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黃牛、犁耙、手工織布,看到這些景象你是熟悉還是好奇?生長於農村的80後對這些老物件並不陌生,它們是父輩勞作的必要裝備,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業生產逐漸機械化,這些傳統農具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即便是從未離開過農村的孩童也未必見過這些古老的“神器”,這些曾經了不起的發明在都市孩童的眼裡更像玩具亦或是藝術品,然而它們卻承載著幾代人對故鄉的美好記憶,和記憶裡故鄉最淳樸的模樣,這大概就是農耕文化的意義。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作為典型山區農業鄉的丙麻,將農耕文化融入人居環境提升工程,以農耕文化為支點,追“根”溯源,守住鄉愁,讓農業生產生活方式、傳統習俗、鄉村建築及民間手工藝等釋放出獨特魅力。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在河新村李桐寨自然村裡,文化牆上栩栩如生的“二十四節氣”圖,圖文並茂地反映著四季的變化,指導著群眾的生產生活;閒置已久的犁耙、蓑衣、簸箕再次嶄露頭角,整齊地排列在牆上,默默地講述著他們的故事;杵臼、石槽也盛上綠植繁花,妝點美麗鄉村,從此文藝一把。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今日的丙麻村寨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田園風光美麗如畫。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走進村寨,觸景生情,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恩和感動?是“手把青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的田園生活嚮往?亦或是“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鄉愁?答案且等你自己來尋。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倘若你被朝九晚五的工作牽絆,也不要沮喪,今年的端陽花市,鄉鎮電商區丙麻展廳苗家女織著布,牛犢吃著草,炭烤乾巴久久不散的香味裡幾個藝人彈起了三絃,山貨特產琳琅滿目,熱情的工作人員等你來!對,就這麼說定了,邀約家人好友,馬上就到大美丙麻來。

傳承農耕文化 遇見大美丙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