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一直以來,航司和OTA在流量問題上都有專櫃和大賣場的矛盾。儘管OTA及其航司旗艦店能為航司帶來訂單,但在一定程度上,航司也會相應地付出一些數據代價,比如無法掌握用戶出行、消費習慣等的完整數據,而這些數據恰恰是能幫助航司更好地完善產品與服務,提高自身收益。

只是面對產品同質化、高鐵提速以及OTA把持流量等挑戰,各航司想要直接獲客並沒有想象中容易。那麼,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媒介渠道多樣化,用戶時間碎片化,航司從何處入手獲取流量?

事實上,無論是PC時代、移動時代,還是正在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搜索一直是用戶最便捷的信息獲取途徑。也因此,搜索引擎成為的流量入口與營銷收口的核心樞紐,品牌主爭相搶奪,紛紛佈局。

據艾瑞統計,2017年品牌主25%的數字營銷費用仍是花費在搜索上。而百度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從2013到2016年,航司在搜索(搜索排名+品牌專區)廣告的消費額度總體來看是逐年提升,2017年小幅下降。但據筆者瞭解,自2018年開始,航司在百度信息流上的投入大幅增加,在2018年2月,航司百度信息流廣告費用在百度營銷的總費用中佔比已高達18.58%。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這或許能夠給航司流量獲取一些啟示,搜索應該成為航司數字營銷的首選,信息流廣告可作為有益補充。另外,在各流量渠道中,只有搜索流量由用戶主動發起,其他流量都是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向用戶發起,而用戶被動觀看和點擊,很衡量用戶對廣告的興趣,甚至不排除誤點的存在。

那麼,航司該如何解碼搜索營銷背後的流量?

搜索引擎推廣是門技術活

搜索引擎推廣是一種競價排名的廣告形式,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同一關鍵詞,誰出的錢多就能取得比較好的佔位優勢。但這裡有很多小技巧,筆者以百度搜索為例,介紹幾個可以幫助航司以較低價格獲得更精準流量的方法。

長尾關鍵詞。以“三亞機票”與“上海飛三亞機票哪家便宜”為例,後者是非常長尾的關鍵詞,購買的航司比較少,價格也相對比較低。前者的CPC(每點擊成本)是5元,後者的CPC是3元。

但是根據投放分析及結果的驗證,“上海飛三亞機票哪家便宜”關鍵詞所帶來的流量的訪問量、停留時間、頁面瀏覽量等廣告效果指標要比“三亞機票”優質,以平均停留時間為例,前者是後者的1.5倍。類似的長尾關鍵詞還有“什麼時候去拉斯維加斯機票最便宜”、“預訂國內打折往返機票”、“國內航空 會員有什麼特惠”。所以,航司應該積極挖掘更多價格更低、但是質量更高的長尾詞,提升搜索投放的性價比。

此外,這些長尾關鍵詞包含了更多客戶的意圖信息,如果一位旅客搜索“上海飛三亞機票哪家便宜”這個關鍵詞,就可以解析出這位旅客的始發地應該在上海或其周邊、對價格比較敏感等潛在信息。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行業定投。行業定投是搜索營銷中一種獲取流量的新方法,適用於賬戶裡的長尾詞效果比較好,但不知道怎麼加新詞的情況;或者想及時跟進競品的展現,想知道他們買什麼詞了。

舉個例子,百度行業定投產品是基於自身強大的鏈接技術和關鍵詞投放能力,把網址視作關鍵詞來展開競價投放,具體來說,航司可以購買競品或者相關性高的網頁網址,利用相關的數據分析及人群定位技術,讓自身的廣告和所購買的網頁網址同臺展現,且展現在前面,從而幫助航司獲取優質流量。

此外,行業定投還可以彌補賬戶後臺提交的關鍵詞所無法覆蓋的流量,增加優質流量的展現機會。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以上是獲取新流量的投放技巧,但若通用詞(如機票預訂、特價機票)流量很大,不購買會錯失廣告展現機會,購買後轉化率低、成本較高怎麼辦?

千人千面(根據用戶人群畫像數據,不同特徵人群呈現不同廣告畫面)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例如,通過洞察乘客的屬性(如購買力、興趣點、搜索詞),將這些屬性打包為一個人群,在投放轉化率低的通用詞時,僅對該人群進行競價,其他人群不會看到廣告也不會產生消費。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具體操作方式:在賬戶層級定向人群,目標人群的設置標籤與展示類廣告一致,像性別年齡等基本屬性、關鍵詞定向、興趣定向、url定向等。針對不同的人群分別單建不同的計劃,採用不同的投放策略即可。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此外,市面上還有一些既適用於增加流量、也適用於精確流量的投放產品,比如百度的look alike。以往投放再營銷的方式是提交航司官網的url(網址),對到訪網站的人群進行再次營銷。而在look alike的支持下,航司通過官網可以收集到曾購買過機票的人群的手機號和設備號,並基於此進行精確的用戶識別,根據預測的用戶行為、消費意圖、營銷效果再進行人群細分與拓展,用持有這些手機號人群的共同屬性拓展出相似的其他人群。定製專屬於航司的精準人群包,該人群包可以認為是上述所講的一個人群類別,新建計劃綁定人群包,即可提交關鍵詞投放。

以上這些投放小技巧在真實操作中,如果只做某一類關鍵詞很難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在SEM推廣實踐中,筆者總結了一定的投放組合比例:

通用詞的投放在百度前臺與OTA競爭激烈,在OTA激進的攻勢下,通用詞CPC在航司所有詞類中最高,轉化成本也略高,建議投入佔比為搜索營銷整體的20%左右;

國際航線詞(如巴黎機票、紐約航班)是除品牌詞外,CPC最低、轉化成本最低的詞類,主要原因是國際航線有限,且同飛競品航司較少甚至沒有,故航司間的競爭並不激烈,效果較好,建議投入佔比為搜索營銷整體的30%左右;

行業定投彌補流量效果最佳,建議投入佔比為搜索營銷整體的25%左右;

國內航線詞轉化成本和通用詞的差不多,由於國內航線飽和,故投放競爭激烈,且受到高鐵準時、提速的衝擊,轉化較差,建議投入更低一些。

SEM+SEO+SMO攻守結合

上文筆者介紹了SEM投放的小技巧,但是搜索結果的展示頁面內容並不只是付費搜索結果,還有自然流量結果。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百度搜索結果頁面SEM、SEO、SMO各區域範圍

試想,當一位潛在客戶搜索某航司官網時,搜索結果頁面出現了類似歷史已處理糾紛、競爭對手惡意詆譭信息,或者競爭對手的廣告,是否會影響消費決策?

再比如,競爭對手購買的關鍵詞比自己的展示了更多的優勢,內容更具有吸引力,比如同是“三亞旅遊”,OTA購買了“三亞旅遊低價促銷”、“三亞旅遊1折起”等,此時如果你是潛在客戶會如何點擊?

所以,航司還應該關注搜索營銷環境的監測,不能閉門造車。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搜索營銷環境的構建主要依靠三大手段。首先是利用SEM(搜索推廣),依靠品牌詞、產品詞、通用詞、人群詞、活動詞、口碑詞、諮詢詞、競品詞等進行大範圍投放,迅速擴大流量來源。然後是SMO(站外搜索環境優化),圍繞品牌詞、產品詞、口碑詞、諮詢詞、競品詞打造有利的搜索環境。而SEO(站內搜索環境優化)則圍繞品牌詞、產品詞等核心關鍵詞展開推廣。

這三種營銷策略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營銷效果。比如,針對點擊多但轉化低的關鍵詞,就可以依靠SEO手段優化;而針對SEO中轉化效果好、價格又不高的詞彙,可轉為SEM付費推廣,獲得更好的效果。同時,航司應該密切關注非搜索推廣和站內搜索區域,一旦鏈接出現異常應儘快動用各種SEO手段,及時澄清與跟進處理。

信息流廣告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信息流廣告成為最近兩年流行的營銷方式。搜索營銷是用戶找信息,而信息流廣告是信息找人。信息流廣告是依靠算法推薦,根據標籤定向投放到資訊媒體或視頻媒體的內容流中,會盡可能減少對用戶的閱讀或觀看體驗的影響。

例如某航司新開一條上海飛布魯塞爾國際航線,布魯塞爾不是旅遊出境TOP10目的地,大部分用戶在確定旅遊目的地時不會想到布魯塞爾,即不會主動檢索相關信息,搜索賬戶即使投放布魯塞爾的關鍵詞,沒有檢索量也不會沒有訂單量。此時,信息流產品可以向轉化率高的人群主動展示布魯塞爾相關廣告,以圖文、圖片、視頻等形式中軟性植入營銷信息,引發用戶對布魯塞爾的關注,從而激發需求產生訂單。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而航司如何才能做好原生信息流廣告?創意、定向和競價是最重要的三點。如前文所說,一些新穎、有創意的文案內容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戶注意力,觸發用戶購買意願。在定向(根據用戶畫像,把廣告展現給某一類人群)上,各搜索渠道平臺一般都會自建大數據管理平臺,對平臺內用戶通過數據分析打上特定標籤,航司可以根據自有及搜索數據分析的標籤、結合渠道的標籤定向投廣告給意向人群。航司可以通過這些大數據公司打造私有人群數據包,更精準的進行廣告投放。而且,通過對私有人群數據包的分析,還可以進行相似人群擴展,擴大意向人群規模,對接程序化購買平臺,批量定向投放,提高廣告投入產出比。


去OTA後,航司的線上流量從哪裡來?


關於競價,應該是多數航司最為關注的問題,直接決定營銷費用的去向及多少。目前,行業內調價主要依靠經驗豐富的諮詢師,但搜索廣告和信息流廣告,特別是搜索廣告,頻繁的、多樣化調價需求,經常讓諮詢師陷入繁雜的瑣碎工作中,沒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數據分析和策略制定。為此航司可以通過與數據公司合作,把諮詢師從繁瑣的調價工作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多創意、分析、策略制定等高質量的工作。

結語:

搜索營銷並非最新的營銷手段,但對於航司來說,仍然是有效的獲客方法之一。搜索營銷的賬戶結構搭建、創意構思、物料上傳、價格調整等都很繁瑣,而且耗費精力,對航司來說,想要獲得好的效果並非易事。在當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航司應該更多的藉助自動化營銷的手段,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營銷效率。

搜索營銷只是航司數字化營銷的一個小章節,筆者借小文拋磚引玉。近期,筆者還將分享微信運營、全網監測、人本數據管理平臺、數據可視化、商機情報獲取及行業趨勢諮詢等方面的內容,與讀者討論在數字營銷時代如何精細化管理數據,把握營銷先機,挖掘顧客的終身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