大陸亞洲和最廣袤的海洋太平洋的交界處,海陸熱力差異巨大。在這種海陸熱力差異作用下形成半永久性冷高壓。 讓西伯利亞成為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

高壓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壓一帶,冬、春季向其東部移動,受此高壓控制區天氣晴朗,嚴寒。其高壓脊經常伸向我國北方,強冷的西北氣流南下時常形成寒潮天氣,因而通常被我們稱為西伯利亞寒流。在我們南方,都是會說刮北風了。可想而知刮到這麼遠都那麼寒冷,在那個地方是什麼概念。



在這裡,夏天也要備足抗寒的衣物,夏季平均氣溫10℃左右,冬季不要說,零下二三十度都是平常的,這裡零下50多度都出現過。


壹點科譜


俄羅斯遠東部分氣候嚴寒,除了黑龍江沿岸地區,大部分遠東領土不適合大規模人類居住。正是這個原因,遠東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比全國水平高50-60%。

遠東人稱呼歐洲部分為“大陸”,而戲稱自己為“孤島”,主要是因為遠東部分與歐洲部分中間隔著廣闊的西伯利亞,遠東就像飛地一樣。

遠東的城市地區與歐洲部分差別不大,但是農村地區非常單調,娛樂設施貧乏。人們在空閒時,一般會到山坡上滑雪或者到汽車旅館觀賞極光。夏天,遠東人會到日本海沿岸休閒旅遊。從6月末到10月,密密麻麻的帳篷在海濱散佈開來,就像穆斯林朝聖一樣。

遠東地區的私家車普及率全俄第一。例如,勘察加半島的汽車擁有率為472輛/千人,而俄羅斯的平均水平為285輛/千人。不過,由於勘察加人煙稀少,據說旅遊者遇到汽車的概率比遇到老虎都低。

由於臨近東亞國家,遠東的汽車有七成是右舵駕駛的亞洲車,這些車主要是從中日韓三國進口。右舵駕駛幾乎成了遠東人的身份象徵,他們以此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甚至將右舵駕駛寫到歌裡,例如有句歌詞的大意是“方向盤在右,我心在左”,有一個啤酒品牌叫作“右舵駕駛”(Pravorulnoye)。

遠東地區的生活質量、生活環境比不上歐洲部分。這裡的年輕人熱衷於賺錢,甚至在淘寶上開網店,希望攢夠錢之後移民到溫暖的歐洲地區。移民流出已經成為遠東地區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



布萊克懷特


俄羅斯坐擁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里,比整個歐洲還大,比巴西加澳大利亞還大,其幅員之遼闊,資源之豐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相比,而這麼大的面積,卻僅僅生活著1.46億人,人口密度低至9人/平方公里,說地大物博也好,說地廣人稀也好,俄羅斯,就是這麼神奇的存在,當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僅佔俄國土面積四分之一的歐洲部分時,廣大的遠東地區,卻還有很多地方是人類的禁地,現在就讓我通過簡單的介紹來了解一下遠東這塊神秘的土地吧。



說到俄遠東地區,就不得不提到西伯利亞,在俄羅斯廣袤的土地上,條件嚴酷的西伯利亞佔俄羅斯的面積最大,人口也最少,西伯利亞的面積是1300萬平方公里,遠東地區即位於西伯利亞的中東部,總面積達到621.6萬平方公里,幾乎就是西伯利亞的一半,俄羅斯的三分之一,總人口632萬人,人口密度低至1人/平方公里,這已經不能再用單純的“地廣人稀”來形容了,叫“人跡罕至”應該是不算過分的。這裡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冬季最冷可達零下50度以上,最熱也不過20度左右,而且冬季漫長,春夏短暫,這裡是世界上永久凍土區分佈最廣的地區之一,俄遠東地區大部分並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人口多集中在中俄邊界黑龍江流域和庫頁島。



俄遠東地區雖然佔到了俄羅斯面積的三分之一強,但大部分地區氣候寒冷,這裡是俄羅斯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漫長的冬季和嚴酷的自然生存環境使這裡人口稀少,遠東地區沒有一座城市人口超過百萬,我們比較熟悉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人口才80萬,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人口不過60萬,在中國這是小縣城的人口,但在廣袤的遠東地區,這兩座城市已經算是最大了,俄遠東地區的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漁業資源,森林資源,石油資源,礦產資源儲存量都非常可觀,而且限於人力財力和特殊的地理環境,大部分並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



俄遠東地區極北的堪查加半島隔著白令海峽與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州(171.5萬平方公里)相望,南方是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這裡隔著阿穆爾河(中國叫黑龍江)與中國相鄰,同時在東北部分還有離日本北海道非常近的千島群島,俄羅斯最大的島嶼庫頁島也在這裡,交通基建落後,氣候條件惡劣,區域政治環境複雜,人口流失嚴重,生活水平底下是俄遠東地區目前的現狀。


大國布衣


俄羅斯遠東地區指西伯利亞中東部,有廣袤的大地,面積達621.59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三分之二,二個印度大,人口卻僅600多萬,從古代起這裡就有30幾個民族在這裡繁衍生存。

這一地區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主要城市: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伯力)人口也只有80萬,我們熟知的海參崴人口也是隻有60萬,還有共青城等都僅僅只是我國小縣城大小的規模,人口密度極為稀少。遠東地區的這些城市主要工業有飛機制造業、木材加工業、建築建材行業、燃料行業、捕魚業等。

我曾經冬末去過俄羅斯遠東地區,冰天雪地厚厚的雪,城市裡的公共交通是有軌電車,大街上基本見不到人,當然屋子裡有暖氣很暖和。這裡冬季的主食基本只有土豆、洋蔥、蘑菇,水果極為稀少且品相也不好不水靈,不過俄羅斯的酸湯我還是挺喜歡喝的。由於氣候寒冷,這裡的人愛喝烈酒,而且是沒有什麼下酒菜在酒館站著喝,最多是自帶幾片香腸做下酒菜。我們也帶了幾瓶伏特加酒回來。這裡森林資源豐富,冬季人們都喜歡到森林裡滑雪,我們也去大山深處的森林裡去玩了,初次滑雪的我還摔了一大跤,疼了好幾天才緩過來。

俄羅斯遠東地區由於氣候條件寒冷,人口密度極為稀少,經濟發展乏力,2015年普京總統為支持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頒佈一項法律,將遠東地區的土地無償贈給居民。

由於俄羅斯人不擅長農作物的精耕細作加上人口稀缺,長期以來,大片肥沃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這裡肥沃的黑土地和便宜的地價,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人開赴俄羅斯遠東地區種植綠色植物,這一地區的中國移民開始增加,陳寶國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老農民》裡最後結尾段落就有這個情節。

歡迎➕關注,共享更多諮詢,歡迎在此交流分享。





如歌798


俄羅斯成立遠東聯邦區

俄羅斯國土世界第一,達1700多萬平方公里,分為89個聯邦主體,這些聯邦主體有的叫州,有的叫聯邦直轄市,有的叫自治共和國,大致類比一下,相當於我們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

不過俄羅斯面積太大了點,為了便於管理,2000年之時,俄又在中央政府與聯邦主體之間增加了一個聯邦區,到目前,俄羅斯劃分為8大聯邦區(見下圖),遠東聯邦區是其中之一,行政中心在符拉迪沃斯託克,也就是海參崴,。

遠東聯邦區地廣人稀

遠東聯邦區面積面積大621萬平方公里,是俄羅斯面積最大的聯邦區,不過人口就慘了點,702萬人 ,與俄羅斯遠東聯邦區緊鄰的我們的黑龍江省人口不算多,也有3789萬。地方大人口少,可謂地廣人稀,你有啥想法不?喜歡清靜的童鞋可以考慮下。

遠東歸俄羅斯實在因為命好

話說遠東這名字,明顯是以歐洲為中心的名字,以咱們的位置,那就在北邊或東北邊。一個亞洲的地區卻以歐洲人視角命名,還被廣為接受,時間並不長。俄羅斯之所以能得到這片地方其實不是武力多麼彪悍,主要是命好。怎麼命好?就是俄羅斯向這片土地擴張時,東西方都在打仗,沒工夫管俄羅斯的事兒。沙皇俄國當年趁著西歐各國三十年戰爭(1618-1648)之際越過烏拉爾山,到了三十年張戰爭結束後的1649年,就到了遠東的勘察加地區。與此同時,東方也是明清交替之際,1618年,努爾哈赤發佈七大恨,征戰大明,東方也對北部無暇顧及。到了康熙年間才有功夫發動兩次雅克薩之戰(1685-1688)阻遏住俄羅斯的侵略擴張。

但100多年後的1860年,又被沙俄割去了幾百萬平方公里土地,才形成了俄羅斯遠東今日之格局。


北玄武


俄羅斯遠東位於俄羅斯東部,面積621.59平方公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就是中國才960萬平方公里。遠東人口有600多萬人,可以說人口密度相當之低,而且人口大多集中於鐵路沿線城市和重要港口。


當地有三十多個土著民族,發展程度較低也比較落後。人口的一大部分還是歐洲移民過來的人口,這一部分人口膚白貌美,具有歐洲血統和信仰。另外由於處於寒帶地區,生育率比較低,生活條件也比較惡劣,不過俄羅斯全國免費通暖,在室內應該還是不錯的。

這裡人口雖然比較少,但是自然資源確實不少。目前由於過於寒冷,俄羅斯在遠東地區開發的礦產資源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是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並且隨著全球變暖,遠東地區更多的優勢將會變得越來越明顯。



另外民風據說比較開放自由、熱情好客,而且美女氾濫,據我黑龍江朋友說大家在黑龍江夜店就可以見到俄羅斯妹子,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感受一下。


虎賁軍huben


遠東地區,是俄羅斯最東邊的一塊廣大區域,相當於2/3箇中國

“遠東”這個詞兒起源於歐洲,古代歐洲人以自我為中心,將東方按照距離歐洲的遠近,劃分為:近東、中東、遠東。

如今“近東”這個詞已經不再常見了,而“中東”和“遠東”則依然被廣泛使用。

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國家,雖然國土地跨歐亞,但其國家中心仍是位於歐洲。因此,俄羅斯把國土最東邊的部分稱之為“遠東地區”。

(俄羅斯遠東地區範圍,真是極其廣大)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21.59萬平方公里,頂上2/3箇中國了。

但人口卻只有600多萬,還不如香港人多。2017年,北京朝陽區和豐臺區的在籍人口加起來都有690多萬,分分鐘填滿整個俄羅斯遠動。

這麼大的地區之所以人口稀少,主要是因為自然環境較為惡劣。該地區地近北極,冬季氣候十分寒冷,即便是最溫暖的南部濱海地區(中國外東北地區)冬季也要零下二三十度。

至於更加靠北的勘察加和北極地區,冬天就別出門了,北半球最低溫度就是在這裡的奧伊米亞康村測得的,為-71.2℃。

(冬季的俄羅斯遠東地區,一片林海雪原)

雖然從表面上看去,俄羅斯遠東是塊“不毛之地”,但其實這裡蘊含的資源和戰略地位都是無可估量的。

遠東地區的自然資源是相當的豐富,地上的森林資源就不說了。地下已探明的石油、煤、鐵、銅、金、銀、鑽石等礦產就極為豐富。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所有礦產資源在遠東地區均有發現,並且儲備巨大。而更重要的是,這裡的資源還基本沒有被開發出來。若是得到良好的運用,必定是筆巨大的財富。

(遠東地區通往東亞的輸油管道)

除了自然資源豐富外,這裡戰略位置也是極為重要。(如今是塊土地戰略位置都重要,更別說遠東這麼大塊地兒了)

遠東地區北臨北冰洋,是俄羅斯搶佔北極的重要根據地,其最東頭的楚科奇半島也是未來北極航線的必經之地,是以後連接西歐和東亞重要的航運水道。

而遠東地區南部則直面太平洋,是俄羅斯重要的漁業基地和軍事橋頭堡。其最南部的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俄軍太平洋艦隊大本營所在地,這裡也是除了摩爾曼斯克以外,俄羅斯唯一的終年不凍港。從這裡,俄軍可以直接威脅駐日、駐韓美軍。

(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這裡曾經屬於中國)

目前,俄政府正在加大對遠東地區的開發力度。

但是自從蘇聯解體後,該地區的人口就在持續下降,大量的俄羅斯族人出於經濟和環境因素不斷迴流俄羅斯歐洲地區,致使該地區人力資源匱乏,經濟發展一直比較落後。

如果你去過俄遠東地區遊玩,你能看到有大片的土地被撂荒,無人耕種,實在是令人心疼。

總之,俄羅斯遠東地區是塊風水寶地,可謂是要啥有啥,只是不知道俄羅斯人能不能好好的利用它。


千佛山車神


俄羅斯遠東地區整體概括起來就是:戰略要地、資源豐富、開發較晚、地廣人稀。

俄羅斯遠東地區西起勒拿河東側,北臨北冰洋,東臨白令海峽、日本海,與美國、日本隔海相望,南與中國、朝鮮接壤。俄羅斯遠東地區佔地面積617萬平方公里,佔據俄羅斯聯邦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遠東地區有九個行政區,分別是雅庫特共和國、楚科奇自治區、馬加丹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堪察加州、薩哈林州、濱海邊疆區。但是遠東地區地廣人稀,有600多萬人口,僅佔俄羅斯總人口的5%。

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自然狀況:

遠東地區緯度較高,大部分地區處於西西伯利亞高原地帶,地勢較高,氣候整體較為寒冷。遠東地區主要有三種氣候類型:

1.寒帶苔原氣候,北冰洋沿岸地區如楚科奇自治區和雅庫特共和國北部地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而溫暖。年降水量少,多是凍土層,植被覆蓋率小。

2.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或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分佈在遠東的中部地區,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短促而溫暖,降水量稍多,相對溼度較大。

3.溫帶季風氣候,分佈在堪察加州、馬加丹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薩哈林州、濱海邊疆區等東部沿海地區,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暖多雨。

俄羅斯遠東地區幅員遼闊,擁有著豐富的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和生物資源,煤、金、錫、鋅、鉛、林木、漁業、毛皮等自然資源儲量大,種類多,十分具有開發價值。

俄羅斯遠東開發的歷史

16世紀末,伴隨著皮毛貿易,沙俄開始向遠東擴張。17世紀中葉,沙俄開始入侵黑龍江流域,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和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劃分了中國和沙俄的邊境線。19世紀中葉,沙俄進一步染指黑龍江流域,通過1858年的《璦暉條約》、《天津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續增條約》佔據了中國黑龍江以北至外興安嶺、烏蘇里江以東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沙俄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來促進遠東開發。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宣佈廢除農奴制度後,允許解放的農奴獲得一塊土地,但必須出錢贖買這塊土地,但是農奴若願意移民遠東,則可免費獲得土地。沙俄政府同時頒佈了《阿穆爾州和濱海州移民法令》,規定移居遠東地區者每戶可分到不少於100俄畝的土地,並允許以低價將土地購買為私產。1882年沙俄政府又頒佈了《關於向南烏蘇裡邊區官費移民法令》,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設立移民局,由官方組織移民,負擔移民途中所產生的路費、飲食、安家費等大部分費用。

與此同時,沙俄政府也實行“懲罰性墾殖”政策,將大量犯人流放到遠東地區進行開墾。俄羅斯電影《西伯利亞理髮師》中男主角托爾斯泰最後被流放西伯利亞開墾的結局所反映便是19世紀晚期沙俄政府的“懲罰性墾殖”政策。此後二十年間,沙俄政府通過一系列減免稅收、低價補貼等政策吸引了數十萬人口移民遠東地區,促進了遠東地區的開發。

此外,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遠東的控制,1890年開始,沙俄政府決定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直至1916年全線通車。西伯利亞大鐵路將遠東與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相連,進一步提高了沙俄政府對遠東及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

十月革命後,蘇聯繼續在20世紀30時年代的大規模工業化時期,對遠東的自然資源進行大規模開採,以此來發展軍事工業和重工業,力圖在遠東打造軍事工業綜合體。為了加強遠東的建設,蘇聯通過高額工資、分配住房等優渥待遇吸引人們去開發遠東。冷戰期間,蘇聯實施科技東移的戰略,根據遠東各州不同的自然環境設立不同的科研中心和扶持高等學府,如濱海科學中心、薩哈林科學中心、遠東海洋科學設計研究所、遠東國立大學、國立阿穆爾大學等。

遠東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出於戰略利益考慮,蘇聯制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蘇聯在遠東建立了大批重工業企業,形成許多工業綜合體。20世紀70年代,蘇聯在遠東修建了貝阿鐵路,以此建立鐵路沿線經濟帶。但是整體來看,蘇聯的遠東開發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進行的,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模式也造成了遠東經濟發展的單一封閉的畸形狀況。

可以說沙俄時代和蘇聯時期對遠東的開發僅側重於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待遠東更重視遠東的政治價值和軍事優勢,將遠東視為維護俄羅斯大國地位的一道屏障,用遠東的資源服務於西部發展,用遠東的地緣政治優勢來維持俄羅斯在東方的影響力,但並沒有真正發揮遠東的地緣經濟優勢。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面臨長期經濟低迷的狀況,此時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日漸加強,俄羅斯政府計劃進一步加強遠東經濟建設,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這也是新時代俄羅斯東方戰略的體現。但相比與俄羅斯西部地區與周邊國家,目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濟依舊較為落後,以符拉迪沃斯託克為例,從中國邊境琿春去往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途中,可以見到中國沿途設施嶄新規整,而俄羅斯沿途的設施陳舊落後,大片尚未開墾的荒野,可以看出即便號稱遠東大城市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其建設也建設遠遠落後於中國的一些二、三線城市。


谷阿咕


說起俄羅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會聯想到莫斯科、聖彼得堡和西伯利亞等熟悉的城市,但近幾年,隨著中俄雙邊關係愈加親密,毗鄰中國的俄羅斯遠東地區也開始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不再變得神秘,而且還有望成為中俄合作的示範性合作區域。

1、人均擁有土地1平方公里,資源豐富到令人瞠目結舌

遠東地區,顧名思義,就是俄羅斯的最東部,地理上與我國、朝鮮接壤,其中,與我國接壤的省份主要是黑龍江省、吉林省。

與俄羅斯的人口情況類似,該地區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地廣人少。遠東地區的面積多達621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2/3。令人驚歎的是,如此廣闊的土地,常住人口只有600多萬,這意味著平攤下來人均擁有1平方公里。

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人均資源擁有量高,也著實讓世界多國豔羨不已。森林資源、煤炭資源、水力資源佔到了俄羅斯總量的1/3,還有各種礦產資源,包括鐵、金、銅、鉑等常見資源。由於靠近海洋以及海岸線綿長,漁業資源更是無法想象。

憑藉著資源和港口交通發達的條件,遠東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結構,有農業、礦業、木材加工業、捕撈業、貿易業、金融服務業等,這也讓遠東的經濟發展領先於俄羅斯全國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俄羅斯整體經濟增速下降了7.6%,而遠東地區經濟還實現了1.5%的增長。

2、遭受西方長期報復,俄羅斯將戰略重心轉移到遠東

事實上,遠東地區的經濟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眾所周知,近些年西方國家一直對俄羅斯的經濟進行限制和報復,俄羅斯的經濟停滯不前。為擺脫對西方國家的經濟依賴,俄羅斯正逐步將戰略重心轉移到遠東地區,而遠東地區毗鄰中國,這就為中俄兩國的進一步經濟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2014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聯合制.裁,結果2015年,俄羅斯聯邦政府推出了《俄羅斯遠東地區土地免費配發法案》,提出向遠東的每個居民或者想來到遠東的每個俄羅斯公民免費提供1公頃土地5年的使用權,可用於從事農業、經商、林業和狩獵業。

此後,中俄在遠東地區的合作項目一波接著一波,開展地如火如荼。截至目前,中國是遠東地區的第一大外資來源國,累計項目多達28個,累計總投資金額約40億美元,投資領域涉及交通基礎設施、電力建設、能源石化、汽車製造等多個行業。

3、遠東農業重心轉向非轉基因大豆,中國或通通收入囊中

更為關鍵的是,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可以解決我國非轉基因大豆供需矛盾的問題。早前,俄羅斯農業集團就在中俄商務對話會上表示,未來5年,俄羅斯將不斷擴種大豆麵積,累計向中國供應1000萬噸大豆。

除了自己種植,俄羅斯也歡迎中國投資者赴遠東租售土地開墾。去年8月,俄遠東地區吸引投資和支持出口署投資經理表示,俄計劃向投資者提供遠東地區上百萬公頃(約遠東1/3的農業土地)的農業用地,其中一半的土地出租給中國公司。

儘管俄羅斯大豆產量及出口量有限,並不能滿足我國大豆一年9000多萬噸的“胃口”,但俄大豆是非轉基因,蛋白質含量高,相信將在未來有效保障我國民眾在食用方面的需求。

可以說,中俄遠東合作不只是俄羅斯經濟的下一個增長點,還是中國進行海外合作的標誌性成果項目。最近,中俄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的成績,將為中俄接下來在遠東的深化合作開一個好頭。


金十數據


以上諸君的回答我認為都很專業,特別是那張礦藏分佈圖,更加有力的證明了俄羅斯的遠東地區確實有很好的開發前景。那上面除了南雅庫特我沒有去過以外,其他如海參崴、哈巴(伯力)、共青城、廟街、南庫葉島、堪察加半島的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以及西部的貝加爾湖周邊的布里亞持、伊爾庫茨克、新西伯利亞、葉卡捷琳堡等地都去住過、遊覽過。總體感覺從教育上來看俄羅斯的排名第三的大學是新西伯利亞大學,我也去住過。海參崴的遠東聯合大學規模也很大,中國學生有一些,有川菜館。位於黑龍江畔的共青城現在雖然是一座重要的軍工生產基地,蘇字頭的戰機出自那裡,街頭年輕人很少,去外地謀生了,本地不好找工作。剩下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大學有的班級才七八個學生。廟街是黑龍江的入海口,離庫葉島北部隔著窄窄的韃韃海峽人口兩萬多,中國人有七個(2015年9月)是近幾年過去打工或者做生意的。南薩哈林斯克朝鮮半島的人、日本人較多,正宗的朝鮮、日本料理很多,堪察加半島火山多,原始森林多,那裡的黑土地可以種植土豆,我們去時正是收穫土豆的時候(9月下旬)……這些地方數百年前都是魚獵的地方,地廣人稀,滿清的統治者丟棄了自己的老窩南下中原的魚米之鄉自有他的道理……這片廣袤無垠的林海和漫長的海岸線看看真的百感交集……祖宗不爭氣,後人乾著急!

上述的那些城市仍然像是停留在我國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樣子,街上人也少,除了伯力和海參崴其他地方難見遊客,消費也不高。這些地方都是我國開闢北極航道的重要節點,也是往返北美航線的繁忙空中走廊。是不是可以說空中的旅客、物流數量遠遠大於地面。地面真的可以修建洲際高鐵,或者大型國際機場,為旅遊和經濟合作提供基礎。那裡的大學門檻低,上一年的費用三萬元人民幣就全部搞定了,許多沂蒙山區的孩子和西部地區的孩子都在那裡上大學,現在的“一帶一路”戰略,學一下俄語也是一條出路。暑假度假理應往北走,涼爽!俄羅斯旅遊簽證一次30天(自由行)旅遊團免籤,大概是兩週左右,電子籤8天,僅限一些城市,不能去別處。老年人可以去住一個月避暑,房租也便宜……堪察加半島的海邊公寓酒店三室一廳一廚一衛,住十天與十五天都是一個價,一日三餐自己料理很方便的。那些地方的房價比國內都算是“白菜價”了,只是外國人不可以買。總之,我的這些回答裡面感性的認識多,冬天那裡靠海比內陸地區溫度要高一些,主要是夏季晝夜溫差較大適合居住、旅遊……再過十幾天就可以去山林深處的河邊看西伯利亞棕熊捕三文魚的場景了,我們在廟街的俄羅斯導遊巴沙說每年的8月中旬他都要開著自己的大越野車與幾個獵友去林子裡住上一週,那裡有供大家使用的獵人小屋,林間空地上可以野炊……那才是一個野性的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