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都挺好》大團圓式結局,是親情對明玉的一次綁架嗎?

紂王在壞終是王


《都挺好》這部劇我是從頭追到尾的,這部劇展現的是關於家庭因為老人的安置和後續生活問題。蘇父是毫無主見卻又自私,小氣。大兒子是一心要承擔起家庭重任,卻力不能及;二兒子啃老,對自己的親妹妹還不如對待一個路人好;三女兒事業豐收,但卻沒有感受到真正的親情。但這種種都在最後都被血緣和親情感染。

老二蘇明成在去非洲前拿出“懺悔書”嚮明玉道歉,還留給她一筆錢,以前水火不容的兄妹倆也和解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蘇大強在除夕夜走失,回來的時候手裡拿了一本練習冊,原來攢私房錢是為了要給女兒買書,這讓我們知道原來蘇大強一直都是愛著明玉的,什麼事情都忘了,唯獨沒有忘記給明玉買書。

在大結局的結尾,有一段明玉小時候的畫面,有人說那個回憶是真實的,是因為最後明玉感受到了親情,釋懷了,想起了小時候美好的回憶;也有人說那段回憶是明玉自己想象出來的,代表她已經放下仇恨,放下了過去,想象自己也被愛過。不管是哪種寓意,最後我們看到的都是美好的回憶和美滿的家庭。

我認為我們更應該理解的是父母都是愛子女的,子女也應該趁父母年輕,多陪陪他們。


吃了麼nice


當然不是。

恰恰相反,我覺得這個結局雖然有很多要吐槽的地方,但對劇中人,尤其是蘇明玉其實是最好的結局。

從電視劇一開始,就可以看出明玉已經很久沒回到這個家了,一切對她既熟悉又陌生,回憶起來就會觸動很多心結。但原因是什麼,就是來源自她內心的那些不甘和怨恨。

童年時候的悲痛經歷就像盔甲一樣,既可以變成保護自己的武器,也同樣會成為沉重的負擔。

從她和石天冬的對話就能得知,一直以來她都沒什麼朋友,有的只是聽話的下屬,或是得力的工作夥伴。但隨著劇情慢慢走向結局,別人對她的評價則是“你好像變了,變得柔軟了。”

我想,這時期的她一定比從前要快樂的多吧。


最後,她看到從小一直欺負她的二哥由衷地向她道歉。


不管是真實的事情也好,是夢境的美化也罷,就連素來偏心冷漠的母親在回憶中都變得親切和藹起來。


還有,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親,即便已經認不出自己,卻仍然記得一定要為女兒買到她想要的練習冊。


這一刻的她,就算外表哭的稀里嘩啦,但內心一定是感到很幸福的。



這樣的結局,也許外人覺得是一種親情綁架,但如果劇中人甘之若飴的話,又何樂不為呢?


精彩放映館


個人認為更多是一種釋然,人在成長之後回憶過去或者強大的自己去看待過去時!就會發現你曾難以接受的事也許並不嚴重!最後蘇明玉看到小時候的明玉,可能發現了蘇母也曾在意自己的!至少最初的時候也是全心全意愛自己,就如同手心手背,在很多時候護住手心把手背露出外,讓它受盡風雨!只不過是觀念或者生活的無奈取捨!

對於蘇父來說,在老年痴呆後表現,為了明玉買複習資料偷偷攢私房錢,也讓明玉感受到了,父親可能就是那麼膽小怕事的人,但他也曾想用自己的方式愛自己,給於自己他所能辦到的事!

大哥二哥在關鍵時刻也知道護住自家人,在現實中很多就是各家有矛盾,但真的外人欺負時就會擰成一股繩!

其實,有時候就如同我們在說自己的母校,有時候自己各種嫌棄,但當別人說你學校不好的時候!你就會各種反駁!

都挺好最終的意義,在我看來就是生活有很多無奈挫折,每個人也要自己的缺點不足,但慶幸的是一家人都在內心深處,彼此距離並不遙遠!需要更多的是理解和原諒!





熠閒侃娛樂


不是啊,即是心甘情願就沒有綁架一說。《都挺好》之所以有大團圓的結局,源於家人內心深處本來有愛存在。人性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認清它也需要閱歷和經歷 ,對蘇明成如此,對蘇明玉也如此,甚至對蘇大強也如此。少不經事時,看到的是父母表面的厚此薄彼,夫妻之間的你強我弱,兄妹之間的口舌拳腳。小小的世界裡情緒容易被放大從而怨懟或委屈。那一個成年人的記憶裡沒有小時候耿耿於懷的事呢?但長大了,這些耿耿於懷往往會變成念念不忘,無它,是因為經歷得多了,理解的深了,看到事情表面下的東西了,懂得換位思考了。蘇大強在本質上也一直是個孩子,直到妻子死後自己面對了很多的事情甚至死亡,才逐漸懂得妻子對於他的意義,蘇明成經歷了沒有母親保護後的種種才真正面對自己的責任,明玉在與家人的牽扯不斷的付出中慢慢理解,父母除卻父母的身份,也只是普通人,也會被生活裹挾,被情緒控制,哥哥也是從孩子慢慢長大,只是成熟太慢。拋卻這些矇住人心神的迷霧,她就會記起母親抱起哭泣的自己,看到窩囊的老父親即使失智也惦記著偷偷給自己買參考書,動容於一直欺負自己的哥哥為了自己和別人動手。這個時候,其實原生家庭對她的所有不公都會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份溫情。所有這些,建立在家人心底是有愛的假設之上,建立在你渴望愛人與被愛的基礎上。


安卓117


對於您提的這個問題來說,我覺得您是從電視劇的角度來說的,其實並不然,這是一種自然親情的表現。



我們看整部電視劇從一開始的蘇明玉十年不與蘇家聯繫,但由於蘇母的突然去世,才導致這個面臨親情都已不在的蘇家又開始有了聯繫。話說回來,這部劇大家都在圍繞明玉看待整個蘇家,其實不僅是她,老大蘇明哲也很有問題,出國後沒有回過家,只是一再強調弟妹都太讓他失望了,他自己的原因不找,只是一味地埋怨別人,他有親情麼,對待蘇大強也只是極盡所能的滿足他的私慾,這不是親情,這看起來只是在完成“任務”。

老二蘇明成就更不用說了,被貼上種種不堪的標籤,被視為整部劇的眼中釘,肉中刺。

蘇明玉的前半生童年確實看似悲慘,但造成原因的應該還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如果社會不遺傳下來這種陋習,她也不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雖然後幾集明玉不僅原諒了蘇明成,也原諒了蘇大強,甚至最後一個鏡頭也原諒了自己的母親,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選擇。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本劇一直把明玉演的非常冷血,一點都不平易近人,這其實是她沒有受到過溫暖,自我保護的一種行為,把自己包裝的很堅強,但她其實很需要溫暖,需要被愛,心靈還是非常脆弱的。



貪婪自私的蘇大強因為自己得病都能看開,蘇明成毆打自己的妹妹卻還因為妹妹工作失而復得,都能表現出再壞的人只要遇到能改變自己心裡的事時,他就會改變,人無完人,都會有錯誤,如果蘇母在世的話,看到這一切,也會反省自己的錯誤的。



其實這個結果都是大家心底希望的,但又覺得對明玉特不公平,受了這麼多年的委屈,他們一句對不起就結束了。我也感覺很不值,但捫心自問的想想,都是自己的家人,是自己的親人,放下自己的執念,沒那麼難,給自己一條出路,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討論,謝謝!


小角色大精彩


怎麼能說是親情綁架呢?如果親情也需要綁架的話這個世道也太勢利了。

我認為《都挺好》大結局是明玉對親人的重新認識。在一起他只知道蘇大強是如何的作妖,如何的折磨他們兄妹幾個!直到最好她才算是明白,子女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寶,父母對自子女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這是一種頓悟。

也許有很多人都認為蘇大強作妖是不對的,但是又有幾個人去認真地想想蘇大強為何會如此。難道是他故意折騰自己的子女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在蘇母去世以後,蘇大強很可憐,一個孤寡老人,子女不在身邊。他一個人真的很可憐,他是為了引起子女對他的重視才故意無事生非的,他是在找機會接近自己的孩子!

在《嘿,老頭》裡面黃安說得非常對,他沒朋友,特孤獨!


時光溯洄者


不是的,是明玉對父母親點釋懷而已


大海里的方舟


在感情世界裡,你不能認死理,不是誰先低頭誰就輸,生活步步是坎坷,放下心裡的包袱,你會輕鬆不少,明玉最後就是放下了對家人的仇恨,也解放了自己,這樣的結局從莫一方面來說,是非常的圓滿的。


大咖影像


從小受盡欺凌,長大後還要不斷為所謂的家人投入金錢、時間,仁至義盡的蘇明玉,還被二哥毆打進了醫院,在蘇大強的眼淚和明成的懺悔後,編劇竟然讓她選擇原諒,說了“有家真好”,甚至扎心。


很多人拒絕這個中國式大團圓的結局,說這是一種親情的綁架?我覺得不是,應該是蘇明玉作為成年人的成熟選擇,是一種自我救贖。

一是我已經離開了。這個家庭的不幸源於重男輕女的媽媽,窩囊到極致的爸爸,虛榮孤傲的大哥,自私蠻橫的二哥,和剛開始隱忍而懂事、順從的明玉,但最大的原因還是窮。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明玉長大之後,發現母親為了二哥的婚房而賣了她的房間,她和蘇母大吵一架後,離家出走,與家裡決裂,並幸運的遇到了蒙總,也最終實現了她的夢想,“躺在一堆錢上數錢”。


二是我放下了。因為明玉已經意識到了,和父親、大哥、二哥的矛盾隔閡,蘇母葬禮上的打鬧,這些都是“放不下”的表現。即使去折磨報復蘇明成,他越慘我越開心,可是她發現自己越是往回撈取,品嚐因為報復而產生的快感,內心卻反而被越掏越空。

劇裡有個片段,蘇明玉流著淚一遍又一遍地看明成的道歉視頻,這就是對舊日傷害的回味,是一種對傷害的過度反應。所以如果最終不能放下仇恨,對蘇明玉自己來說也是一種煎熬,正如石天冬所言“你就是用他的錯誤,來懲罰你自己”。

特別是蘇大強對明玉說了一句話,“你太像你媽了”。

蘇明玉一定無數次想過,以後絕不要成為父母這樣的人。但有一天,她悲哀的發現,自己的個性和行為中鬼使神差地充滿了來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彷彿一條寄生蟲潛伏在她體內,無聲無息。她繼承了母親的強勢,說話不留餘地,也不是很喜歡照顧周圍人的情緒,除了重男輕女的觀念,她又是一個趙美蘭。

所以,蘇明玉在前期對家庭的敵對、痛恨,還有種種激烈對抗過後,她選擇放下,或許她想明白了,只有放下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擺脫輪迴的宿命。

三是我能合理地解釋了。當患了阿爾茲海默症而失憶的蘇大強,惟獨不忘給明玉買習題集。明玉終於看到了,多年來父親心中對女兒深深的愧疚。

明玉意識到,自己雖然被虐待,但她仍然是被愛著的,只是父親藏著掖著的這份父愛,她從未察覺到而已。


馬東曾在《奇葩說》上說過,“心裡很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蘇明玉的原諒,也許正是為了抓住這一點甜。一個心中缺愛的人,一個小時候沒有得到的,象徵父愛和親情的習題冊,當然能將這渴望愛的內心填滿。

所以《都挺好》給出了大團圓結局:蘇明玉哭著抱著在巷口的父親,一向以女強人形象示人的明玉能有這麼動情的一面,想必是與自己妥協了,也開始珍惜有父親的生活。

也許過去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也許父母我們永遠無法改變。但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樣子,也不要把傷害再加之於其他人。

更主要的是,明玉碰到了一個可以託付愛的男人石天冬,也許這個人是她與自己和解的開始。


許寶萍


我覺得不是,明玉其實是很渴望親情的,大結局的那一幕實際是她的憧憬,也代表她開始原諒這個家對她的傷害。

最後,覺得我說的中聽的,給我點個贊吧,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