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戰爭史上有哪些勝局已定,卻被反殺的戰役?

漢史趣聞


玩mc起床戰爭,場上就我一個紅的,一個綠的和仨藍的。我苟在黃隊老巢,綠隊的和一個藍的同歸於盡了。我的朋友在觀戰(掛了),我攢了7個火球。那倆想過來,我一個火球炸下去一個。最後一個我趁他喝藥一個珍珠瞬移到他後面直接人造轟炸區(6火球加2TNT)炸的對面懷疑人生,根本沒有掙扎的餘地



路齊ss


去年12月份央視新聞發佈了一條新聞。




一輛小轎車仰翻起火冒出滾滾濃煙,一名男子在燃燒的的車輛附近嚎啕大哭:"我該死啊!我為什麼要開車?我求求你了,救救我的老婆孩子......"


該男子正是起火轎車的駕駛員,陳師傅。

交警問陳師傅說車上有幾個人,陳師傅說有老婆和孩子,兩個人,並不斷重複"我要去看一下"......


交警抱著陳師傅,阻攔他:“不能過去,這個時候已經很危險了,還在爆炸。” 陳師傅苦苦哀求,幾近崩潰,但是面對熊熊燃燒,並不時冒出爆炸的大火,民警也束手無策。


"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燃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當時內心十分壓抑,看著司機這麼痛心的哀嚎,想想兩個鮮活的生命就這麼離開了人世還是以這樣的方式,實在是十分痛心。

再加上這樣的標題,儼然一副反面教材的例子。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完了?

別急,我們的消防哥哥還沒出場。



當消防隊員趕到現場後,立即破拆車門,尋找被困車內的母子二人。然而經過仔細地尋找和鑑定,民警並沒有在車輛燃燒的殘骸中找到任何人員。

那人究竟在哪兒?





原來,事發當天,陳師傅是獨自一人開車外出的,不過由於疲勞駕駛,陳師傅一直以為車上還坐著老婆孩子,這才有了剛才那個烏龍。



老婆和孩子都平安無事自然是極好的,不過這個事件告訴我們,不要疲勞駕駛!不要疲勞駕駛!不要疲勞駕駛!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什麼時候央視也開始玩標題黨了?

悲劇變喜劇。但是仔細想想,其實還是悲劇,車被燒燬還有可能面臨相關處罰。

但是因為一開頭的故事,幾乎所有人包括我都會覺得這不是悲劇,是喜劇。
事情還是那個事情,看待事情的出發點不同,角度不同,這件事情給人的感覺就會大不同。

QWERRY遊戲


說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黃天蕩之戰吧。

梁紅玉大家肯定都知道,巾幗英雄,在“黃天蕩”之戰中,親自擊鼓為宋軍助威,和丈夫韓世忠一起大敗金軍,在民間的傳唱中廣為流傳。

可是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是怎樣的呢?宋軍的水師被燒死、淹死的將士不可勝數,韓世忠和少數將士丟下船,落荒而逃,可以算是一場戰術上的大敗了,事後梁紅玉還要求皇帝治罪自己的丈夫。

不是說大勝嗎,怎麼又會大敗呢?起初呢韓世忠正確判斷敵情,先佔有利地勢,憑藉長江天險,充分發揮水戰之長,把金軍打得丟盔卸甲,千古流傳的勝利片段也是在這個時期的。把金軍逼到“黃天蕩”這個死水港後,金軍的統帥完顏宗弼害怕了,就派人向韓世忠求饒,韓世忠就說“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這主帥一看不行啊,自己一直被困的話,肯定會被活捉的,於是就重金求人,看有誰能有啥妙計啥的。誒,還真有一個福建人王某,教金軍把土填在船上,並且放置船槳,以便可以穩定船身並且機動做戰,還要金軍做火箭,以便可以火攻。

第二天,天氣很好,一點風都沒有,好了,宋軍慘了,動不了,只能活生生的被金軍用火箭燒死,幾個水師將領戰死了,金軍乘勢追殺70餘里。“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

真是有點可惜啊,如果沒有這個貪財的人獻計的話,黃天蕩之戰可就是一場大勝利了。不過為什麼說是戰術上的失敗的呢?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戰略上其實是勝利的。

這個金軍統帥完顏宗弼剛開始是個徹徹底底的主戰派,為此還把主和派的一些官員給殺了,宋高宗的話也一直被他打得落荒而逃,多虧張公裕南宋朝廷才能苟延殘喘。可是呢經過此戰之後,這個宗弼有點後怕了,開始不再主戰了,金軍也不敢輕易渡江了,而韓世忠也因此戰使南宋軍民人心大震。






博約古今


這種戰役很多,但是最讓人惋惜,影響最大的戰役應該數滑鐵盧戰役了。直到今天,我們說某個人失敗,還說他是走了滑鐵盧。

滑鐵盧戰役是西方最有名的軍事家拿破崙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拿破崙堅信自己能夠取得勝利,誰知道在最後一刻,他失敗了。

1815年3月1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法,他在儒安港登陸向巴黎進軍,於3月20日進入四黎重新成為法國皇帝。3月25日反法聯盟在維也判會議上宣佈拿破崙為非法,他們再次宣展行其共同的諾言,並開始集結兵力以入侵法國。

1815年3月到6月,為了應對聯軍的入侵,拿破崙再次顯示出其令人驚奇的巨大號召力,他立即徵召了188000多人的正規野戰軍,另有10萬人駐防要塞和軍需倉庫。同時還有30萬新兵在受訓。拿破倉親率北方軍124000人,集中於巴黎周圍,其他軍團則把守邊界。

到了1815年6月1日,聯軍組織了龐大的軍隊。其中集結於法國邊界在比利時有兩個軍團,由惠靈頓指揮的英荷軍團計95000人,由布歇爾指揮的普魯士軍團計124000多人(不包括在盧森堡由腓特烈·埃米爾·克萊斯特率領的一個軍計26000人)。

在萊茵河上游地區,從曼哈姆至巴勒,駐紮著由施瓦岑貝格指揮的奧地利軍團,計21萬人。在意大利北部,駐有75000人的奧地利軍團,由弗裡蒙特指揮。在德國中部地區,由巴克萊指揮的俄羅斯軍團計167000人正慢慢向西移動。

拿破崙針對聯軍的部署,決定在聯軍兵力還沒有集中之前,主動出擊。他首先的目標就是駐紮在比利時的兩個聯軍軍團。他決定插入兩個軍團之間,割裂兩者的聯繫,各個擊破敵人。

這一計劃十分有力和大膽,也充分反映了拿破崙的才華。但他在用將上卻犯了一系列錯誤。他錯誤地將達武留守巴黎以負責其防務;而當繆拉要求擔任野戰指揮官時遭斷然拒絕;頗有野戰能力的蘇爾特被錯誤地任命為參謀長;而雖然勇敢卻反覆無常的內伊及格魯希卻被選拔為其左右手。1815年6月11日,拿破崙離開巴黎,走上戰場。6月14日,拿破崙將其軍隊秘密集結於沙勒羅瓦附近,準備進攻惠靈頓和布呂歇爾。然而惠靈頓和布呂歇爾還矇在鼓裡,仍以為法軍剛剛離開巴黎附近的軍營。1815年6月16日,在利尼及卡特爾-布拉斯之戰中,拿破崙首戰告捷,擊敗了布呂歇爾的普魯士軍團,迫使它撤退。然後,拿破崙派格魯西率領33000人追擊布呂歇爾,自己率領剩下的軍隊進攻惠靈頓軍團。

於是,在1815年6月18日爆發了著名的滑鐵盧戰役。

拿破崙本準備於18日上午向英軍發起進攻。可是由於炮兵軍官的建議,18日上午,拿破崙將總攻時間推遲了幾小時,以待地面乾燥,以加強炮兵的殺傷力。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如果不是這樣,拿破崙就會在布呂歇爾到來增援惠靈頓之前就擊敗了惠靈頓軍團。

與此同時,布呂歇爾已從利尼戰敗中解脫出來,並重新組織起其軍隊,這一情況法軍指揮官並不知曉。布呂歇爾不顧格奈瑟瑙的勸阻(後者擔心英軍會抵擋不佳法軍的進攻)向西運動以增援惠靈頓,距惠靈頓僅14公里遠,同時留下部分兵力阻擊格魯西。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之戰18日中午,拿破崙以72000人的兵力向惠靈頓的67000人發起進攻。到下年4時,儘管進行了順強的抵抗,英荷聯軍仍不得不沿陣地後撤。

在內伊指揮下,法國騎兵衝進英軍陣地的中央,如果能得到帝國步兵的支援的話,惠靈頓的中央陣地就很有可能被撕裂。但拿破崙擔心的普魯士軍團已經出現在其右翼,所以其步兵按兵不動,得不到支援的騎兵不能擊散龐大的英國步兵方陣。

儘管早在下午1 時,普魯士軍團之前衛部隊已到達戰場,格奈瑟瑙仍然擔心英軍可能被擊敗,因此老謀深算地推遲普魯士軍團的進一步進軍。

但到下午約4時左右,布呂歇爾的軍隊進入交戰,喬治洛博軍慌忙轉而阻擊普軍,被擊潰。拿破崙遂發起最後一次進攻,企圖攻克惠靈頓的防線。在沒有騎兵保護下,近衛軍進攻惠靈頓之中央,取得一些進展後,被英軍擊退。

此時布呂歇爾將全部兵力(共53000人)投入戰鬥,重複進攻法軍之右翼。當近衛軍後退時,惠靈頓發起反攻。法軍崩潰而大亂,被迫逃離戰場。在普軍的追擊下,混亂達一夜之久。最終法軍除了格魯西的33000人以外,大部分都逃散了。

這場戰役,雙方均損失慘重,惠靈頓損失15000人,布呂歇爾達7000人。而法軍損失則高達25000人,另有8000人被俘。

在這場戰役前,拿破崙信心十足。他宣稱說,此戰必勝。而他的老近衛軍的揹包裡也裝著準備在布魯塞爾檢閱時穿的軍裝。

在戰役中,拿破崙也確實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他的對手惠靈頓後來說,“在我有生以來,都不曾經歷過這樣的焦急不安的生活,因為我必須坦白的承認,我從來沒有像這一次如此的接近失敗。”

由於格魯西的援軍沒有及時到達戰場,內伊的指揮錯誤百出,在惠靈頓和布呂歇爾的夾擊下,拿破崙在滑鐵盧失敗了。雖然拿破崙失敗了,但是他的名字讓大家永遠記住。現在的滑鐵盧,到處都可以看到拿破崙的名字,卻找不到惠靈頓的名字,這也是一種象徵。


歷史笑春風


1947年8月間,華野副政委譚震林率領損失較大的二縱、七縱去膠東地區休整,臨走給粟裕留下一封長信,以誠懇的語氣相告:“數十萬大軍的指揮,如果不能看遠是很危險的,如果拿五仗沒打好的主要原因放在樂觀這點上去檢討,是不能把問題徹底弄清楚的”,這是來自華野內部一次罕見的批評。

(六縱司令員王必成)

此前的6月29日,華東野戰軍接到了西柏坡的電令,要求陳粟大軍多路出擊牽制山東戰場的蔣軍,以減輕劉鄧在大別山的壓力。根據這一指示,華野決定兵分三路出擊,以葉飛和陶勇率兩個縱隊組成“左路兵團”挺進魯南,以陳士榘和唐亮率三個縱隊組成“右路兵團”直插魯西,陳粟親自掌握四個縱隊及特縱在魯中拒敵,這就是華野歷史上有名的“七月分兵”。

陳粟首先選殲的是進犯魯中根據地的整編第11師,即胡璉率領的蔣軍“五大主力”之一,由於山東戰場兵力已不充足(調出部隊去大別山),胡璉電請徐州方面轉攻為守,從魯村轉進到南麻地區構築工事,在此停留了20多天不再繼續推進。7月18日,華野三個縱隊在大雨中包圍南麻開始攻擊,以第7縱隊負責阻援。

(七縱司令員成鈞)

然而在這大半個月時間裡,胡璉督促部隊構建了非常完備的防禦工事,南麻周圍五公里範圍內,整11師修築了以數百個子母堡為核心的工事群,缺乏思想準備的華野指戰員在進攻中付出重大傷亡,仍然進展緩慢。胡璉為了負隅頑抗,當場槍決了臨陣脫逃的整編18旅一名工兵營長,逼著各部隊拼死抵抗,戰鬥異常激烈。

即便如此,華野依靠優勢兵力和官兵們的浴血奮戰,歷經三天反覆爭奪,仍然將胡璉所部壓縮至很小的區域,攻擊部隊已經全面接近敵核心陣地,看起來勝利在望,而“土木系”老本整編第11師則在劫難逃。陳粟首長希望全殲整11師再來一次“孟良崮大捷”,以實際戰果配合劉鄧大軍的戰略行動,而胡璉則拼命地向徐州和南京發電,要求增援。

(華野陳粟首長)

然而由於暴雨傾盆,華野用來攻堅的炸藥幾乎全部受潮,無法對敵核心陣地進行爆破攻擊,爆破手冒著敵人火力送到位後能爆炸的不足十分之一,垂死掙扎的胡璉則不停派出部隊實施反衝鋒,戰局一時陷入僵持。在外圍,黃百韜擔任指揮官的敵人援軍正在趕來,援敵由整編第25師和整編第64師的四個整編旅組成,孟良崮戰役的處分,讓黃百韜不敢偷奸耍滑,率領部隊瘋狂進攻我7縱阻擊陣地。

1947年7月21日凌晨,黃百韜所部已突破華野阻擊線,接到消息的胡璉蒐集所有剩餘彈藥,組織部隊進行了最大規模的一次反突擊,部分華野部隊被迫後撤。當晚,陳粟為避免全軍陷於被動,下令撤出戰鬥,南麻戰役就此失利。戰役中我軍殲滅整編第11師5000餘人、增援的兩個整編師4000餘人,但華野四個縱隊傷亡近萬,是一次得不償失的戰鬥。

(整11師師長鬍璉)

南麻戰役絕對是一場惡戰,華野傷亡較大本應轉入休整,但是蔣軍李彌的整編第8師此時突然佔領臨朐,阻斷了我軍向膠濟線以北轉移的通路,粟裕偵知李彌部隊剛剛到達臨朐,防禦工事倉促不堅,遂決心乘其立足未穩將其殲滅。於是再次命令第2、第6、第9共三個主力縱隊轉而圍攻臨朐城,同時繼續以7縱阻援,各縱隊於7月24日遵令同時發起戰鬥。

至7月26日下午,華野二縱5師已經突入臨朐南關,並對城牆多處實施爆破,可惜暴雨再次使炸藥失效,第5師一個突擊連連續五次爆破,炸藥包居然一個都沒有響。當夜5師再次組織突擊,將城牆炸開缺口後所屬第14團迅速衝進去七個連。但是由於突破口被敵軍火力封鎖,14團突入城內的部隊被敵軍包圍陷入困境, 李彌以兩個團進行瘋狂反撲,我軍七個連的幹部戰士奮戰3小時後彈盡援絕,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整25師師長黃百韜)

由於外線阻援的7縱兵力已經嚴重不足,被追敵和援敵多處突破,難以保障攻城部隊的側後安全,加之華野已連續作戰半個月,傷亡較大部隊疲勞,同時受山洪暴發影響,糧食、物資前送及傷員後運等均極困難,考慮再三,陳粟首長再次下決心撤出戰鬥。 臨朐之戰,華野雖然殲滅李彌整8師7000餘人,但未能達成預期的殲敵目的。

整個1947年七月份華東野戰軍連戰不利,都是在幾乎鎖定勝局的情況下遭敵反撲而功虧一匱,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無法在局部形成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戰後,粟裕將軍主動承擔了全部責任,但是在西柏坡和陳毅的鼓勵下,粟裕率領部隊很快走出失利的陰影,經過一個月時間的休整後,1947年9月初即揮師魯西南,取得了全殲敵整編第57師的重大勝利。


度度狼gg


“淞滬會戰”是以日軍大勝開局,當時,日軍在上海擊潰了國軍最精銳的部隊,然後乘勝追擊,佔領了中國的首都南京。表面上看,這是日方一場大勝、速勝。但這也恰恰也是日軍被反殺的開始。



正是因為“淞滬會戰”,抗日戰爭的戰略格局被強行改變了。會戰之前,中日軍隊在“七七事變”中,已經在蘆溝橋發生了衝突,雙方已經正式宣戰。當時,日方的戰略進攻勢態是“由北往南打”,這個戰略格局對中方很不利。

首先,相比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而言,日軍的機動化力量很強,沿著中國的東部鐵路線,可以迅速機動,自北向南壓過來,中國軍隊很難正面抵擋。

其次,中國東部的海岸線太長,很難全線防守。當時的日本海軍又實力超強,陸地上打得膠著之時,日方可以隨時從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選一防守薄弱處登陸,切斷中國軍隊的後路。“淞滬會戰”中,日方的殺手鐧就是杭州灣的登陸,抄了中國軍隊的後路。



但是,“淞滬會戰”之後,這種戰略格局就徹底改變了。日方原來的“由北向南打戰略”,打成了“由東向西打戰略”,變為沿長江向中國內陸進行攻擊,這個難度就大大增加了!在河流湖泊網狀交叉的長江流域,日軍就失去了陸地上快速機動的能力,與此同時,強大的日本海軍也開不進長江內陸地區,原先沿海岸線進行快速補給和切斷國軍後路攻擊能力也消失了。

這麼一打,抗日戰爭就從速決戰,打成了持久戰!從這一刻起,勝利的天平就開始向中國傾斜了,中國軍隊的反殺就開始了。


臨時客


蔣委員長:“扶我起來,我有話要講”。蔣委員長至少有三次可以消滅“紅軍”(解放軍),可是,都與成功失之交臂了。最終,被解放軍反殺。

1933年,蔣委員長對紅軍發動第五次圍剿。經過一年的“堡壘戰術”,紅軍被國軍不斷蠶食。處於絕對劣勢。可是,就在1934年10月,蔣委員長打算執行下一步行動時,德安保安司令莫雄將其作戰計劃洩露給紅軍。紅軍主動離開根據地,衝出包圍圈,開始長征。

之後,毛澤東依靠“驚人微操”,突破重重包圍。四渡赤水時,毛主席甚至還對蔣介石行轅所在地貴陽“虛晃一槍”,嚇得蔣委員長差點坐飛機跑了。尤其是在飛渡瀘定橋時,橋上只有幾根鐵鏈,紅軍竟然也過去了。就這樣,紅軍在毛主席領導下,勝利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徵,跑到了陝北地區。

此時,蔣委員長也不是很慌。畢竟,紅軍長征會師後,軍隊人數從原來的30萬人減少到3萬餘人。其中:紅一方面軍主力(陝甘支隊)到達陝北時約7000餘人;紅二方面軍保存下來約1.1萬人;紅四方面軍保存下來約1.2萬人;紅二十五軍約3400餘人。雖然有3萬多人,但是,裝備給養都不夠。(例如,1937年,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出師抗戰時,四萬多官兵僅有一萬多條槍,平均每條槍約30發子彈)。

(紅軍當時條件很差,不會穿這麼整齊、整潔)

做個對比,此時的紅軍比剛被張學良收編的“叫花子”二十九軍都窮。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剛被張學良收編時,士兵們衣衫襤褸,如同乞丐。讓其移防察哈爾時,二十九軍都不敢白天行軍,怕怕被人當作土匪。當時的紅軍甚至還不如二十九軍。(千萬別被電視騙了,電視上的紅軍人人一身新軍裝。實在是不符合實際。)

(穿這麼新,這是準備參加婚禮嗎)

可以說,紅軍雖然勝利完成長征,但是,前面的道路依然黑暗。荒涼的西北不適合紅軍發展,就連新疆軍閥盛世才都能對紅軍繳械。1936年,蔣介石步步緊逼,調動“百萬軍隊”,圍攻3萬人的紅軍。可惜,蔣委員長遇到了“豬隊友”。蔣委員長調東北軍剿滅紅軍,結果,東北軍打了幾次敗仗後,就開始跟紅軍“聯誼”,要反對內戰,一起抗日。這也不能全怪東北軍,誰讓蔣介石又消除異己的嫌疑:東北軍打光一隻部隊,蔣介石取消一個番號。

最終,東北軍領袖張學良搞了一個西安事變,逼蔣委員長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下,也是救了紅軍,救了中國一命。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同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佈由原西北主力紅軍改編而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同年10月,江南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編第四軍”。從此,“紅軍”有了合法地位,成了民國政府合法軍隊!

等到1945年,抗戰結束時,八路軍和新四軍加起來已經有上百萬人了!

此時,蔣委員長還是處於優勢。國軍有四百多萬人,還有美帝支持。而且,蔣介石以出賣外蒙古為條件,讓蘇聯不支持中國共產黨。可以說,有美蘇的支持,蔣介石的贏面至少佔了七分。

但是,蔣委員長犯了一個錯誤,過於親美,讓蘇聯背棄“友好同盟條約”,將東北很多地區讓給瞭解放軍。並且,蘇軍還有意遲滯國軍進駐東北。同時,蘇軍還給解放軍留下了很多武器彈藥。有了這些武器,東北地區的解放軍迅速壯大,並與1948年首先發動三大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

當時,蘇聯移交武器: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1200挺機槍、680座各種軍用倉庫、松花江艦隊的船隻。

雖然,國軍前期處於優勢,各解放軍部隊都處於劣勢,國軍甚至還佔領了延安,在東北打敗了林彪。但是,蔣委員長不得民心,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蔣委員長在內戰時只堅持了3年多,就被打敗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三峰山之戰

公元1232年正月,拖雷率領5萬蒙軍精騎與15萬金軍在禹州城外三峰山展開了蒙金戰爭中最為慘烈一次主力決戰。戰役之初,金軍仰攻山上蒙軍,連戰連捷,將蒙軍逼入兩山之間的金溝之中。金軍於是將蒙軍包圍。金將張惠率1萬騎兵從山上衝殺蒙軍,蒙軍損失慘重。隨後金軍在蒙軍四周掘溝,意圖困死蒙軍,蒙軍岌岌可危,隨時可能全軍覆沒。正月15日晚天降大雪(史料載拖雷命人祈雪),氣溫驟降,16日再次下雪。金軍始料未及,戰力大減,然蒙軍極善於嚴寒中作戰,蒙軍士氣大振。拖雷抓住戰機,命令蒙軍四面出擊,全面突圍。突圍成功後與及時趕到的窩闊臺援軍將金軍反包圍,形勢瞬間逆轉。後蒙軍圍三闕一,留出禹州城方向。金軍中計,向禹州城撤退。蒙軍乘勝追擊,金軍全面崩潰,禹州城外血流成河。金軍名將楊沃衍、樊澤、張惠、高英戰死,完顏合達與完顏陳和尚率百騎逃入城中。蒙軍隨後破城,完顏合達與完顏陳和尚率殘軍與蒙軍展開巷戰,全部陣亡。移刺蒲阿被俘後拒降被殺,只有武仙成功脫身逃往新密。至此,金朝最後的名將團隊幾乎全滅,精銳喪失殆盡。蒙軍反敗為勝且大獲全勝。金朝滅亡進入倒計時。


焱翎玦


金國海陵王完顏亮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完顏亮雄心勃勃,打算消滅南宋,統一全國。於是,完顏亮組織幾十萬大軍南下攻打南宋。宋軍在淮南地區的防線全面崩潰。宋軍將士紛紛南逃。

當時默默無聞的南宋官員虞允文奉命去前線勞軍。等虞允文到了長江邊上,大吃一驚。原來金兵還沒有過江,宋軍就已經崩潰了。將士們都在逃跑。根本沒有人留下來抵抗金兵。遇到這樣的情況,虞允文毅然決定留下來抵抗金兵。他沿途收攏了殘兵敗將一萬多人。當地百姓也紛紛趕來助戰。

虞允文命令步兵和騎兵沿長江防守,又命令水軍出戰。宋軍將領時俊身先士卒,率領步兵向已經上岸的金兵殺去。剛剛上岸的金兵沒有想到宋軍會主動進攻,被宋軍打得節節敗退。

南宋水軍也開始主動進攻金兵。大宋水軍多使用海鰍船,雖然船大,卻非常靈活。金兵不擅長水戰,使用的都是平底船。大宋水軍駕駛海鰍船直接撞向金國船隻。許多金國戰船都被撞沉。大宋水軍又用強弩攻擊金兵。弩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金兵。許多金兵無處躲避,陸續中箭倒下。

這時,又有一批宋軍逃到採石。虞允文趁機將他們收編,命令他們揮舞著戰旗以及敲著鼓向戰場前進。金兵看到很多宋軍將士揮舞著戰旗趕來,以為宋軍大部隊前來支援,士氣大落。金兵無心再戰,紛紛逃跑。

第二天,金國的船隻剛剛離開停泊的碼頭,就遭遇大宋水軍的伏擊。宋軍用霹靂炮轟擊金國戰船,並且用強弩射殺金兵。金兵大敗。很多金國戰船被擊沉。剩下的金國水軍被宋軍打得陸續逃走,不敢再戰。

不久,金國舊都城遼陽發生政變。大臣們擁立完顏雍稱帝。消息傳到金軍大營。金國軍隊士氣更加低落。海陵王完顏亮大怒,命令金軍必須在三天內打過長江,否則全部處死。無心再戰的金軍將領們聯合起來發動兵變,殺死海陵王完顏亮。接著,金軍撤退回金國。宋軍趁機收復淮南地區。戰爭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小小的文官虞允文力挽狂瀾,率領宋軍反敗為勝,打敗金兵,拯救了大宋。


寒松722


其實不說遠的,就拿2008年發生的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戰爭來說,其實8月8號之前格魯吉亞已經在南奧塞梯戰場佔據上風。



此時,南奧塞梯武裝將兵敗如山倒,但是就在這時,俄羅斯果斷出手,在普京一聲令下,俄羅斯軍隊直入南奧塞梯,把格魯吉亞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還攻入了格魯吉亞的領土。



當然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支援,南奧塞梯武裝也不可能打得過格魯吉亞,但是請求俄羅斯支援或者是俄羅斯插手這件事,也是一個戰爭的方法,就是請救兵!



當時俄羅斯不僅派了軍隊過去,而且還對格魯吉亞實施了信息化戰爭的打擊。致使格魯吉亞政府網絡、軍事通訊網絡整個都癱瘓,給格魯吉呀政府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

(大家好,我是專注於中俄文化交流的孫新,為你解答有關俄羅斯的方方面面,期待關注。)



你們對我的觀點有什麼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喜歡的點右上角關注哦,我們的頭條號“孫新娜塔莉”會持續帶大家看遍俄羅斯的社會百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