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今年4月份以來,殲15電子戰機多次曝光。近日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發文認為,殲15電子戰機將成為中國航母戰術電子戰飛機的核心,其性能堪比美軍EA18G咆哮者。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電子戰在現代空戰當中有著"力量倍增器"的作用。美軍在二戰之後就發展過B-29改裝的電子戰機,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當中美軍都有電子戰飛機伴隨戰鬥機參與對地攻擊任務,主要目標是為了壓制低空導彈的探測雷達和火控雷達。在越南戰爭時期,美軍出動了150多架各型號電子戰飛機壓制越南,不僅使自身飛機的傷亡減少了40%,也大大增加了越南擊落美軍飛機的難度,根據戰時統計,越南必須平均發射100枚地空導彈,才能擊落一架美軍飛機。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而在伊拉克戰爭當中,美軍出動了60多架EA-6B,EC-120HC,EF-111A等型號的電子戰機,加上能攜帶反輻射導彈的F-4G,就完全癱瘓了軍事力量在當時號稱世界第5的伊拉克全國的通訊指揮、防空雷達和地空導彈部隊,在長達數月的空襲當中,伊拉克軍隊基本上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少數發射升空的飛毛腿導彈基本上都是盲打,大部分落在了沙漠無人區。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EF-111已經退役

電子戰飛機非為電子偵察機和電子壓制兩大類。

在電子壓制飛機當中,除了由大型平臺攜帶改裝的戰役級電子壓制機之外,還有由戰鬥機改裝的直接能對低空雷達進行殺傷的戰術級電子戰飛機。

中國早期在轟6平臺上改裝過電子戰機轟幹6,它裝備了25臺各種電子干擾機和兩個金屬箔條投放器,主要的作戰方式還是在飛機的航路上投撒箔條進行干擾,和早期以蘇聯圖4改裝的版本作戰方式相同。性能不足。

此後,中國還在運8系列飛機上改裝過電子戰飛機,即運8J。運8J不僅有原版的運8版,還有以運8F200和運8F600改裝的型號,這一系列非常全面,除了有空警200,空警500這類的偵察型號,也有高新8號電子戰,高新6號反潛機。此外,中國還有以圖-154客機改裝的電子戰機圖154MD。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運8J

在戰術級的電子戰飛機上,中國的種類比較少,但是反輻射導彈卻有很強的優勢。

中國戰術電子戰飛機有殲轟7和蘇-30MKK,這兩款飛機都因為有很強的低空打擊能力而被選為電子戰飛機平臺,而且雙座的配置能很大程度上減輕飛行員的負擔。但是蘇-30MKK因為是進口飛機,很多國產的電子戰設備和內置的系統不是非常兼容,改裝之後使用不便。此外蘇-30畢竟不是專門的電子戰飛機,換裝設備後航程變短,探測距離有限,很難發揮出中國鷹擊91反輻射導彈的威力。而殲轟7作為第二代飛機,平臺性能有限,不足以作為主力飛機使用。

中國因此又發展了以殲16為基礎的電子戰飛機。而殲16的整套設備和經驗,又被轉移到了殲15平臺上。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而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殲15艦載電子戰機並不輸給EA-18G咆哮者。

首先從平臺來看,EA-18G咆哮者改裝於FA-18F大黃蜂戰鬥,這款飛機因為具備良好的氣動性能和載荷而被選中。而殲15同樣具備不錯的載荷,飛行性能達到了主力戰機的水平。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EA-18G

其次在電子戰能力上看,EA-18G在翼尖的位置安裝了AN/ALQ-218電子戰吊艙,兩個吊艙可以覆蓋360度的範圍,對輻射來源進行精確的定位,而殲15同樣選擇了在翼尖位置佈置吊艙,並採用短基線時差方法測量輻射來源,也能做到非常精確。同時EA-18G在機翼下可以額外攜帶3個AN/ALQ-99電子戰吊艙,增強幹擾能力,實現全向干擾,而殲15也可以選擇在機翼下掛在4個電子戰吊艙,包括KG600等型號。兩者都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可以執行探測任務,也可以執行電子戰。

中國第二款艦載戰鬥機十分強大:全球僅中美兩國才有!

EA-18G

最後,在打擊手段上,兩款飛機都可以攜帶反輻射導彈。而中國的鷹擊91導彈因為是在俄羅斯Kh-31反輻射導彈的基礎上研製的,其3.5馬赫的速度和近百公里的射程實際上優於西方的反輻射導彈。目前殲15可以攜帶3枚鷹擊91。而針對這款導彈的缺點,中國目前也有了CM-102反輻射導彈,這款導彈的基本性能和鷹擊91基本相同,但體積更小重量也更小,更適合艦載機攜帶。殲15電子戰型實際上在不久的將來會裝更多的反輻射導彈,在性能和數量上超過EA-18G的反輻射導彈。(利刃/WZB)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