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馬雲47億拿下申通,有人說順豐和京東危險了,你怎麼看?

何雪旋


馬雲以前自己搞過物流快遞,都不是很成功,所以改成曲線救國。而快遞市場上的龍頭企業馬雲也沒有辦法收購,只能收購申通公司來達到目的;當然對於順豐和京東會產生一定的威脅。

馬雲47億拿下申通,對於用戶來說未必是壞事,因為運費不斷提高加重商品的成本。但是其收購行為還不至於形成對同行很大的衝擊,因為在快遞行業一直都是順豐快遞和京東物流最為強勢,而且市場量份額非常之大。

但是現如今馬雲入股申通之後,在快遞行業將整合很多的物流數據。這些數據的收集,十分有利於阿里巴巴的長期佈局,但在短期內不會構成對順豐和京東的直接影響。

申通由於是加盟模式,所以對資金需求是很大的,馬雲注資申通無疑是個利好。但是從快遞的質量上來看,時效性,安全性上,順豐和京東有壟斷優勢,這個是直營模式的優勢。

馬雲收購申通也不能改變加盟模式快遞質量低的現實,所以暫時來看,快遞行業還是輪不到馬雲及其團隊做老大。未來的競爭將加劇,如果順豐和京東降低快遞費用,反過來對申通等加盟快遞是個重大的打擊。


陸燕青


還不至於到危險的程度,但壓力巨大是必然的。


現在中國的快遞行業,非常類似三國。阿里是魏國,已經收編了“三通”(中通、圓通、申通),同時還是百世快遞的大股東,快遞行業前七名,阿里已經佔據其中四個。而這次收編申通,就很像曹操下赤壁之前,降服了荊州的劉琮,統一了大半個快遞市場。


順豐,就像是固守江東的孫權。順豐一直以來也很強勢,在高端市場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順豐一年的營收高達900億元,是其他快遞100億~200億元規模完全不能比的。順豐擁有幾乎完全自營的快遞網絡,對自己品質的掌控力是非常強的。


京東就類似蜀漢(這裡說的是快遞業務,不包含電商)。京東的快遞業務,以前只是為自己的京東商城服務,起步比較晚,“血統”雖然比較好(畢竟背靠京東商城這個“爸爸”,就像劉皇叔),但實力相對來說要弱得多,地盤最小,去年才對外開放物流業務,京東才開始接外部的訂單。


雖然阿里現在佔據大半個江山,但它自身也有問題,畢竟它投資的這幾家快遞公司也只是戰略級投資,不屬於控股型,這些快遞公司仍然屬於創始人家族。由於這些快遞家族之間本身就有很強的競爭,所以阿里想要把他們整合到一起顯然是不可能的。阿里的算盤在於,要掌控這些快遞公司的數據,掌握了數據就相當於掌握了用戶。而正是因為數據之爭,導致順豐和阿里在2017年一度鬧得很不愉快,順豐掐斷了阿里的數據通道。


阿里收編快遞公司,一是為它的核心電商業務提供支持,二是為“新零售”構建基礎設施,所謂新零售,其實就是線上線下的完全融合——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盒馬鮮生,用戶到店消費和網上下訂單,沒有任何價格和品質的差異。


對順豐來說,商務市場、高端市場仍然具有絕對優勢,不是阿里聯合幾家快遞公司就能撼動的;而對京東來說,其核心的物流資源在於它強大的基礎設施,即遍佈全國的倉庫。


所以,阿里也好,京東順豐也好,都是有機會的,快遞行業的競爭,還會持續下去。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馬雲為了改變物流的閉環,很早就打造了菜鳥智能物流平臺。菜鳥物流平臺本意是一個快遞集合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實現物流點對點,集合,分散快遞件,達到資源共享,提高效率的目的。菜鳥平臺經營這麼久,在數據支撐上確實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並沒有一統天下。目前阿里巴巴、淘寶、天貓用的比較多,蘇寧易購也在使用。

除了菜鳥物流之外,其實還有個天貓物流,仿效京東建設的。這個物流就是支撐天貓超市的。天貓超市這個產物目前也看不到效果。天貓超市本意是線上大型商超(B2C)加線下新零售的佈局,目前看線上,線下都沒有非常好的效果。

現在我們在看,馬雲47億收購申通,肯定是為了完善自己的物流體系,形成菜鳥(數據,智能)天貓物流(近距離的速遞),申通(全國性的快遞)三個端口的合力。直接可以與任何快遞公司抗衡,也是為了服務自己的電商王國,當然還有城市生活服務體系(外賣等)。

順豐主要的客戶是城市高端文件和電商中很少部分的高端商品,在高端快遞服務領域還是順豐最厲害。京東物流主要服務於京東,快遞件滿負荷運作。順豐和京東也沒啥危險,畢竟都有自己的市場。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三大板塊。創業導師、理財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首席講師。堅持終身每天至少寫三篇文章,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偉說


馬雲47億拿下申通,順豐和京東危險倒不是很危險,但壓力更大是必然。

其實,馬雲不僅只入股申通。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與阿里系雲峰基金聯合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總金額為25.3億元。

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宣佈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相當於92億元人民幣),持股約10%。

再加上現在的申通,也就是說,“四通一達”已經被馬雲拿下“三通”了。這是阿里巴巴在物流行業的大布局帶來的。

對於電商來說,平臺是基礎,是核心;但物流是關鍵。因為物流決定了電商,能夠將自己的東西,在合適的時間內,送到合適的地方。電商的物流,就相當於現實中的交通。要想富先修路,中國經濟能夠持續40年保持高速增長,是因為國家大力氣投資基礎設施建設,讓全國形成東西南北暢通無阻的交通網絡,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物流、人流就是資金流,就是信息流。

同樣,要想將電商平臺做得更好、更強,必須在物流領域,有更大的投入與建設。阿里巴巴早期是專注於電商平臺的建設,所以有了淘寶、天貓的巨大成功。

那時候阿里巴巴,或者說馬雲,沒有更多精力在物流方面進行大手筆投資,所以弄了一個菜鳥網絡。菜鳥更多的是一種技術上的選擇,以及相對鬆散型的聯盟,已經不足以支撐阿里系的擴張。但在自家建設進入一個瓶頸期,這時候,阿里系已經足夠強大,有實力對物流行業進行整合,於是就大手筆先後入股多家物流企業。

這樣,阿里系就有足夠的底氣,面對任何競爭對手。

但阿里系的佈局越來越完善的時候,它的競爭對手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也是必然的。

包括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肯定會感受到滿滿的“惡意”。還有順豐這樣的物流巨頭,也是感受到滿滿的“敵意”。

但對於京東來說,也已經初步形成自己的物流網絡,壓力巨大是必然的,只要大老闆不要沒事天天就記得喝酒泡妞去美國,也有自己的一些優勢。

而對於順豐來說,包括淘寶等阿里系,都算不上是自己的核心業務,影響肯定有,但順豐的市場定位,與“三通一達”還是略有差別的,危險說不上,因為企業在競爭中,最大的危險從來都是企業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或者是戰略上的失誤,在中國經濟依舊處於高速增長的時候,行業之內依舊有很大的機會,如果因為對手做一些整合就斷言說危險,那是不科學的。只能說,增長勢頭受到遏制,是確實存在的。


波士財經


阿里巴巴集團加持申通,順豐和京東到底是危險了還是更安全了,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我覺得可以確定的是,各方博弈的過程將掀開更為精彩一頁。

最新進展

根據申通公司2019年3月27日的公告《關於公司控股股東持股結構變更的進展公告》

公司於2019年3月26日收到德殷投資及實際控制人的通知,獲悉德殷投資及陳德軍先生、陳小英女士與阿里巴巴已經簽署了《關於上海德殷德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擬定名)的股權轉讓協議》,德殷投資擬將其持有的德殷德潤49%股權轉讓給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為此將支付人民幣對價4,664,978,770元。

本月上旬,實際控制人及德殷投資就控股股東持股結構變更事項與阿里巴巴簽署了《框架協議》,具體見申通公司2019年3月11日《關於公司控股股東持股結構變更的提示性公告》:

  • 2019年3月10日,德殷投資及陳德軍先生、陳小英女士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或“投資人”)簽署了《框架協議》。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擬新設兩家與德殷投資處於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新公司A”和“新公司B”,合稱“新公司”),德殷投資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對新公司出資或轉讓給新公司,出資或轉讓完成後,新公司A將持有公司457,709,848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9.90%);新公司B將持有公司246,459,149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6.10%)。實際控制人、德殷投資擬引入阿里巴巴作為新公司A的戰略投資者:阿里巴巴通過受讓實際控制人或德殷投資持有的新公司A的股權或者向新公司A增資的方式,獲得新公司A49%的股權,阿里巴巴為此支付的對價為人民幣4,664,978,770元。截至本公告日,新公司A和新公司B尚未設立。
  • 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與阿里巴巴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 本次交易完成後,德殷投資在股東結構變更前持有的公司合計53.76%的股份仍由實際控制人通過德殷投資和新公司控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仍為陳德軍先生和陳小英女士。

同時,申通與菜鳥的合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日前,申通快遞發佈《關於簽署業務合作協議的公告》。明確雙方在信息系統和產品、全鏈路數字化升級、國際國內供應鏈業務、末端網絡優化、行業協同和戰略溝通等方面進一步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和利用各自資源和優勢,力求促成信息系統深化對接、全網標準化服務、提高公司競爭力,同時進一步提升全行業服務水平。

順豐京東

順豐屬於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現在已初步建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能為客戶提供倉儲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同時順豐控股已形成擁有“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可覆蓋國內外的綜合物流服務網絡,有一定的網絡規模優勢。經營模式一直是直營,有順豐總部對各區域、各分支記過統一經營、管理。協同性優勢不容小覷。除原有的物流業務外,業務領域已經延伸到供應鏈金融、財務管理、優選商城、優選門店等金融、商業領域。

京東當前的架構主要由零售集團、數字科技集團、物流集團組成。零售是基礎,依託於京東商城。為集團總體提供資金流、消費場景、品牌價值等,探索和強化供應鏈、數據、技術以及營銷能力。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旨在藉助科技助力產業數字化。京東物流集團目標是成為全球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當前已經能夠為商家提供從倉儲經過運輸、配送、客服一直到售後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並且在大力推進增加快遞、快運、大件、冷鏈、跨境、客服、售後等方面物流產品和服務,物流科技產品的研發也有相對較為持續的投入。目前,京東物流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

物流格局

其實,這並不是阿里巴巴集團首次投資快遞公司。九年前的2010年,阿里收購匯通,投資百世快遞;四年前的2015年5月,阿里聯手雲鋒基金,投資圓通速遞有限公司,持股約11%;一年前的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佔10%。

至此,物流領域,三足鼎立格局基本成型,阿里系、順豐系、京東系,各有優勢。三方在物流快遞領域的持續競爭,勢必將帶動整個行業進一步的優化。

雖然阿里巴巴集團體系龐大,順豐集團、京東集體的在體量上難以與之匹敵,但因其各自的多元化發展戰略,階段性的戰略重點會有差異。短期內不會出現直接的合併或控股局面。相信即將退居二線的馬雲老師、篤信佛教的王衛總裁以及豪氣沖天的劉強東先生,也不希望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當然,這也是我國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所在。

因而,我覺得所謂因為阿里巴巴注資導致“順豐和京東危險了”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同交流,共成長

關注財經,深耕電商


商師兄


阿里入資申通,未來申通快遞,回來阿里這個平臺下快速發展,一方面會深度對菜鳥物流,使得申通的效率達到最高,另一方面會重新,啟動一個新的戰略,那就是第二個順豐,未來申通的效率,一定會在此基礎上再次提升,完成從數量到質量,以及速度的提升,這就是阿狸比較大的一個動作。



對阿里本身來講,他需要這個護城河,因為整個阿里系,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從支付寶,到淘寶,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阿里媽媽,已經受夠了,太多太多的公司,都會在宣傳層面,以及其他的層面,進行各種佈局,而對於物流這一塊兒,一直是屬於阿里的短板,申通的到來,彌補了短板,未來的阿里,將會乘著快遞,在次一路快速發展。

順豐和京東,都在過著自己的好日子,各自在自己的領域裡邊,採取單點突破的方式,把自己玩大,而且玩的重資產,你可以說這兩家企業還是,有非常高的成本費用支出,從這一點上來看,阿里還是比較聰明的,從健身菜鳥物流,之後再到入資申通快遞,一步一步,建起了自己的護城河。

現在的阿里像是一個商業帝國,它的市值現在是接近5000億美金,京東也就是她的1/10,順豐也就是它的1/20,阿里投資40多個億,就跟玩兒一樣,而對於順豐和京東,那就是一筆重資產,今天可以收購順豐,明天還可以收購,三通一達,這對於阿里來講,不是太大的事兒,對於其他兩家公司來講,那就是大事,資本力量太強大了,關於對順豐和京東的構成威脅,這是這兩家公司內部人的一種危機感,其實沒有什麼威脅,各走各的路唄。


樂福居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最近大家都在說,馬總收到了一份快遞,快遞費47億

阿里在拿下申通快遞之後,已經手握了中通,圓通,申通,百世,天天五家前十快遞公司,其實阿里這種舉動,對順豐構不成太大影響,但對京東絕對施加了不小的壓力

順豐和其他快遞公司一直是處於並列關係,並且各有優劣,順豐的服務更多,很多類型的快遞例如冰鮮食品,依然首選順豐,但由於服務更加細化周到,順豐快遞的價格偏貴,這是其劣勢,也是其他公司的優勢,所以即便是阿里收購了多數快遞公司,順豐依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依然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但對於京東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在京東淘寶兩大電商的競爭中,淘寶背靠著龐大的阿里創造了很大的優勢,無論從營收還是利潤,都遠超京東,淘寶之於京東,是贏在起點與體型上面,而京東之所以沒有被淘寶擠入末路,原因主要有兩個,京東是自營店,物品質量保障相對高,另外京東的快遞配送是一大亮點,普通城市淘寶配送一般都要3-5天,而京東甚至可以在1-2天內將快遞送到

所以阿里在不斷完善改進自己的快遞服務,之前成立了菜鳥聯盟,如今收購了前十快遞公司其中的五家,目的就是控制自己電商平臺的下游,物流平臺,縮減成本,提供更優質的物流服務,這樣一來,京東和阿里的物流水平逐漸縮小,其壓力也必然是不小的。


家族財富密碼


近段時間有個新段子震撼了整個商界,客服:喂,馬雲先生你好,請來取您的申通快遞。馬雲:多少錢?客服:46億。你沒有看錯,馬雲又重磅出手了。馬雲宣佈阿里巴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後,馬雲又拿下一家快遞公司。

申通將與阿里巴巴在物流科技、快遞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領域,進一步探索合作。

去年馬雲曾經表示,菜鳥將投資千億乃至幾千億,全力建設一張四通八達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快遞實現全國24小時達,全球72小時達。才過了半年不到,馬雲說的話這麼快就實現了。

入股申通前,阿里已經投資了中通和圓通,同時也是百世物流的第一大股東。傳統的“四通一達”三通都被收編到菜鳥網絡,只剩下韻達也是遲早的事情。阿里在快遞市場的中心位置已是堅不可摧,物流領域一下成了新“三國鼎立”。

隨著阿里全面拿下四通一達並對其進行賦能,今後的物流江湖將是阿里、順風、京東三分天下的大格局。

其實對於馬雲來說,46.6億也不是小錢。但馬雲出手申通快遞,可以說深思熟慮、胸有成竹、一石多鳥之舉。用阿里強大的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賦能和改造物流,也讓阿里的物流更好、更快、更便宜,進而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雖然現在申通物流整體偏弱但,是馬雲可以用菜鳥開發的智能分單系統、大數據預測、智能倉庫、機器人系統來為申通賦能,進而迅速提高申通的服務速度和質量。

菜鳥物流是新零售的下半場,馬雲在一步步的進行佈局。別看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申通快遞,但智能物流業的大數據是十分重要的。大數據是信心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誰擁有了數據誰擁有了未來。京東和順風在後面的新零售“戰場”,很難和馬雲進行對抗。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馬雲一直在說,中國物流成本很高,佔GDP18%左右(可能聽錯),降低物流成本我認為是一個系統工程,從阿里的角度看,降物流成本,是需要利用到大數據,其次是需要進行資源的整合。於是有了菜鳥,即中國物流骨幹網。

阿里把菜鳥比作高速公路,與其合作的四通一達,是在這條路上跑的車子,原來順豐也在這條路上跑過,後來自己跑另外的路去了。好比從北京到天津,有高速公路有國道,快遞企業要走國道,對於高速公路的所有者來說也沒有辦法。

光有了高速公路還不行,還需要整合資源,舉個例子,一個倉庫,中通的有半車貨,圓通的也有半車,那麼正常情況下,來二輛車,各裝各的半車。不過從最優的方式來說,如果中通的車已經到了,而圓通的車還沒出發,那麼,圓通的半車是由中通的車運輸,然後送到圓通的中轉倉。這樣,只要一輛車到了,一般一個倉庫裡的各家的貨都可以用這輛車去送,相互之間帶貨,特別是有些快遞公司貨量少,自己派車是浪費的。

但如果沒有一個協調的或者說老大出來說話,這事情是不好辦的,因為這涉及到利益的分成等等因素。

在菜鳥這條船上,要整合資源,要大家都朝一個方向去努力 ,拋開一些繩頭小利,做到優勢互補,統一思想,就需要有個老大。而在資本的世界裡,股權就是老大。

馬雲曾經分享過北京合資做企業的事情,最後他回杭州了。在這一次的合作中,他說了一句話:就是你要實現你的想法,要做一些事情,你需要有足夠的決定權。如果沒有決定權,那麼有錢也沒用,有了決定權,錢才變得有用。

我想,對於阿里來說,菜鳥的重要性如同阿里雲,是阿里通向未來的高速公路。我認為最終的物流數據都是交給中國郵政的,也是國家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阿里在做一個示範,如何利用大數據,提升中國的物流效率,使其成本在GDP所點比重進一步下降,如果物流成本能夠在未來10年內持續下降1%,那麼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從這個角度講,我認為順豐的格局小了一點。


悠果農藝


2019年3月10日,持有申通快遞53.76%股份的德殷投資及申通快遞實際控制人與阿里巴巴簽訂了《框架協議》,阿里巴巴將作為新公司A股的戰略投資者入股,獲得其49%的股權,對價46.65億元。不過目前,新公司A和B尚未成立。


阿里巴巴在2015年投資圓通快遞和蘇寧物流,2018年投資中通快遞,加上2007年就已經投資的百世快遞,馬雲已經集齊了三通一達中的三通。


雖然說順豐和京東危險了有點早,但是隨著阿里佈局逐步完善,順豐和京東的業務必然受到劇烈衝擊。


順豐最大的優勢在於快捷和安全,但是這樣的優勢可以接近甚至超越。

京東最大的優勢在於正品、派送速度及售後,但是這樣的優勢同樣並非銅牆鐵壁。

以電信領域為例,幾大國字巨頭之間展開競爭,各自建設網絡,實際形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假如統一規劃,先建成骨幹網絡,再讓幾大運營商完善細枝末節,展開服務,一定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相應大幅降低資費。


物流同樣如此,各家物流企業之間互相競爭,各自建立渠道和轉運中心,實際諸多業務重合,形成過剩產能和資源浪費。如果這個時候將部分資源整合,不僅僅可以提升效率,還能大幅降低成本。比如阿里巴巴可以將跨省運輸業務整合,增加車次頻率,集中運輸,就可以提升時效。


如果這一點能夠實現,物流成本有很大下降空間,國內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做到48小時抵達,部分熱點城市則完全可以實現24小時時效,如果能把丟失補償做到位,順豐的優勢不復存在。


京東本質上更像是傳統的國美蘇寧到網上開店,作為一家龐大的經銷商來運營,自己有大量庫存,主要賺取差價。雖然利潤可觀,但是需要維護各地網點,需要龐大的人力資源,成本高昂,最終利潤也就所剩無幾了。


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與京東模式完全不同,搭建平臺收取管理費和營銷廣告費用,還能銷售額中抽取佣金。輕資產模式,只需要做好平臺就可以了,不需要關心庫存,不需要負責發貨,不需要售後,可以做到無限大。


模式的不同,決定了阿里巴巴只要不犯錯,一定可以笑到最後,並且收穫最豐厚的利潤。


阿里巴巴的天貓可以通過扶持品牌旗艦店及專賣店的模式打造正品形象,然後通過提升物流效率拉近與京東的時效差距,競爭力將急劇增強。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三五年內順豐的盈利將下滑,而阿里巴巴與京東的利潤差距也將越來越大,最終一騎絕塵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