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讀資治通鑑札記713 霍光為什麼既用趙廣漢又於定國如此矛盾政策?

⑧是歲,潁川太守趙廣漢為京兆尹【案,外動刀兵,內用酷吏。與武帝時期一致。】。

潁川俗,豪桀相朋黨。廣漢為缿筩,〔蘇林曰:缿,音項,如瓶,可受投書。孟康曰:筩,竹筩也。如今官密事筩也。師古曰:缿,若今盛錢臧瓶,為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為此制,而用受書,令投於中也。筩,音同。〕【案,[ xiàng tǒng ]亦稱“缿筒”。古代官府接受告密文書的器具。】受吏民投書,使相告訐,〔師古曰:面相斥曰訐,音居又翻,又音居謁翻。〕於是更相怨咎,〔更,工衡翻。〕奸黨散落,盜賊不敢發【案,彼此揭發告密。】。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聞廣漢名,〔降,戶江翻。〕【案,可見厲害。】由是入為京兆尹。廣漢遇吏,殷勤甚備,事推功善,歸之於下,行之發於至誠,吏鹹願為用,僵仆無所避。〔師古曰:僵,偃也。僕,頓也。僵,音姜。僕,音赴。〕【案,善於團結隊伍。特別是對下層執行的幹部。其價值觀肯定是向下的。霍光晚年的執政策略發生了調整。】廣漢聰明,皆知其能之所宜,盡力與否【案,善於根據他們的特長來安排工作。】;其或負者,輒收捕之,無所逃;案之,罪立具,即時伏辜。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蘇林曰:鉤得其情,使不得去也。晉灼曰:鉤,致也。距,閉也。使對者無疑,若不問而自知,眾莫覺所由以閉,其術為距也。師古曰:晉說是也。〕閭里銖兩之奸皆知之【
案,長於偵探。似乎沒有人寫漢代的偵探小說。】。長安少年數人會窮里空舍,〔師古曰:窮里,裡中之極隱處。〕謀共劫人;坐語未訖,廣漢使吏捕治,具服。其發奸擿伏如神。〔師古曰:擿,謂動發之也;音他狄翻。〕【案,小例子。】京兆政清,吏民稱之不容口。長老傳以為自漢興,治京兆者莫能及。〔長,知兩翻。治,直之翻。〕【案,借人家的說法側面表揚。】

讀資治通鑑札記713 霍光為什麼既用趙廣漢又於定國如此矛盾政策?

本始四年(辛亥,公元前七零年)

①春,三月,乙卯,立霍光女為皇后;赦天下。初,許後起微賤,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節儉。及霍後立,轝駕、侍從益盛,〔從,才用翻。〕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後時縣絕矣。〔縣,讀曰懸。〕【案,這才成為皇后。

②夏,四月,壬寅,郡國四十九同日地震,或山崩,壞城郭、室屋,殺六千餘人【案,大地震。相當大。】。北海、琅邪壞祖宗廟。〔景帝元年,令郡國各立太祖高皇帝廟、太宗文皇帝廟。壞,音怪。〕詔丞相、御史與列侯、中二千石博問經學之士,有以應變,〔師古曰:謂御塞災異也。〕毋有所諱。令三輔、太常、內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大赦天下。上素服,避正殿五日。釋夏侯勝、黃霸;以勝為諫大夫、給事中,霸為揚州刺史。〔揚州統廬江、九江、會稽、丹陽、豫章等郡。〕【案,藉機放了出來。其實與霍光的政策的區別已經有鎖端倪了另一派勢力在支持漢宣帝的。

勝為人,質樸守正,簡易無威儀,〔易,以豉翻。〕或時謂上為君,誤相字於前;〔師古曰:前,天子之前也。君前臣名,不當相呼字也。〕上亦以是親信之。〔師古曰:知其質樸也。〕【案,根本是無君臣之禮。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啊。您一個從牢獄裡放出來的,我一個大儒怎麼會將你放在眼裡?】嘗見,出道上語,〔師古曰:入見天子而以其言為外人道之。見,賢遍翻。〕上聞而讓勝,勝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揚之。堯言佈於天下,至今見誦。臣以為可傳,故傳耳【案,別人早就掉腦袋了。真能忽悠啊。這是欺負小孩呢。】。"朝廷每有大議,上知勝素直,謂曰:"先生建正言,無懲前事!"〔師古曰:懲,創也。前事,謂坐議廟樂事。〕勝復為長信少府,後遷太子太傅。年九十卒,太后賜錢二百萬,為勝素服五日,以報師傅之恩。〔為,於偽翻。〕儒者以為榮【案,夏侯勝少孤,勤奮好學。曾從夏侯始昌受《尚書》學專家兒寬的弟子簡卿問學,又通災異之學,以陰陽災異推論時政之得失。善說禮服。天氣預報在今天都是個非常不靠譜的事情,在古代那就更不敢說了。可是這個人敢說。所以這個人,第一是膽子大,第二個是絕對能忽悠。從前面的劉賀事件和霍光說天氣陰要有人謀反到現在的宣帝,在他這裡全都忽悠過去。將洩露內廷機密當成了替皇帝宣傳。幾乎是現代西方傳媒所謂的消息靈通人士的東方祖宗。】。

讀資治通鑑札記713 霍光為什麼既用趙廣漢又於定國如此矛盾政策?

③五月,鳳皇集北海安丘、淳于。〔安丘、淳于二縣皆屬北海郡。安丘,春秋時之渠丘。淳于,春秋之州國。〕【案,鳳凰老往山東跑啊。什麼意思?

④廣川王去坐殺其師姬妾十餘人,或銷鉛錫灌口中,或支解,並毒藥煮之,令糜盡,廢徙上庸;自殺。〔廣川王去,景帝子廣川惠王越之孫。師古曰:糜,碎也。〕【案,犯罪也轉方向了,改成殺老師的姬妾。這有點遠估計是老師把他得罪了。如劉賀那樣。】

讀資治通鑑札記713 霍光為什麼既用趙廣漢又於定國如此矛盾政策?

地節元年(壬子、前六九年)〔應劭曰: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於是改元曰地節,欲令地得其節。〕

①春,正月,有星孛於西方。〔孛,蒲內翻。〕

②楚王延壽〔景帝立平陸侯禮為楚王,奉元王后,傳子道,孫注,曾孫純;延壽,純之子也。〕以廣陵王胥,武帝子,天下有變,必得立,陰附助之,為其後【嚴:"後"改"後"。】母弟趙何齊取廣陵王女為妻,因使何齊奉書遺廣陵王曰:"願長耳目,〔師古曰:言常伺聽,勿失幾也。取,讀曰娶。遺,於季翻。長,如字。〕毋後人有天下!"〔師古曰:方爭天下,勿使在人後。後,戶覯翻。〕何齊父長年上書告之,事下有司考驗,辭服。〔下,遐嫁翻。〕冬,十一月,延壽自殺。胥勿治【案,諸侯王越發沒有一點脾氣了。】。

③十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

④是歲,於定國為廷尉。〔姓譜:周武王子封於邘,子孫以國為氏;其後去"邑",單為"於"。〕定國決疑平法,務在哀鰥寡,罪疑從輕,加審慎之心。朝廷稱之曰:"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師古曰:言決罪皆當。〕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不冤。"〔師古曰:言知其寬平,皆無冤枉之慮也。〕

【案,所謂的公平其實就是放寬了。這與趙廣漢那檔子是有矛盾的。張釋之的司法水平早就被懷疑了。此處不多說。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奇特,貌似是在搞好司法,其實是在為別的階級放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