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你以為你的免疫系統很愛你,其實它隨時變身癌症助攻殺你

本文由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作者 七君

我們的身體裡都有免疫系統,免疫系統的功能就是殺死有害病原體,保護我們不生病,對吧?

不要對免疫系統太信任啦,實際上,免疫系統並不總是站在你這邊,有時它還會“通敵賣國”,幫助癌細胞在你身體裡擴散呢。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聽說過巨噬細胞嗎?巨噬細胞是一種白血球,它在你的骨髓裡產生。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裡的急先鋒,也是最厲害的免疫細胞之一。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巨噬細胞追趕吞噬細菌

巨噬細胞可以看作是你身體裡的變形蟲。

你看,巨噬細胞長得非常像中學裡學的那種單細胞生物變形蟲,尤其是棘變形蟲(Acanthamoeba)。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棘變形蟲

它倆走路的樣子很很像,一伸一縮。棘變形蟲和巨噬細胞的五官也很像(有類似的細胞表面受體),吃飯的方式也很像,都是用身體把食物包起來然後吞掉(吞噬作用)。它們還經常被相同的細菌感染。

巨噬細胞和曹丕的人設差不多,沒事兒就去撿個垃圾,吃個屍體(死細胞)。聽起來它就是維護人體健康的忠犬啊。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巨噬細胞的日常工作的確是維護你的健康。但是,它並不是忠犬。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巨噬細胞的自主性比較強,可以隨心所欲地活動,隨意進出我們的骨頭、淋巴結、肺、乳腺,甚至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進入我們的大腦,在你的身體裡各處搜刮死屍和外來入侵者。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巨噬細胞其實是種“食死徒”。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好吧,話說到這個份上對巨噬細胞相當不友好了,這樣會不會有點汙衊人家?畢竟,教科書裡說,巨噬細胞是人類健康的一大衛士啊。

Emmm,跟你說完巨噬細胞乾的“好事兒”,你就不會認為食死徒這個名字有何不妥了。我們接下來就這麼稱呼它。

一開始,科學家們也認為,雖然食死徒的飲食習慣比較嚇人,而且喜歡團團圍在癌細胞形成的腫瘤附近,但大家覺得這很正常,食死徒大概是去清理腫瘤細胞的吧,它們對人體來說總是友好的吧。但這一切在2000年左右發生了180度轉彎。

是的,食死徒當然有能力殺死癌細胞,或者向別的免疫細胞,比如T細胞發出警報。但是有時,癌細胞就像伏地魔一樣,可以把食死徒“洗腦”。更可怕的是,腫瘤的一大部分本質上就是食死徒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組成的。

是這樣的,由於腫瘤裡面細胞快速增殖,一些腫瘤細胞會缺氧,另一些會發出求救信號。聽到這些求救信號後,天然喜歡到缺氧環境撿屍的食死徒就會被吸引過來。

愛丁堡大學的癌症研究者 Jeffrey W. Pollard 等人的研究發現,食死徒來了以後不總是會處決癌細胞,反而常常吃裡扒外,通過製造營養物質(如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偷偷養著癌細胞。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因為食死徒裡有這種護著癌細胞的叛軍存在,癌症研究者們把這類供養著癌細胞的食死徒取名為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偷偷養著癌細胞已經很過分了,但是食死徒還有更過分的事——幫助癌細胞轉移。

癌症致死的首要因素就是癌轉移,所以你可以看到食死徒的叛變有多可怕了吧。

2006年發表在《細胞》(Cell)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兩面三刀的食死徒不但養著癌細胞,還會帶它們竄入血管到人體別處去嗨。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藉助食死徒在人體內幾乎暢通無阻的“護照”,癌細胞就可以到處看世界,引起癌症轉移。像是乳腺癌和許多癌症的轉移都和食死徒們密切相關。

比如,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癌症生物學家 John Pawelek 和同事曾經把一些轉移能力比較弱的小鼠黑色素瘤細胞和食死徒融合,結果55%的混血兒細胞出現了“致命的轉移性”。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Pollard 的團隊還發現,食死徒還會用一種叫做趨化因子(chemokines)的分子聊天工具和乳腺癌細胞溝通談心。當這種“聊天工具”被強行卸載以後,轉移到肺部的乳腺癌細胞就減少了2/3。

對於不少科學家來說,食死徒巨噬細胞既是天使也是惡魔,它們相當善變,亦正亦邪。所以現在的一種癌症研究方向就是好好教育食死徒,讓它們不要被癌細胞帶壞了。這個方向,就叫做巨噬細胞再教育(macrophage re-education)。

再教育...

聽起來怪怪的...

大概是把它們關到阿茲卡班裡去學習吧....⁄(⁄ ⁄•⁄ω⁄•⁄ ⁄)⁄....

不過癮,請戳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你以为你的免疫系统很爱你,其实它随时变身癌症助攻杀你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圖片非特別註明均來自網絡。

https://shimo.im/docs/I566gqP99lYYTp6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