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這些承德地名,很多是與滿洲旗人有關!


這些承德地名,很多是與滿洲旗人有關!


鐫刻著歷史的承德地名

錢樹信

承德之名,始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適逢康熙八十壽辰,雍正皇帝允准直隸總督李衛,將熱河廳升為承德州,以示承其先祖德澤之意。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 又改熱河廳,升格為承德府,領一州五縣。所以,承德的地名是從承德州延續到承德府才固定下來的。承德是北方少數民族遊牧和農耕的領地,各少數民族同漢族的民眾共同發展生產,創造了承德的燦爛文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鐫刻著歷史的承德地名,就是各民族開發這塊神秘沃土儲存的歷史印記,有著很深邃的文化內涵。這些地名,反映了承德地域當時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徵,隨著時代的變化,儘管有的民族已不復存在,但是留下的地名卻還存在,依然活著,至今仍被延用,他們見證著生於斯長於斯的民眾居留、民族遷移的足跡,以及民族融合的文化特徵,是重要的文化形態和載體,是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很值得研究。

清廷口外圈地旗人留居村落

清初滿族入關,為圖取中原,關外軍民的到來,朝廷3 次頒佈圈地令,於是畿輔之地遍設莊田,滿足了滿洲八旗人的利益。但是這種圈地運動嚴重損害了漢民族的利益,造成滿、漢民族矛盾十分尖銳,負面影響十分突出,於是,順治、康熙又多次下令停止圈地。

清廷為了解決畿輔一帶圈地建莊的惡果,及繼續解決八旗生計問題。康熙八年六月特諭令:“至於旗人無地,亦難資生,應否以古北口等口外邊塞地,撥給耕種。”長城口外存在急需開發的空閒之地,這樣圈地建莊便由畿輔而口外,在這裡推廣開來。清廷設立分隸內務府、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官莊132 所,其中有些設在喜峰口、古北口外。康熙九年(1670年) 二月,諭令將古北口、喜峰口等口外地撥與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藍、鑲藍、鑲紅七旗,承德莊田隨之發展起來。他們圈地佔產立莊多在肥沃的灤河、伊遜河、武烈河以及潮河、老哈河河川,莊田遍佈今灤平、豐寧、隆化、寬城、平泉、承德、興隆、雙灤等縣區。清廷在承德境內共建皇莊138 個,到清末尚存134 個。這些莊田是陸續建立的,灤平先後共設皇糧莊頭24 名,此外還有王府莊田。康熙初年,上三旗90 人及眷屬約350 人,奉令小白旗、虎什哈、金臺子建莊、下五旗各王府壯丁及眷屬400 人徙入伊遜河兩岸。焦、牛、敖、白四姓滿族從密雲縣金勾屯到灤平金鉤屯鎮佔莊;虎什哈鎮的繆、高、朱、李四姓到此佔莊;小白旗鄉劉、金、張、程四姓在虎什哈、桑園一帶佔莊;灤河沿的金姓、白旗滿族鄉楊、劉二姓,五道營鄉的蔡姓,西溝滿族鄉的王姓、拉海溝鄉馬姓,都是此時來承德建莊的。

宗室親王府先後有過莊親王府在葦子峪、大葦子溝;肅親王府在白旗;禮親王府、鄭親王府在紅旗;鎮國公在王家營;貝子府莊地在於家營子;意公府在閻營子;魁公府在三道灣;整公府在北馬圈;豫王府在小營;德公府在王家溝;松公府在傅營子;三道梁圈地佔莊。這些莊田設有專門機構和管理人員管理,設立莊頭。平泉縣境七溝、八溝、小寺溝、黨壩、南五十家子、金杖子等有47 個大小莊頭、交皇糧41 處。其中金姓皇糧莊頭,先人屬舊滿洲,隸屬正白旗,其始祖金聰隨努爾哈赤轉戰有功,得到圈地封賞,一支於平泉祥雲嶺(東六溝村) 建莊,其七代祖金廷璽得到乾隆帝御書金字大匾。平泉南三家子林姓莊頭,林邦才為第一代莊頭,之後由長子承繼,直至民國間廢除旗地為止。最早建皇莊於承德縣計氏莊頭,至民國初已繁衍至十三世,分佈於承德縣下板城、二溝、平泉縣七溝、老婆子山等地。今居住在寬城黃崖子、孟子嶺、峪耳崖的袁氏家族,從康熙年到道光年八代內有皇莊莊頭13 名。

承德建避暑山莊成為清政府第二個政治中心後,王族群臣紛紛來這裡建街、設府、立莊園,數千看宮官兵,八旗滿蒙及綠營官兵進駐,又圈佔了大量土地。承德境內相繼建有糧莊、菜園莊、鷹手莊、鞍匠戶等。菜園莊多坐落在行宮附近,如早期喀喇河屯行宮附近有團瓢、陳柵子等地。灤平鞍匠屯等,府莊有今灤平白旗村、小營村的白旗鷹莊、藍旗鷹莊等。

畿輔駐防至今延用地名

清初設駐防,首先是從拱衛京師、鞏固根本出發,畿輔設置駐防重點是東、南、西。三藩平定後,全國實現統一,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趨緩和,隨著沙俄的入侵和漠西蒙古準噶爾部的興起,自康熙中葉起,軍事重心開始向西北轉移。熱河八旗駐防是畿輔駐防重心北移的駐防之一。熱河“左通遼瀋,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地理位置在康熙朝以後逐漸引起清廷重視。熱河“系通三面蒙古”,其駐防並非僅指避暑山莊,周圍還有幾處駐防,包括喀喇和屯、樺榆溝以及後來增設的木蘭圍場。熱河設八旗駐防始於雍正元年(1723 年)。其中熱河400 名,喀喇和屯、樺榆溝兩處各200 名,以後又陸續增兵,到了乾隆初年,增熱河駐防兵2000 名,800 名駐喀喇河屯,200 名駐樺榆溝,駐防官兵3 年更替,以後改為長期駐防,家眷也隨帶定居,派駐喀喇河屯(黑城,今灤河鎮) 的滿洲八旗兵隸屬鑲紅旗、鑲藍旗,分駐在喀喇河屯的紅旗營、藍旗營內,至今承德市灤河鎮內仍延用此名。

熱河八旗駐防官兵居址各按一定方位,在今市區西郊頭道牌樓外駐守正紅旗,屬右翼位正西下營房一帶,即今天的下營房仍延用其名。

另外還有地處市區武列河谷北岸的二道河子村的“蒙古營”。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清廷在村先營建1312間房舍,供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準噶爾人的嫡傳子孫,額魯特達什達瓦部眾從新疆伊犁河畔投歸清政府的兩批2136人,在此居留,並編成31 個牛錄,全部納入蒙古正黃、鑲黃、正白上三旗駐防承德,史稱“蒙古營”。因地處武列河岸北岸下二道河子,又謂二道河子蒙古營。全營主要有寇、徐、趙等八大姓。

隆化縣唐三營、張三營,都因康熙年間設立木蘭圍場,這裡派有八旗駐防守衛。唐三營共安扎正藍旗3 個營盤,駐軍首領姓唐,故稱“唐三營”。張三營在伊遜河東岸,稱一百家子,安扎3 個營盤,而3 個營盤的首領姓張,故稱“張三營”。這是清帝北巡來往居住次數最多的行宮之一,皇帝在張三營多次宴賞從獵的諸蒙古王公貴族。

此外,位於承德南部的南營子和位於二仙居西的陝西營,這些老地名,皆因這裡駐紮綠營兵而得名。

口外行宮及守圍護宮演變的村落

清朝皇帝視塞北為安定北疆的重地。在康乾時期,邊外不僅是習武木蘭練兵佈陣之場所,也是避暑的勝地。所以,康熙帝頻臨塞北,在木蘭圍場建立木蘭秋獮活動中心,並隨著一年一度的秋獮活動而開闢和興建起來沿途行宮。自古北口至木蘭圍場之間,先後建有幾十處,其中規模較大的就有24 處。看守這些行宮的官吏,由內務府從京城撥出,守宮的兵丁,一是就近選用,一是遷移奉天(今瀋陽)、黑龍江、吉林等地人戶安置,一是由其它門下調撥。如藍旗營(今灤平縣灤河邊小營) 行宮修竣,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將信郡王門下鷹手撥36 名,這些守宮兵丁,有的就地留居落戶。

建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 在古北口東北方向的灤平兩間房行宮,因有逃荒戶到此落戶,始建兩間房而得名,後有滿族梁、高兩姓因平定三藩叛亂有功,奉旨到此看守行宮,他們的後代至今仍安居於此,人口達500餘人。鞍子嶺行宮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皇帝北巡木蘭秋獮往返的駐宮。此處共有湯、孫二姓祖先居此,後又有李、穆、張、楊四姓滿人隨八旗軍由沈入京,後因平定三藩叛亂後得恩賞在此圈地立莊,之後成為看宮親兵。今日滿族人佔全村人口三分之一。鞍子嶺南的長山峪行宮,建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 年),它是鞍子嶺行宮移建於此,原守護鞍子嶺行宮的親兵也隨之到長山峪行宮守衛。

康熙二十年設立木蘭圍場,曾派八旗軍駐防波羅和屯北36 公里的唐三營,四十三年(1704 年) 由駐防軍改設總管衙門,後又設守備衙門,駐滿蒙八旗官兵880 人,外圍分設8 處營房40 個卡倫(哨所),負責守衛圍場。據《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志》 記載,現在住在原來各旗營房的村民,如新地、朝陽地、殷家店、三義永、下伙房、南山嘴、藍旗卡倫等滿族鄉,有的村子是滿族人集中居住,他們仍然保持著滿族的風俗禮節。83 歲滿族老人傅增泰說:“我們是長白山老家,在瀋陽當兵,吳三桂把我們祖先借去打闖王,回來以後,康熙給派到木蘭圍場看皇圍。”當時8 個營房,每處8-10名。據《隆化縣誌》 記載,唐三營總管衙門大小官吏和看圍部分兵丁駐在圍外。從石片子正藍旗營房到阿拉超,鹼房和燕子窩一帶,建營房設卡倫,即駐兵看圍,又是安頓官兵妻室子女的住所,後漸成村落。灤平、豐寧、懷柔等交界地方設立西圍,亦派八旗官兵護衛看守,逐漸演變成村落。如今豐寧的南辛營、後營房、上黃旗、塔黃旗、鑲黃旗,灤平的營房、長山峪、王營子都是西圍官兵後代子孫居住的地方而留下的地名。

仍在延用的營房地名,有鑲黃旗營房,位於圍場縣城東北三義永鄉西七寶邱河西岸,曾下統五卡倫至今仍叫此名;白旗營房,位於圍場縣城東南新地鄉,乾隆八年(1753 年) 滿洲正白旗官兵在此建營房,曾下統五卡倫,今地名仍稱營房;鑲白旗營房,位於今隆化縣西阿拉超鄉北,博岱溝門,仍叫白旗營房,下統五卡倫,其中博多克(博裡莫多) 卡倫,在今博立溝裡、南龍洞溝門,仍叫卡倫;鑲藍旗營房,位於今隆化縣西北鹼房下六里處,仍叫營房,下統五卡倫,至今一些地名仍叫卡倫。

又如仍在延用的卡倫地名,有圍場藍旗卡倫,位於縣城東南,屬藍旗營房管轄的5 個卡倫之一,後定為鄉名,延用至今。卡倫,位於圍場縣城西南南山嘴鄉,屬哈朗圭圍,新撥、舊撥,位於圍場縣城正北,看圍八旗,每一段設一營房,每個營房下設5 個卡倫,卡倫又以臨時派撥子看守,此處屬鑲黃旗的管轄範圍。新撥與舊撥,因這裡設的撥子比在舊撥設的晚,故稱原設撥的地址為舊撥,新設為新撥,後定為鄉名,延用至今。承德至今仍在延用的滿蒙族地名——滿語地名

灤平縣滿語地名

巴克什營巴克什營在灤平縣城西南,古北口外。巴克什,系漢語“博士”一詞音譯。含有學問人,能書寫者之意。清入關前,巴克什為賜給文臣的一種美號,謂筆帖式者。清初,清廷委派16 個大臣,8 個巴克什,住在古北口外此地,負責辦理、登記秋糧的收集事宜,從而形成了居集點,巴克什營由此得名。

八什汗在今灤平縣城西南傅家店鄉。八什汗系滿語,譯為領袖,首領之意。相傳在清初,朝廷封一個滿族官,叫八什汗在此地,後由官名轉化為地名。

豐寧滿族自治縣滿語地名

烏拉海營屬豐寧鳳山鎮。烏拉海,系滿語,意牧畜,這裡原是圈牧畜之地。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建村,取名霧露亥,嘉慶十年(1805年) 改今名。

波羅溝屬豐寧鳳山鎮。波羅,系滿語,意“米”,指地為產米的黃土溝內。

虎什海溝在鳳山鎮園榆樹溝村境內。虎什海,系滿語,其意為“層層包裹的山核桃”,因溝內盛產山核桃而得名。

冒哈氣位於縣境西北窟窿山鄉。冒呼米,滿語,意窮困。清道光年間成村,因居民多是貧困戶,後諧音改成冒哈氣。

餑營在鳳山鎮東偏北。餑餑,滿語,意房屋或人家。清嘉慶年間成村,因是住有人家的地方,故用滿語取名餑餑營,後來簡化為餑營。

胡裡溝位於縣境東偏北王營鄉。胡裡,滿語,意松或松子。胡裡溝產榛子、中藥材。

老虎溝門位於縣境北黃旗鄉。老虎,滿語,意彎刀。老虎溝狀如彎刀,老虎溝門成村於溝口,故稱。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滿語地名

燕格柏位於縣城西北。燕格柏是由永安湃色欽圍場演變而來。永安湃是滿語,意沙地,後傳為訛音,變成漢語燕格柏,後定為鄉名,延用至今。

——蒙語地名

灤平縣蒙語地名

虎什哈位於灤平縣城西部,潮河西岸。呼什哈,系蒙語,意為黑色的核桃,此地因盛產核桃而得名。後人根據當地南山石崖形狀似虎,將“呼”改成諧音的“虎”,稱虎什哈。在清朝此地設有呼什哈汛。

哈叭沁位於灤平縣城東北哈叭沁,蒙語,意為狹谷崖口的意思,原稱哈卜齊爾,後演變簡化為哈叭沁。

隆化縣蒙語地名

什巴爾臺位於隆化縣城東北韓麻營鎮。什巴爾臺,蒙語,意為“沼澤地”,現演變為“十八里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建有什巴爾臺行宮。

承德縣蒙語地名

上板城、下板城上板城位於承德縣境南部,下板城位於縣境中南部。板城,系由明代蒙語“板升” (百姓)演變而來。明朝時曾分別叫“擅板城”和“喇嘛賽板城”,直到清初仍稱之,後來才根據方位演變為上、下板城。

平泉縣蒙語地名

蒙和烏蘇位於平泉縣境北端蒙和烏蘇蒙古族鄉。蒙和烏蘇,蒙語,意為流淌的銀水或銀河。遼景宗長女大長公主埋葬於八王溝。

雅圖溝位於縣城中南部小寺溝,俗名丫頭溝。雅圖溝,蒙語,窮的意思,康熙北巡時曾多次駐蹕於此。這裡曾是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 年),清代熱河宮倉以外的貯藏賑濟蒙古旗民的糧食和作為平糶,借糶蒙古旗民的倉廒之一。

茅蘭溝位於縣境北部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茅蘭,蒙語,意為彎曲。

嘎海溝位於縣境東北部榆樹林子鎮。嘎海,蒙語,意為“野豬”的意思。

石砬哈溝位於平泉中腹沙坨子鄉,為灤河水系瀑河源頭之一。石砬哈,蒙語,總為溝汊或支流。

哈拉海窪位於縣境東北部榆樹林子鎮。哈拉海,蒙語,譯為不可惹, 不可手動的意思,是一種植物名,多白色,刺狀絨毛,可食。哈拉海窪是一個自然村的名字。

驛馬圖於縣境北端平房滿族蒙古族鄉。驛馬圖,蒙語,意有山羊的地方,今為一個自然村的名字。

蘇達營子位於縣境北部老哈河西岸黃土樑子鎮。蘇達,蒙語,珍珠之意。

章京營子位於縣境北部茅蘭溝滿族蒙古族鄉,章京,蒙語“京”的漢譯。因這裡出過一個章京而得名。章京,官名,綜理蒙旗事務的旗長(札薩克)。

豐寧滿族自治縣蒙語地名

海留圖位於豐寧縣境西北,屬大灘鎮,原為蒙古人遊牧區,因水草豐茂,用蒙語取名海留圖。後據村在大的灘地中,改名大灘。

扎拉營位於豐寧縣境西北,屬大灘鎮西北的高原灘地上。扎拉為蒙語,是節或隊的意思,三紮拉、四紮拉,均為扎拉營南部沿閃電河的第三個,第四個村駐地而得名。

撒袋溝門在豐寧縣境中南部大閣鎮。撒袋,蒙語,意牲畜頭上系的神符。清康熙年間成村於溝口而得名。

胡麻營在豐寧縣境東南塔黃旗。胡麻,蒙語,意駝鞍屜,因村中有制駝鞍屜者,故用蒙語取名,乾隆年間建村。

陶來營在豐寧縣境東南部鳳山鎮。陶來,蒙語,意兔子,因建村時多野兔而得名,又說蒙古族人牽著駱駝首來定居,諧“駝來營“音,取名陶來營。

壩營在豐寧縣境南部鳳山鎮。壩營,蒙語,意河底沙灘上的村子,因村周邊多河沙灘,故用蒙語取名,此處產河金與大理石。

僧機圖(亦寫作森吉圖) 位於豐寧縣境北偏東的灤河北岸。僧機圖,蒙語,壺提手,意有窟窿。又因此處烏蘇吐魯壩下的溝口外,駐地又名外溝門。歷為通往內蒙多倫諾爾門戶,鹽米交易通道。

嘎吐營位於豐寧縣城大閣東南關蒙古鄉。嘎吐,蒙語意有火或帶火。清康熙年間,這裡住的蒙古族人小頭目名叫嘎爾吐,嘉慶年間成村,即取名嘎爾吐營,後簡化為今稱。

圍場延用的蒙語圍名

克勒溝位於圍場東部,清初這裡是皇帝行圍狩獵之地,曾設克依埒圍。克勒,蒙語,意城堡,驊騮,或謂平坦。

艾林河位於圍場東南,鄉名由“艾裡色欽”圍場演化而來。艾林,原為艾裡色欽,蒙語,河源旁的村落。

哈里哈原為哈達圖扎布,位於圍場西北。哈達圖扎布蒙語,意山峰嶙峋的溝谷。哈里哈由哈達圖扎布圍場演變而來。

浩賚郭勒溝位於圍場西部老窩鋪,浩賚郭勒溝內,當年為浩賚郭勒溝圍。浩賚郭勒,蒙語,甘溝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