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有人說買車帶“T”好,但是同款同配置情況下自吸卻貴呢?

海角4143028509


我們經常遇到的車輛發動機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吸氣式的發動機,另一種是渦輪增壓發動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帶T的發動機。因為渦輪增壓技術英文是Turbo,所以就以T來代表了。帶有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要比自吸式發動機構造更復雜、同等排量下動力更強勁,一定是更好的,所以,一般而言,同等排量同等配置的車型,帶T的肯定比不帶T的貴。不知道題主看到的帶T的比自吸更便宜的是什麼車型。

說說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吸式發動機的優勢在哪裡吧。增壓發動機主要的目的是預先將進入發動機的空氣進行壓縮,這樣可以提升進氣量,而進氣量增大之後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就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產生更大的動力。同時,因為排量還是與自吸式發動機相同,油耗也不會因此增加很多,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得到了很多車主的喜愛。

渦輪增壓就是利用車輛排出的廢氣的衝力來推動渦輪,渦輪運轉時帶動葉輪,葉輪對空氣進行壓縮增壓後送入氣缸。雖然增壓式發動機不僅僅有渦輪增壓這一種,但是渦輪增壓的發動機效果明顯成本適中,是最適合使用在車輛上的增壓方式,所以現在大部分增壓發動機採用的都是渦輪增壓。

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其高壓縮比及相對複雜精密的結構,所以使用時對於汽油及機油的要求也會較高,推薦使用95號汽油及全合成的機油,這樣既能保護髮動機也能發揮其最大功率。當然,也有些品牌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改良後可以使用92號汽油,但同時對於機油的要求更為嚴格,這點我們在購車時需要像銷售顧問預先了解清楚。

知道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吸式發動機的區別,雖然不能說帶T的發動機就一定優於自吸式發動機,但它要比自吸式發動機多一個渦輪增壓的設備,可以進一步提升車輛動力卻不會帶來更高油耗。所以同等排量的情況下,價格上肯定是要比自吸式發動機車輛高的,基本不可能出現價格反轉的情況,當然這是同等排量的條件下,大排量自吸還是很貴的。


汽車觀察家


恕我愚鈍,您這個問題,我壓根兒沒看明白。

首先,買車帶“T”好,這個說法準確嗎?

發動機中的“T”是英文“Turbo”的縮寫,中文意思就是渦輪增壓,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發動機的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可以簡單理解為讓發動機更有勁兒。

那麼,到底是帶“T”好還是不帶“T”好呢?

拿我們最常見的1.5T發動機來講,這臺排量為1.5L的發動機,經過渦輪增壓之後,它的動力輸出基本能夠達到一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水平。但是呢,它所耗費的汽油,卻仍然是一臺1.5L排量發動機所耗費的汽油量。也就是說,在輸出相同動力的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油耗更低。

同樣的道理不難推導出:在相同排量的情況下,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性能更好。

所以,這樣來看,渦輪增壓發動機要比自然吸氣發動機好啊!?

可是別忘了,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一個致命缺陷:渦輪遲滯——當你踩下油門踏板之後,需要延遲一小段時間,動力才會澎湃輸出,這個小延遲,就是渦輪遲滯。

這是所有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存在的問題,但是,既然渦輪增壓技術發展到現在,很多車企也已經基本解決了渦輪遲滯現象,但是,國內的某些低端汽車品牌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技術和資金受限,依然會存在這個問題。

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輸出更加線性,沒有渦輪,技術成本也更低,後期保養維修也更便宜。具體這倆哪個好,沒有統一定論。

而你所說的同款同配置的自吸比渦輪增壓貴,這種情況並不多,甚至壓根兒不可能,只有可能是同一款車,搭載自吸發動機的車型比渦輪增壓的車型貴,比如福特野馬2.3T版本就不如5.0L V8的貴,還有前面的老大哥回答的3.5L V6的漢蘭達比2.0T的貴。


渦輪滾滾


同款車型自吸發動機比增壓發動機貴的情況只有兩種:

第一是純粹的大排量自吸發動機。例如採用3.5V6自吸發動機的漢蘭達與採用2.0T發動機的漢蘭達,兩個發動機之間的差價在6萬元左右。3.5V6發動機成本自然比2.0T增壓發動機高。這樣同款同配置下自吸車型就要貴。


第二就是油電混動汽車。例如本田混動與豐田混動,本田CRV混動版採用的2.0L阿特金森循環的發動機,最低配車型指導價也要22.18w。而1.5T的CRV僅16.98w起步。豐田卡羅拉雙擎也是一樣,採用了1.8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混動低配車型價格要13.98萬。而1.2T CVT低配車型則11.98w起。這其中的差價主要是油電混動系統成本增加造成的,電池電機控制器等都是要花錢的。
除了這兩種特殊的情況外,其他汽車都是自吸車型要便宜一些。渦輪增壓車型則貴一些。例如大眾速騰系列,低功率轎車採用1.6L自吸發動機+最便宜的愛信6AT變速箱。高配則採用1.2T、1.4T+DSG,同配置情況下高功率版車型要比低功率自吸車型貴一萬元以,這就是花錢買動力。


水墨丹青一世情


同排量同款車型自吸比渦輪增壓還貴根本不可能吧,最直觀的想一下渦輪增壓發動機明顯多了一個部件怎麼可能還便宜?你可以對比當下主流車型的價格,同排量渦輪增壓肯定比自然吸氣貴,並且渦輪增壓往往搭載高配車或者跨級別車上。1.4T可定比1.4L貴,1.5T也比1.5L貴等等還有2.5T肯定比2.5L,3.0T比3.0L貴。

說買車帶T好應該是更注重動力性能輸出,畢竟渦輪介入的扭矩還是相當給力的,不信可以查查1.5T的增壓發動機爆發的扭矩是遠大於2.0L自吸甚至和2.5L差不多,但它只有1.5L的排量。當然除了代步買菜車外買車不考慮動力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因為除了少數開過2.5L V6以上自吸車的人會對自吸有特別的鐘愛外,多數人對小排量渦輪還是比較有好感的。如果是同排量的車型對比,比如1.5T和1.5L能讓你開出兩種感覺,1.4 T和1.4L會讓你開出兩種人生,1.0T和1.0L能讓你開出兩個世界,原因就是動力差距很明顯。



渦輪的優勢是“小排量憾出大動力”,並且油耗相對會降低,因此在缸數相同且排量相同的情況下任何增壓機頭都比自吸機頭性能強。比如常見2.0T和2.0L發動機對比,渦輪介入後2.0T可以把2.0L按地上摩擦,雖然渦輪有階段性輸出短板,但就算渦輪不介入其動力也是和2.0L相當。再者現在主流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轉速區間都被廠家調教到常用轉速區間,大部分在1500-4000轉而這個區間轉速幾乎能滿足90%人的日常使用。
而多一個渦輪增壓自重也增加不了多少,渦輪增大有效進氣量能促使充分燃燒和廢氣循環再燃燒,雖然相對2.0L自吸油耗有所增加,但是燃燒效率更高,壓榨出更多動力。因此,1.5T的油耗相當於1.8L,動力卻超越2.0L,整體來看渦輪更好。當然,如果資金允許我也推薦買帶“T”的,不過你若是保守派的家用車,選自吸也夠用。


旋轉的方向盤


帶T的貴些吧!畢竟多一套增壓系統,你說的自吸貴些只是某些大排量自吸吧,至於買車帶不帶T,就看口袋裡的銀子吧!我的車是艾瑞澤5自吸1.5排量手動檔,提速確實慢一些。還有,如果是買自動擋,最好是帶T的,我開過英朗1.5自吸自動檔,提速也不行,自動擋反應慢,選帶T的加速不那麼難受。


墨石流香


我敢斷定,提問者買了自吸的車。2.0L和2.0T那個貴?上帝把智商撒下人間,唯獨你撐起了雨傘


老司機N1


具體車具體分析。說渦輪不好的99%都沒有渦輪車。


ADAU1761


我覺得很多人都沒理解題意。人家說的是同款車的自吸和渦輪比,不是同款同排量的自吸和渦輪比,因為很少一款車有同排量的渦輪和自吸。你見過1.5T的邁銳寶,但你見過1.5的邁銳寶嗎?

另外,我覺得題主也說得對,比如奧迪。指導價看,2.5的就是要比2.0T的貴。當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金融愛好者


首先解釋一下,汽車帶“T”是說該款車搭載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如果汽車搭載渦輪增壓發動機當發動機達到一定轉速,渦輪便開始介入,這時發動機動力就更強勁,比相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更強,同時還更節油;為什麼同款同配置車型,自然吸氣更貴。很多汽車現在同款同配置車型基本都是搭載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或者是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比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貴,所以表現出車貴一些。


車迷小唐


為什麼說帶T好?!我覺得自吸好,耐用,加速線性,保養成本低!現在國內大部份低端車例如大眾1.6自吸是最低配,配置差,高配是1.4t,功率數據比1.6高,配套也高,當然價更貴! 另一個例如日系中高級例如漢蘭達,低配是2.0t,高配是3.0以上自吸!所以你的問題都不能是不一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