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一开始听说这部剧,是身边不少的朋友推荐:拍的挺好,没事看看。有几个说这种话的人还是平时较有观赏力,不追肥皂剧的朋友,因此一来二去,也产生了一些兴趣。就看了看。

在看以前,我以为是类似《大江东去》那类的时代剧,讲城市底层如何迎着改革开放之路变成万元户的——毕竟这名字太有迷惑性了,又有年代感,又成红。

但看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是一种变形式的中国特色警匪剧。还挺好看,前天在家没事干,一连看了十几集,连写稿更新都耽搁了。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中国拍这类警匪剧,是有很强的矛盾性的。就是既要要求政治正确,但又得照顾观众情绪,而后者则在大部分时间,要让位给前者。

最早商业上,这种警匪商业影视作品大热,应该就是文革结束的《405谋杀案》那种。公安干警一本正经的剿灭地富反坏右的阴谋,伟光正之余,在抓贼时候,也不能忘了普及主旋律知识。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到后来这种情况就在政策跟质量两边不停摇摆,中间出的《重案六组》、《黑冰》、《征服》,都算是打着这种矛盾烙印的优秀作品。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而看这个剧的时候,给我的最强感觉是,天平又倾斜了一点,虽然还是正能量,但起码能入口了。从聂万峰的角色里,就能感受到,人性化的宣教成了该剧的主导,而非是铁板钉钉的文件,反面毒枭也是个热血男儿,这样的让步令人惊喜。

平心而论,这部剧有很多瑕疵,绝算不上经典。比如叙事节奏把握的一般,尤其是后半段,经常时不时的倒叙一轮,半集就过去了。

但整体来说,应当是一部无论是多么苛刻的观众,在认真看过四五集以后,无法把它当成流量烂剧的程度,因为全剧都很实在,用郭德纲一贯的相声黑话来说:有骨头有肉,满坑满谷。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主角自然好,马思纯也是大银幕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金马影后,拍剧绝没有一点力所不逮的地方。但一众配角令人看的也比较舒服,这可能也是我追看的理由之一。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的,陈伟霆。

事实上,这篇文章之所以叫做陈伟霆的大时代,既是因为这部剧里他的表现不错,也出于私心——就一个一路看香港电影电视走过来的观众而言,我太希望陈伟霆更红了。

从他的演法里,明显看得出跟内地培养的小鲜肉或者科班生不同的气质,是一种更野的路子,这可能让他在最深的那一层里显得薄弱,比如何冰的《大宋提刑官》、《十二公民》,他便演不了。

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颜值在线、演技在线、肯干肯拼的小生,来支撑一台节目。他不需要熟读斯坦尼,但要学会不崴泥。

而陈伟霆,恰恰是给我这样一种感觉。香港快速运作的影视机制锻炼了他,令他像一众前辈一样敢拼,也不怕扮的“跌了偶像的份儿”,他在这个戏里不时的有搏斗戏,看起来都是亲身上阵(如果是有替身那是我眼拙了),滚的一身泥,也不显得娇气,耍起帅来,不会有一些偶像明星那种“无时无刻不像有人在偷拍他”的拘束样子,该吼的时候吼,该闹的时候,也燃得起那炉火,这是难得的一件事。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最初对陈伟霆的印象,我只有两部戏。《得闲炒饭》跟《前度》。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感觉是个标准的21世纪港男形象——阴柔、老实、带有一丝死宅的气息。戏里往往是由阿娇、周慧敏这些女主角来压着他做,就如同王晶所说的:今时今日香港拍不了追女仔,因为女仔都变得强势了。

但《古剑奇谭》、《老九门》,再到现在的《橙红年代》,一步步下来,发现陈伟霆并非是港男的标志,而是软硬兼收的一块好材料,哪怕是《建军大业》里一分多钟的客串,也把那种旧上海的青帮老油子演的恰到好处,


「猴姆专栏」橙红年代最新剧评:一个属于陈伟霆的大时代

这是我对他的一个好感来源所在。我喜欢这样“滑头”的演员,不被戏路给锁住,软硬兼施,才是材料。不能长得一块文静的脸,就好意思天天给粉丝装儿子,也不是能说我气质是硬汉,我就到哪都耍得跟退伍保安似的,那自然不惹人喜欢。硬汉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橙红年代是演完了,但陈伟霆的年代还没完,他会,且应当更红,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大时代。一个无做作、不修颜的中国影视新时代,当然,我希望这个时代不止有他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只能叫新生代,一群人,才是大时代。

全文完。​​​​

——————————————————

更多影视音乐有趣原创,尽在微博:@猴姆港真D

让娱乐成为文化,让闲谈转换信息。风里雨里,猴姆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