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趙莊嶺廟會位於河北省,是一種古老的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屬於群眾自發、政府參與的民間廟會;組織機構健全,組織井然有序;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歷盡滄桑傳之於今,是民俗文藝大聯歡的慶豐盛會。

1984年趙莊嶺火神廟會原四理事村組成趙莊嶺廟會委員會,改原"趙莊嶺火神廟"會為趙莊嶺慶豐收集會,簡稱趙莊嶺廟會。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對於趙莊嶺廟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火帝真君趙莊嶺廟會,相傳產生於明朝萬曆年間。神宗皇帝西下五臺山拜佛,所經之處,地方官紳獻奉"貢品",在龐大的護架隊伍裡,產生了一支特殊的押運貢品的"綱"隊。一行數千人途經井陘趙莊嶺時,一隻火球從天空飄落在眾人中間,數時方熄,但一切安然無恙。神宗以為這是"火神"顯靈,是自己對神不敬所致。於是,賜 修 "火神廟"一座相安。不久,他返京路過,恰逢廟宇竣工,帶領一行親臨慶典,並旨諭這天"正月二十五"為"趙莊嶺火神廟會"。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說法二:民間流傳,河北省井陘縣趙莊嶺的 "抬皇槓"產生於明朝嘉靖年間,距今約有500年曆史。相傳明代武宗病危,急召外巡的朱厚熜還朝繼位,正月二十四夜裡,朱厚熜途經趙莊嶺村時遇到賊兵劫殺,他躲到該村的火神廟才躲過劫難。朱厚熜登基後(年號為嘉靖)撥皇銀重建火神廟,並欽定於每年正月二十五為祀典之日,自此"趙莊嶺火神廟會"誕生。

至於天落火球、神宗親臨慶典、旨諭廟會之真偽,筆者認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考證了,廟會原本就內含著一種無形的東西,一種讓人無法解釋的東西,證實、證假都無損於井陘"抬皇槓"成為民俗藝術的瑰寶,成為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原趙莊嶺廟會範圍,東至威州區域,西至山西邊界,北接平山,南連礦區。

咸豐三年發洪水沖毀了廟會全部服裝道具,丟失了聖旨,使廟會一度陷入困境,大清光緒二十三年,經會員村公選以桃林坪為首(駕主)、趙東嶺、趙西嶺、小寨為理事村,統領趙莊嶺廟會,廟會32個會員村,歷盡滄桑,傳之於今,昌盛於世。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有碑文記載,《

合會碑記》:"石碑之建一勤善也一懲惡也。本會有火帝廟統三十二村。以其聲靈赫濯屢警人心,故善者長服惡者寒心,和會之村一有行動無不影從,而四方者鹹慕其義氣仁風而歡為神之靈應:反村中有刁狡不良肆惡為非之村中本系善士被惡事牽連,四村審度其事有關於上會者公認處置,至於上會之日有不法之人混亂會規,拘束神前,以候發落。

其餘會規條例久已整理不必更序噫比碑之建一以見神之靈應一以見會規之和義而使夫善者益勤惡者益懲也。是為序"。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趙莊嶺廟會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影響深遠,歷盡滄桑傳之於今,是民間文藝大聯歡的慶豐盛會,參加演出節目的會員村28個(原32個村後合併行政村為28個),參演人員兩千餘名,演出節目獨具特色,且文武兼備,五彩紛呈。

節目有炮隊(三眼鐵炮64門),旗隊(龍鳳虎鶴旗及彩旗270餘面),皇家鑾駕執事隊駕隊(慶豐收會標),皇綱隊(皇綱 48盤),文會武會花會(竹馬旱船、鬥火龍、飛杈、魚家樂、拉花、牛鬥虎等60多種),表演隊百餘個,與會觀眾十萬餘人,整體廟會陣容嚴整,自然有序。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自早6點開始,接駕(慶豐收會標)到廟會指揮棚總指揮致開幕詞後開始調會,節目正式演出,至晚8點節目演出結束,全體會員村負責人在廟會議事廳開會,總結本屆廟會,定出下屆工作安排,本屆廟會閉幕。

2007年趙莊嶺皇綱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桃林坪的花臉社火被河北省文化廳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廟會的節目曾多次參加井陘縣春節文藝調演,如《趙莊嶺皇綱》、桃林坪《花臉社火》冶西《牛鬥虎》、趙莊嶺的《竹馬旱船》小寨《踩高蹺》等,多次受到縣政府表彰。其中趙莊嶺皇綱在1990年獲得了特等獎,曾獲錦旗5面,鏡匾數十塊;桃林坪《花臉社火》連續十六屆參加了井陘縣舉辦的"民間藝術"節目調演演出,曾獲得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

2003年農曆正月十六趙莊嶺廟會以全鑼執事、旗隊、炮隊、綱隊、鼓樂隊、花臉社火、竹馬旱船等大規模表演隊伍應邀井陘縣政府作為壓軸節目參加井陘縣舉辦的"民間藝術"節目調演演出。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2003年趙莊嶺皇綱、桃林坪花臉社火參加了井陘旅遊景區蒼巖山廟會開幕表演。

2004年趙莊嶺皇綱、桃林坪花臉社火參加石家莊市礦區旅遊景區清涼山廟會開幕表演。

2007年趙莊嶺皇綱(省級)、桃林坪花臉社火(國家級)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2008年5月17日兩項非遺項目應邀省會石家莊參加"迎奧運萬人長跑儀式"。

2008年7月29日小寨舞龍表演隊(鬥火龍)應邀省會石家莊火炬廣場參加"2008年石家莊火炬傳遞活動起跑儀式"。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傳統的趙莊嶺廟會是廣大鄉民祈求神靈保佑,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消災去病,安居樂業的大型祀典活動。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取締封建迷信活動,廟會停辦30餘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政策給農民帶來了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的好日子,農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文化生活的追求愈顯強烈。

為了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1984年經桃林坪、趙東嶺、趙西嶺、小寨四理事村議定,恢復趙莊嶺廟會,並報請小作鎮政府、井陘縣政府批准,對傳統的火神廟會從形式到內容進行改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成為表達農民一心跟黨走,齊心奔小康的大型文化娛樂活動。

五百年傳承,十萬人觀看:河北這一盛大廟會來歷亦真亦幻

希望趙莊嶺廟會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真正成為廣大農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思想文化的陣地,成為廣大農民載舞歌頌盛世、歡歌小康的新型文化娛樂盛會,像井陘拉花一樣走出井陘,走出省會,讓更多人民群眾觀賞。(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