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張達範強為何能殺張飛後還駕船逃走,難道張飛侍衛不管嗎?

寒風


《三國志》當中對於張飛之死描寫的極為簡單,只知道張飛乃是被張達和範強所殺,之後兩人便順江而下投奔了孫吳,至於兩人如何殺死張飛、又是如何逃走根本沒有交待。因此,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記載進行猜測。

△張飛之死

張飛的性格,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關於張飛的性格,《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中記載“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裡的小人指的應該不是那些奸佞之徒,而是指身份低微之人,也就是說張飛對那些謙謙君子極為敬重,但對身份低微的人卻很不客氣。

△張飛鞭笞將士已是常事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同樣有載: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旣過差,又日鞭檛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也就是說,劉備也曾勸說過張飛,認為其身為將領,經常鞭笞手下將士,必然會給自己帶來禍患,但張飛聽後卻仍無收斂。

那麼張飛是如何死去的呢?《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對此記載的極為簡單,“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也就是說,在劉備討伐東吳之時,張飛率領萬餘人馬,打算從閬中到江州和劉備會合,然而在臨出發之際,被張達、範強所殺。至於範強和張達為何要殺張飛,殺了之後又是如何逃走的,卻並沒有交代。

△張達、範強

可以說,關羽和張飛之死,均與兩人的性格密不可分,關羽因“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導致其在前線作戰之際,背後的糜芳和傅士仁先後投降,最終敗走麥城被俘身亡。而張飛則因“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最終被手下將士所殺。

張達和範強殺死張飛後,為何還能從容逃走?

由於《三國志》當中對於此事記載的並不清楚,我們只能大致推測一下整個事件。

△張達、範強

1、範強、張達兩人的身份。《三國志》中給出的答案是“帳下將”,也就是說兩人乃是張飛手下將領,且是那種可以隨意出入帥帳的將領,甚至有可能就是張飛的侍衛統領,也只有這樣的身份,才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帥帳殺死張飛,然後還能從容離開。不過,由於史料中關於兩人的記載實在太少,因此我猜測應該不是那種能夠獨戰一方的高級將領,否則必然會有事蹟流傳下來,侍衛統領的可能性很大。

△關羽之死可能讓張飛更加變本加厲

2、範強、張達為何要殺張飛。從有限的記載來看,張飛鞭笞將士乃是長久以來的惡習,而範強、張達應該也沒少捱過揍。尤其是關羽死後,張飛暴怒之下很有可能又將兩人揍了一頓,甚至就像《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樣,使得兩人的性命受到了極大威脅,這才迫使兩人不得不冒險將其殺死。

△因為畏懼,無人敢入帥帳

3、為何無人展開追擊。我猜測,正是由於張飛平日裡苛責士兵,導致士兵即使聽到賬內傳出奇怪聲音,也根本不敢輕易進入查看,因此給了兩人充分的逃亡時間。等到大家真正得知張飛死訊之時,兩人早已逃之夭夭,已是追無可追。

如果以上猜測合理,那麼大致便可推斷出整個事件的輪廓了。兩人身為張飛手下將領(侍衛統領),出入帥張乃是常事,因此並未受到侍衛的阻攔。而在殺死張飛之後,兩人藉故離開軍營,帶著張飛的腦袋,坐著準備好的船隻,就此順流而下投奔東吳。而由於其他士兵畏懼張飛,雖然久不見張飛出現,仍無人敢擅自入內,等到他們發現張飛已死,再想要追擊,已經黃花菜都涼了。


香茗史館


很簡單,張達範強地位較高,侍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管不了他們的來去。


三國志中關於張飛的敘述很簡單,只有一句話:“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範強、張達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這句話雖然短,但是也有相當豐富的信息:

第一、張飛被殺地點是在江州,也就是重慶。張飛自己的防區是閬中,江州本地有都督,有軍隊,張飛軍到了江州就是客軍。有道是客大不壓主,除了張飛地位高,可以帶著自己的衛隊進入江州城,住進江州都督安排的宅邸外,他的一萬軍隊都只能駐紮在城外江州都督安排的軍營裡。而張飛不在,就必須留下他的助手——都督在城外統帥這一萬軍隊,所以張飛死後,才是由都督來給劉備打報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

第二、張飛帶著衛隊進了江州,衛隊的負責人是誰呢,有幾個呢?至少範強、張達都是其中的,因為他們的身份是“將”,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是普通的侍衛,只能是衛隊的軍官。正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他們可以悄悄地潛入張飛的房間,殺人後又悄悄地離開。這中間只需要臨時調開一下值夜的侍衛就行了。

殺了張飛後,就可以拿到張飛身邊的印綬(參見信陵君讓如姬盜兵符一事),只要偽造一份讓範強、張達外出公幹的命令,蓋上印,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弄到一艘小船,順流而下。

張飛性格暴虐,他身邊的侍衛都十分懼怕,早上不起床一時半會也沒人敢去叫他,等到有人發現張飛已死時,範強、張達的船至少已經離開八個小時以上了。而城中的侍衛還做不了主,還得去城外通知都督,然後都督再派船隻追趕——大家都是同樣的船,怎麼追得上?你說派騎兵追,拜託,一路上都是山路,水路才是最快的。

那時候又沒有電報,沿途的城寨水軍即使遇到範強、張達的船,也不知道他們已經幹下這麼驚天動地的案子,加上有公文,只會將其放行。所以範強、張達完全可以有驚無險地逃入東吳境內。


海軍史研究會員


關於張飛的死,《三國志》記載:“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之,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寥寥數字,交待了張飛被張達、範強殺死,二人投奔孫權的過程。在史家惜墨如金的描述中,諸如張達、範強因何動機殺死張飛、如何動手、又是如何逃脫這些細節我們無從得知。《三國演義》也只是交待因張飛殘暴對待屬下,才有張達、範強在醉酒後殺人的結果。但是小說家之言只能當作人物藝術的塑造,不能服眾,而且張達、範強到底如何逃脫也是很模糊的處理,所以引發諸多猜疑。

關雲長兵敗身亡,劉備以此為藉口意欲伐吳,趙雲直諫劉備,蜀漢敵人不是孫權而是曹魏,曹丕廢了漢室江山自立為帝,劉備既然繼承了漢室血統就應該伐魏才是正道。諸葛亮等人也是苦口婆心勸說劉備,眼看著節骨眼上劉備就要回心轉意,誰知張飛帶著自己的兒子張苞和關羽的兒子關興來見劉備,二人抱頭痛哭一起,張飛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說服劉備出兵。

劉備終於橫下一條心,下令張飛督造帳蓬軍器,整頓兵馬會於江州(今重慶屬地),不日即將水陸並進,向東吳發起進攻。張飛就在此時出事了。

觀其張飛一生南征北戰,義釋嚴顏,設計大敗張郃,鎮守巴蜀要衝的閬中長達七年之久,說明他是粗中有細之人。就算不體恤下屬,而且是家常之事,為什麼遲不出事晚不出事,在這個節骨眼出事了。

現在我們可以腦補一下,張飛之死對誰有利。

答案不言而喻,第一就是東吳。劉備出征,張飛必為先鋒。這樣一員“萬人敵”的虎將,放眼整個江東無人能敵。關羽已死,馬超在漢中死磕曹操,趙雲領江州事兼糧草供應,黃忠年事已高,張飛做先鋒配合劉備十幾萬大軍,難怪孫權嚇尿要向曹魏稱臣。劉備常說兄弟如手足,那麼除掉關羽再除張飛,無疑斷掉劉備左右手。所以張達、範強多半是東吳細作,臥底蜀漢張飛手下多年,關鍵時候伺機而為殺了張飛。

還有一種可能,張達、範強是魏國細作,潛伏多年,取得張飛信任,趁機殺死張飛。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目的很明顯。魏國不想劉備一舉消滅東吳做大,他們就想著蜀漢和東吳兩敗俱傷。殺死張飛挫敗劉備銳氣,然後獻頭給孫權嫁禍東吳,豈不一石二鳥坐山觀虎鬥!

張飛時任車騎將軍,進封西鄉候。可以說是軍區司令,上將軍銜。這麼重要的職位,被人殺害無人知曉。而且在蜀國腹地,據然帶著一顆人頭順江而下,那些水寨守軍是幹啥吃的?那麼不管張飛死於何種可能,證明張達、範強應該是張飛貼身護衛首領,私人貼身家將一類職務,所以能在人知鬼不覺情況下下手。如果張達、範強真是細作,那麼苦心經營多年,倆人肯定安插有自己人在軍中,一旦離開現場不成問題。至於一路暢通,車騎將軍張飛大名如雷貫耳,只要出示張飛的信物即可,誰敢阻擋?


等到張達、範強逃之夭夭,眾人才發現張飛橫屍軍中營帳,腦袋不知去向。張飛營中都督飛馬報告劉備,劉備故作鎮靜,輕輕說道:噫,飛死矣。

大戰在即,劉備能說什麼,劉備鐵了心的要伐吳,這回對他來說又多了一個口實。張飛固然重要,劉備卻不想因張飛之死而亂了軍心。


走著聊著


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或是不想管。從範強、張達兩個人,如此容易就能進入張飛所在的大帳來看,這兩人的身份絕不簡單。

關羽死後,劉備準備大舉東征,並安排了張飛率軍一萬人作為水軍的先鋒。


張飛被殺,是孫權的預謀

正史中沒有明確說明範強、張達二人為什麼殺張飛,在《張飛傳》中只有一句簡單的記載:“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倒是在《三國演義》中又說是因為張飛讓兩人數日內置辦數萬件白衣白甲,還虐打了兩人,範強、張達懷恨在心,趁夜割了張飛的頭顱跑了。演義和正史也可以聯繫起來看,張飛被殺也是事出有因,絕不可能是兩個人吃飽了撐著的。

不過有疑問的是:為什麼範強、張達要急匆匆地殺了張飛,而且居然沒有一個人知道?要知道當時吳蜀只是開戰在即,劉備未見得會輸,孫權也未見得會贏。何況他們憑什麼認為去投降孫權就能活命?

所以我認為,範強和張達二人其實是被孫權收買安排在張飛身邊的臥底,也就是死間。他們殺張飛是接到了孫權的命令,而他們順流東向,也不是去投降孫權,而是迴歸江東。


早在周瑜作為江東第一任大都督的時候,就曾經向孫權提出要繞過劉備,直接去取益州,孫權也是同意的了。只不過遇到了劉備的阻礙和周瑜的突然出世,奪蜀一事才停了下來。

不過將軍不打無把握之戰,尤其是周瑜這種心思縝密的儒將,蜀地易守難攻、道路崎嶇又多高山叢林。為了避免陷在益州戰場裡,周瑜可以先派出一些先頭部隊,收買在蜀地的將士,讓他們在內部做協助工作,範強、張達極有可能就是其中的兩個。

而周瑜去世後,他們也就繼續沉寂了下來。直到孫劉開戰,為了應付張飛那隻可以從江州順流而下的水軍,孫權下令給範強、張達以及其他死間,讓他們藉機除掉張飛。江東方面最怕的就是劉備水路並進,這在夷陵之戰中,陸遜也有過此擔憂。

範強、張達之所以如此容易殺掉張飛,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就是守衛張飛營帳的將軍,地位、身份都不低,才能進到張飛身邊得手。

張飛之死,主要動手的是有著身份優勢的範強、張達,而其他的死間則屬於配合行動,如調開或解決其他巡邏士兵、為範強、張達準備船隻等等。




一貳一橙



出租車司機的所見所聞


範強是誰?《三國演義》中有這個人嗎?


轉了三十多圈的驢


關羽怎麼死的?東吳白衣渡江,傅士仁糜芳投降,失荊州,關羽兵敗被殺,傅士仁是劉備嫡系,糜芳是劉備妻舅,所以關羽死於劉備之手,張飛怎麼死的?張飛逼著劉備伐吳給關羽報仇,劉備推三阻四拖延了近兩年之久,最後才勉強答應出兵,範疆張達同樣是劉備安插的嫡系,沒有劉備的命令有何動機要殺張飛?劉封怎麼死的?因為不救關羽被劉備殺了,劉封為啥不救關羽?因為劉備要除掉關羽!


下一秒天使911


那你去問羅老先生吧!50元我不敢要了!要不,悟空也應知道!嘻嘻。😜😄


一翁16


不管,大家拍手稱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