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侵華日軍肆意踐踏著我們的土地,先後有3500萬軍民慘死於此。我們至今都不能遺忘這段悲壯史,儘管戰爭結束已有70多年,但心中還是留下了無法抹平的創傷。今天給大家所講述的這位人物,他的名字叫張自忠。
想必大家對此都不會感到陌生,這才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有的樣子,他於1940年5月16日,在棗宜會戰中不幸壯烈遇難。可想而知,他還是當時抗戰只能犧牲職務最高額將領,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以至於得知殉國之後。
上級下令第5戰區,務必不惜一切代價,找到張自忠的遺骸。實在是難以想象,由此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麼強悍。先後有100多名將士,冒著生命危險,連夜將屍體運回。大家的心情我們能夠理解,或許這就是命運的抉擇。
張自忠的事蹟感染了無數人,1952年春天,年僅17歲的陳廣華,在分田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塊青石板。當拿回家的時候,就有人認出,這顯然就是張自忠將軍的墓碑。此時最激動的還是60多歲的老母,堅決要將其留在家裡,並給後人留下了遺訓。
正是因為有了陳家人的守護,才使得墓碑得以完好保存。1966年,正值10年“特殊時期”,先後有10個人要將其搗毀,最終還是在全家老小的保護下,使得墓碑再次倖免於難。令人感到欣慰的是,1982年,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這塊隱藏數年的墓碑,命運終於迎來了改變。想當年靈柩被運回的時候,還是馮玉祥親自為其查看選好位置安葬。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就連墓碑上的字都是他親自所提,一般人還享受不到這種待遇。臨走時還特意將這裡命名為梅花山。
當我們瞻仰這位英雄的時候,同時也應該為守衛將軍墓碑的陳家3代致敬!
閱讀更多 不負史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