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坊間五千年:來自四鄰八坊、涵蓋上下五千年的奇談史趣,文化及旅遊話題

自漢朝建立起疆域寬廣的大一統王朝以來,我國的統治疆域長期都以郡縣制為主,再結合藩國和屬國而成。郡縣制沿用的是秦朝的制度,藩國的做法則為劉邦首創,與戰國時期形成的屬國制度組成了“藩屬國”。

如果郡縣制是王朝裡最中心的一個圈,一個強大的大一統王朝實際上就有四個圈:郡縣、藩國、屬國(雙邊國家)、周邊國家。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疆域關係圖

說到如何維持這四個圈子的問題,其實自古至今,我們一直根據的都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其中伸張有度、進退有據,與“太極”思想有著異曲同工的智慧,這也是我國疆域千年不衰的核心原因。

郡縣及藩國純屬古代王朝的內部事務

劉邦在建立漢朝後,為了褒獎有功之臣及保障自己家族的利益,就通過封侯的形式將許多有功之臣分封到都城周邊的郡縣上,這些侯王是時刻接受著中央王朝的管治的;稍為偏遠的區域,則以藩國形式分封給自己的同姓諸王,在形式上維持著“劉家天下”的態勢。

侯王的波動性是頗大的,除了少數人能將王位世襲下去之外,更多侯王們就很容易就因犯錯誤而被裁撤,輕者削職為民、重者舉家被髮配或滅族;這時候,空出的位置就由中央王朝注入新鮮的血液,那也是古代為官者所能觸及的人生頂峰了。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首創藩國制度及成功削藩的均是漢朝

比如韓信這樣的大功臣,其“淮陰侯”說沒就沒,說到底,這樣的侯爵之位對外看上去是很光鮮,但在皇權面前,它是毫無實際權力的。

至於藩國,與郡縣相比起來就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可以擁有自己獨立的一套國家制度,前提是,藩王必須聽命於中央王朝。這實際上就是“一朝兩制”的形式,與今日的“一國兩制”相比,這些藩王多了自己的軍隊,因此經常成了王朝內部的火藥桶——所謂藩國,它們與中央政權之間就隔著一個“藩籬”而已,誰要越過誰都不是個大問題。

漢景帝時候,晁錯就發現了藩國所存在的隱患,後經過幾次平亂戰爭,漢朝終於將藩國的政權一一收歸為郡縣制,其管理模式跟我們今天的各省各市形式已很接近了。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漢景帝在晁錯的建議下成功削藩

唐朝建立時也是藩鎮制度(跟漢朝的藩國類似),由於削藩之策一直尾大不掉,後來果然就成了唐朝滅亡的禍端;宋太祖趙匡胤清楚此弊端,建國時就以“杯酒釋兵權”一舉解決了這問題。

明朝清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儘管有著漢唐的前車之鑑,還是無法避免藩王的隱患。區別只是,明朝是藩王朱棣端掉了中央政權、清朝是康熙端掉了吳三桂等藩王。

藩王是古代王朝用於安置特大帶兵功臣及自己家族成員的制度,儘管存在著“一朝兩制”的模式,但本質上還是純粹的內部事務,所以“建藩、削藩”這樣的歷史事件才不斷重複著,因為王朝更迭的過程也一直如此;正因此,“杯酒釋兵權”才成了這其中最著名的一種例外。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趙匡胤輕鬆松就幹了一件唐朝一直沒辦成的事情

以上特意忽略的元朝,其實同樣存在各類藩國,只是由於元朝歷史太短,遠離中央的藩國最後都是自己失控後重歸他人之手;中原位置的藩王,還沒來得及等他們內部作亂就被漢人推翻了。

與藩國相比,屬國制度更接近現代雙邊關係的管理模式

《後漢書》裡說:“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又因“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見,屬國在古代就是用於處理邊境區域歸屬問題的一種策略。漢朝的屬國,除了政權歸漢之外,其餘一切架構均可保持原樣,甚至包括國號。

有人曾據此建言說“其實這也是解決當前臺灣問題的一種參考模式”,可惜那顆菜不懂中國歷史,而且事實上,歷史上的臺灣也從沒以“國”的形式存在過,哪怕是屬國。

屬國的模式比藩國更為開放自由,與藩國相比,它除擁有自己的適量軍隊之外還多了自己的外交權。匈奴昆邪王歸漢後,漢朝就將武威、酒泉等郡置給他們作為屬國來進行自治,對於匈奴人來說,他們除了政權歸屬漢朝之外,其餘一切都沒變,何樂而不為?而且每逢災禍困厄,還能得到漢朝的大力經濟支持,遭遇外敵壓境時,漢朝也不會袖手旁觀。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漢武帝先讓匈奴人藩屬,再通過同化消除了匈奴之患

古時候的西域與西南、東北邊睡之地,開始時候都是以屬國形式歸附於中央王朝,比如西域諸國(今天的新疆等地)、朝鮮、越南、緬甸、暹羅、琉球、蘇祿等“雙邊國家”。

其中的匈奴人國家由於受漢化比較嚴重(因為漢朝的中央政權核心地區也在我國的偏西北位置),久而久之也就被同化沒了,最後被漢朝收歸為郡縣;

其餘的朝鮮、越南等地則由於距離中央政權太遙遠,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但政治上又歸屬中央的狀況;在長久的歷史變遷中,這些國家又在動盪中多次短暫脫離、脫離時又不願與中國對立,於是又衍生出了“宗主藩屬“的形式。

古代中央王朝為了在節省資源的同時保證邊境穩定,也就承認了這樣的宗藩關係——當然,也有進行通過征伐恢復屬國關係的,但屬“非主流”。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戰爭方式兩不討好,宗藩關係佔據了我國後期王朝雙邊關係的主流

比如明宣宗時期征伐越南、清乾隆時期四次征伐緬甸均遭失敗了,最後只好無奈默認了其“宗藩關係”,這總比在邊境上多個敵人更有利吧!

與”屬國“相比,宗藩關係的國家在政治上也獨立了,僅保留了”歸心、納貢“而已,不過我國對它們的義務卻一直保留著,比如,明朝到晚晴時朝鮮就常遭日本侵略,每次都是因為有中國的大力援助才得以保住了國家。更多遠居海外的宗藩國家,多在後來為他國所侵略、我國對其又鞭長莫及,最終徹底脫離了與中國的藩屬關係。

從“一朝兩制”到“四海歸心”,是“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

其實,無論藩國、屬國還是宗藩關係的獨立國家,由於這三個圈子緊緊圍繞著中央王朝,因而對其的管理或安撫就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距離稍近的,或武力或勸服、距離遙遠的,則要根據所需代價決定最終策略。

對於中央王朝來說,邊境的穩定始終是第一利益,至於政治上的歸屬,除了一點經濟收益外就更多是面子上的問題了。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乾隆因為面子上下不去征討緬甸,結果打不下來,最後緬甸又表示臣服,這才“各取所好”採納了宗藩關係,乾隆既節省了戰爭消耗、又獲得了邊境的安寧;緬甸也由此獲得了自己的獨立,這正是“和而不同”思想下的結果。對於邊境雙方百姓來說,這其實才是真正的“皆大歡喜”。

歷史上,儘管邊境上的屬國曾多次在“歸屬”與“獨立”間多有變動,但基於“和而不同”策略,中央王朝多數時候都接受了這樣的事實——畢竟不可能事事都得付諸於武力,而且當地“與己不同”的宗教文化還是要接納和尊重的,非要強求“一同”的話,其結果就正如後來納粹德國引發的戰爭一樣,最終為國際社會所唾罵。

正是有了“和而不同”的經典演繹,距離中國更遙遠的其他國家也看出了這個東方“龐然大國”對自己是並無威脅性的,由此與中國建立起貿易與經濟互通的良好關係,它們正是圍繞著中央王朝的“第四個圈”。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漢朝、唐朝、明朝均真正實現過“萬國來朝”的局面

當所有“藩國、屬國、宗藩國家、周邊國家”的人們匯聚到中國的朝堂之上時,這四個圈圈就形成了“四海歸心、萬邦來朝”的天朝上國氣象。

“萬國來朝”對皇帝的意義也許具有好大喜功的成份,但站在我國的疆土穩定角度上,卻極大地避免了邊疆的連年戰禍,這才是此舉最具人性化的意義所在。

儘管邊疆地區的各國與中央王朝之間也常有爭端,由於“和而不同、萬國來朝”的狀態始終佔據主流,這些國家也就得以至今都跟我們保持著良好的雙邊關係,這跟歷史上所形成的長期氛圍是不無關係的。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人與人之間,這是我國人民為人處世的共同智慧;在國與國之間,這也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積澱的政治智慧。

“一朝兩制,和而不同”,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穩定疆土的大智慧

如果將這種智慧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話,我國的龐大百姓家族裡面,採用的也正是這樣的方式:兄弟間各自分家為立,但家族間的脈絡卻始終保持不斷,每逢清明等重大節日時必會聚集到一起、其樂融融。

這樣的家族就不會存在太多的利益紛爭、彼此間既相互獨立又保持了某種形式的團結,與我國曆代國與國之間的這種“和而不同”是同出一轍的。

在工作上,“和而不同”同樣非常管用,這樣一來,你就不會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不會看他人總覺得不順眼了!

“坊間五千年”將堅持內容100%原創(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存疑義聯繫即刪),持續為大家輸出選題豐富的原創文章。本號文字均親自碼出,觀點為個人見解,絕無任何映射行為,歡迎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