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一季度完美收官 A股“暖春”行情能否繼續?

2019年一季度最後一個交易日(3月29日),上證指數大漲近百點,以一根中陽線收盤,完美收官。伴隨著上證指數自底部反彈漲幅超過20%,技術上進入牛市,投資者再度蠢蠢欲動,市場也開始探討,這一波“暖春”行情還能持續多久?面對3100點這一關口,A股能否有效突破?

今年一季度,上證指數累計大漲近24%,為2015年以來的單季最高漲幅,深證成指大漲將近37%,“牛”冠全球,創業板指數大漲35%。A股的三大股指全線領漲,遙遙領先其他市場。因此,A股今年開年,也被稱為史上最牛開年。

回想開年伊始,A股市場還是一片悲觀之聲,誰也沒有想到,等待A股市場的是如此凌厲的上漲走勢!太平洋證券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孟京分析,A股“暖春”行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2018年市場出現了非理性下跌,超過了基本面,這為今年的上漲奠定了基礎。二是2019年以來市場利好不斷,資金不斷進入,投資者的預期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

隨著上證指數再度衝擊3100點,私募人士認為,大盤正努力阻斷雙頂威脅,短期內市場將會給出中短期行情的方向性選擇。也有私募認為,投資者需要從投機模式切換回價值模式。

A股緣何苦盡甘來?國際、國內利好層出不窮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幾乎達到了從未有過的水平,包括科創板和A股加入MSCI等利好消息接踵不斷,極大程度的提振市場信心:

1. 中美貿易磋商順利,兩個大國之間解決問題的意願非常強大,進展順利,中美達成框架性協議的良好預期推動全球風險情緒上揚;

2. 中國央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包括開年的全面降準,以及數次的逆回購,高額的信貸投放給予了市場充足的流動性;雖然2月份金融數據遠低於市場預期,但疊加1月份數據來看,2019年1—2月份社融增量仍位居近五年新高,所以綜合前兩個月數據來看,信用擴張仍在逐漸修復,2019年無論是狹義的貨幣市場流動性還是廣義的宏觀流動性均不存在大幅收縮的風險,支撐年初以來A股估值合理修復的邏輯並沒有改變;

3. 作為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科創板無疑是今年的最強勁的話題之一,作為2019年資本市場的發展重心,科創板也給市場帶來不少期待;

4. 3月1日MSCI也宣佈增加了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從5%增加至20%;

5. 資本市場減稅降費成為一大熱點,2 月 21 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券商下發了關於就資本市場減稅降費措施徵集意見的通知。根據中證協相關回復,儘管此次減稅降費僅針對券商,仍有評論指出,從推動資本市場發展活力、提振交易各方信心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減稅降費顯然有利於資本市場回暖;

6. 1月14日,國家外管局將QF‖的總額度從1500億美元擴大至3000億美元。機構評論稱,該舉措對A股短期影響其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中長期有利於A股市場走好,“價值投資”成主流;

7. 美聯儲暫停加息腳步,並將從5月開始放緩每月減持美國公債的步伐,從每月最多減持300億美元降至最多150億美元。這兩項舉措意味著,在過去一年通過升息、縮表並舉收緊貨幣政策後,目前美聯儲在這兩方面都將暫停,以適應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美國經濟前景有所轉弱的局面,有利於股市。

牛市真的要來了?機構眾說紛紜

隨著市場情緒不斷高漲、散戶參與度不斷提升,各界最關注的問題無疑是——A股是否過熱?隨著股市近期進入震盪回調,機構對後市行情爭議很大。

散戶的情緒變化對於判斷A股走勢至關重要,因為散戶佔到了A股日均換手率的80%,同時也因為缺乏對沖工具,A股更容易出現擁擠的單邊上漲、下跌交易,這又會進一步影響散戶情緒,從而加劇“羊群效應”。

為此,摩根士丹利最新推出了一個追蹤九個指標的摩根士丹利A股情緒指數(MSASI),顯示市場情緒指標為51%,2015年泡沫時期的峰值為100%。這9個指標包括:保證金交易、新註冊投資者數量、A股整體成交量、創業板成交量、北向資金成交量增速、股指期貨成交量增速、相對強弱指標、漲停股數量和收益修正。這些指標會在升至80%左右時發出警示信號。簡易版的MSASI指數目前讀數為59.7%,而按指標重要性進行加權而得出的MSASI讀數則為51.1%,顯示A股遠未過熱。

作為頂級外資投行,摩根士丹利似乎對A股尤為樂觀。隨著財報季的來臨,盈利無疑是各界最為關注的。在鉅額商譽減值後,市場對於盈利下調的預期也愈發強烈。不過,該機構認為,強於預期的寬鬆政策可能會使得盈利增速的復甦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該機構預計,2019年MSCI中國和中證300的盈利增速分別為13.5%和12.3%,且更多企業有望公佈正面的盈利指引。

其策略師也提及,市場上賣方集體對企業盈利預期調整的趨勢值得關注,“我們觀測到從去年11月開始,即三季度業績曝出來後,整個市場對企業業績的預期都有斷崖式向下的調整。我們當時將此現象作為一個樂觀指標來看待,往往在市場進入幾乎放棄的狀態時,對預期進行下調時反而是市場對未來投資前景趨於理性的一種表現。經過斷崖式的預期下調過程後,進入1月、2月後,情緒開始出現明顯的改善,向上調整的勢頭已經出現,這也預示未來整個企業盈利進一步向下調的空間相對有限。”

當然,除了看盈利,還要看估值水平。經歷了一輪近25%的反彈,當前A股的估值還能算是有吸引力嗎?目前還能買嗎?

摩根士丹利認為,估值還是在比較合理的範圍內,雖然市場估值本身已經漲超22%,12個月前瞻性估值從9.4倍上調到了11.5倍。那麼11.5倍處在什麼位置?以過去10年A股交易歷史作為一個判斷依據,11.5倍的前瞻性市盈率大概位於過去10年交易區間的44%的位置,因此還是處於中位線以下。儘管A股由一個極低的估值飛快上調到11.5倍,但是並不意味著11.5倍是不能接受的數字。

摩根士丹利預計,滬深300今年會從當前的水平出現較大幅的估值重估,從11.6倍上升到13倍。理由在於,A股相較於新興市場存在更深的估值折價,A股也更為直接地受益於在岸流動性寬鬆的影響,同時A股也受益於市場開放、交易限制放鬆、外資流入、政策支持等。

“2440點有很強的支撐,說是大底部並不為過。”某大型私募權益投資總監認為,A股長期牛市的格局開始形成,而這次牛市不會像過去那樣“瘋牛快漲”,會是一個較長週期。國家對資本市場的定位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未來會進行長期制度性建設。不過,該投資總監也強調,3130點已是階段性高位,二三季度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調整,同時也伴隨較多的結構性機會,因為還有很多優質低估的股票。

國泰基金高楠對2019年的A股仍舊保持樂觀。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A股整體估值仍處於歷史中樞偏下;二是2019年政府正通過各類手段逐漸疏導貨幣向信用傳導,信用環境由緊變鬆保證權益類資產不會出現太大的下行風險。

在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看來,目前市場處於猶豫中上漲的階段,牛市才剛剛起步。現在是投資者戰勝猶豫的時候,只要市場有調整,就可以果斷加倉一些優質個股,因為後市還將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諾德基金潘永昌同樣表示,市場上行的趨勢可能並未終結。根據2019年1-2月份的經濟數據,經濟遠未像預想的那樣進行大幅度的下修,而且寬信用的格局大概率已經構建,業績底大概率在年內可期。下一階段,市場存量資金將會開始做結構性調整。行情會從快速的全面上漲,轉變為結構性行情。

不過,部分機構仍然對A股走勢持謹慎態度。

某券商在研報中表示,市場最終要從情緒主導迴歸基本面,但是經濟拐點還沒到,企業盈利拐點也未到,因此基本面是不支持行情持續上漲的。從主題及行業輪動速度快且缺乏持續性來看,基本以存量資金為主,在各行業及主題見輪番切換。當前行情屬於反彈,在情緒高昂的情況下,需保持謹慎樂觀。

深圳某老牌私募總經理認為,目前是正常調整,有跌破3000點的可能,但要有信心,後面還有機會,只是市場應該會逐步走向分化,重新迴歸基本面,有業績支撐的股票才能走出來。他表示A股已處於牛市階段,未來兩三年行情將震盪上行。

北京某中型私募總經理表示,2440點有相當概率是市場底,但也並非100%確定,還要取決於後續宏觀政策與經濟下行週期的對沖。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近期就提及,二季度流動性可能會惡化,預計央行可能在4月初降準50基點,下半年再降準100基點,但這是否會實現很可能取決於中國在岸股市,股市大幅反彈可能會令央行暫緩寬鬆。

“中國從2015年刺激政策中吸取了教訓,例如降準降息加速股市泡沫的形成,此後監管層也嚴查配資,最終不可避免地導致了6月的股市崩盤,且對中國經濟也造成較大影響。目前,中國政府需要提振股市,從而提振市場信心、將資本引入企業部門,但其也擔心股市大跌反而會再次拖累經濟。以史為鑑,監管層這次可能會更加謹慎,2月社會融資增量放緩以及場外配資收緊就是一個徵兆。” 他稱。

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在哪?成長股或有機會

對於接下來的投資機會,不少基金經理都認為成長股更有機會。

匯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經理陳平持這一觀點。陳平分析,一方面,在經濟下行中,中小創公司和宏觀經濟環境的關係沒那麼大。另一方面,從前幾年中小創公司併購重組的高峰期來測算,2018年可能是中小創公司業績集中爆雷的最高峰,可以預見的是,2019年、2020年,中小創公司商譽爆雷的情況將逐年減少。據券商測算,此前沒有進行併購的創業板公司,其內生性增長的業績增速也很可觀。而在當下市場環境下,併購還可能會對企業提供正貢獻,而且現在市場風險偏好正在逐步提高,貨幣政策也相對寬鬆,這些對成長股公司來說都是利好。

另一位基金經理則向記者表示,過去兩年間,相比大盤藍籌股,中小創個股持續下跌且跌幅明顯更深,這些公司的估值更具吸引力,而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逆轉,這些公司有望首先迎來估值的提升。而且中小創公司中不乏真正能夠長期成長的好公司,這些公司此前被錯殺,而現在在價值重估的過程中,有望在估值提升的同時實現基本面的同步業績增長,這些公司尤其值得重視。

  • 中國股市
  • 中國
  • 分析報道
  • 上證指數

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