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婚姻的真諦:夫妻真正相守一輩子靠的絕不是愛情!

婚姻的真諦:夫妻真正相守一輩子靠的絕不是愛情!

愛情無關道德,可婚姻呢?

多少還是有關道德的,至少去勾引別人的老婆,那是不道德,去做小三、二奶也是不道德的。

一對男女,無論是朋友關係,還是父女關係,一旦涉及到金錢,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裡,他們都是情人關係。

這年頭,中國式婚戀怪象頻出,從表面很難看出男女是什麼關係,就說結婚的男女吧,年紀相仿的倒不一定是夫妻,年齡相差懸殊很大的倒有可能是一對。就不說科學家楊振寧與翁虹的老少配了,三四十歲娶二十郎當妙齡少年的大有人在。

有部家庭電視劇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劇中女主的媽媽給女兒找對象,通過婚介、通過親友介紹,後來又到自由婚戀場地找,終於找到了自認為還合適的,孩子的父親是藝術家,很有藝術範。按電視劇的情節展現,這女主的媽媽還對孩子的父親有點意思,可能她心裡想的是,如果女兒嫁給了對方孩子,自己還有機會與藝術家談談黃昏戀。

但是劇情卻急速下轉,女主沒有相中藝術家的兒子,卻相中了藝術家本人,這不僅令她母親意料不到,而且是鬧羞成怒,極力反對。無奈,雙方都鐵了心似的認準了這段隔代戀,導演最終還是執著把他們安排到了一起。

婚姻的真諦:夫妻真正相守一輩子靠的絕不是愛情!

說真的,這段愛情故事就似童話裡的王子與公主那個一樣,就演到男女愛情終在一起便大結局了,便以為是幸福人生了。

事實上,人生多變, 世事無常,編劇、導演只考慮收視率,只考慮隔代戀,只考慮所謂的真愛,而不考慮道德傾向與引導傾向,這是有問題的。該劇把女主與老藝術家結合在一起,未來就註定會幸福嗎?女主對那個男的是敬佩、是愛慕、是敬仰,是偶像精神那種的崇拜,但那不是愛;至於老藝術家對女的,說愛更是扯淡,那更不是愛,而是性慾、是吸引,是純粹的生理動物本能。

年齡的差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女主的母親儘管看似後來想開了,可真的以後生活在了一起,那還是很尷尬的,還是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現在的文藝作品很不負責任,總喜歡以獵奇的心理和手段去胡編亂造,即使所說的故事在現實裡有這樣的影子,可也只是個別案例,拿小概念的事件去說事是很沒有意義的。但是,通過影視這樣的大平臺傳播出去,就會給觀眾帶來反面作用,潛意識裡好似隔代戀是不錯的選擇,這樣就會助長一些拜金女的醜陋現象,她們更會心安理得地打著愛情的幌子去追逐上了年紀的成功人士,甚至會甘願當小三、當二奶。

就拿離婚來說,按道理說,離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是一件失敗的事,儘管說離婚後再婚最終還找到幸福的人也有,可也不能就此無限放大,把離婚再婚描述成可歌可泣的光榮事蹟。

婚姻不是遊戲,也不是兒戲,婚姻也需要一種契約精神,那就是一個人的責任心。而當把愛情無限放大的時候,無視道德的時候,可能就會在社會上形成壞的風氣,為了愛,難道就可以不擇手段?為了愛,難道就可以不考慮後果?為了愛,難道就可以為所欲為?

婚姻的真諦:夫妻真正相守一輩子靠的絕不是愛情!

其實,生活裡不少的渣男欺騙了一個又一個無辜而又善良的少女,打的正是愛的旗號,他騙你上床時口口聲聲說愛,認認真真為情;但當他放棄你時,也是拿愛來說事,說什麼愛是不可以勉強的。

愛情這玩意兒,本來就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易變的,激情更是不長久的,所以真正能白頭到老、相守一輩子的夫妻,不見得是靠愛情,最主要的是靠責任心,也就是契約精神。

有人說過,善良是把雙刃劍,對好人肯定會得到好的回報,而對惡人呢?卻會助長惡氣。愛也是如此,對於坦誠、無私、真愛、厚道的人來說,他們會珍惜愛、會負責到底;而對於那些花心大蘿蔔來說,則是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欺騙。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雖說有點無奈的口氣,可總比鬼迷心竅地被一個又一個渣男欺騙強吧。

婚姻是日常用品,愛情奢侈品,怎麼選擇,關鍵在於你的所需。一切聽從自己的內心,既要感性,又要理性,這樣方不會在愛的道路上一錯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