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卻寫不出來東西?

徐娟玲


老鬼也算讀過兩三千本書籍,現在每天寫文章也能掙三五百塊錢兒的稿費,平均每天三十來萬的閱讀者瀏覽老鬼的文章。所以還算有點發言權吧。老鬼站在實用角度談談個人看法:

一、很多人在讀書時,腦子裡沒有裝入一種“我讀書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寫東西”的意識,造成了自己讀書的方法不對!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是不同的,因此讀書時的關注點、興趣點自然也是不同的。

很多人讀書只為滋潤心靈、讓自己的心境更圓滿,那麼他們讀書時最大的關注點是吸納書籍中相應的精華、哲理、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等即可。

有些人讀書是為了從中汲取自己在社會、職場、工作、職業技能等等方面的思維方式、理念、思路、方法,目的是指導自己在社會、職場、某個職業、某技能/技藝方面的提升,那他們關注的一定是學以致用的東西!

書籍的種類、領域、版塊眾多,每個人的愛好、讀書的類別等等差異也很大的!不同書籍、不同的讀書目的,決定了我們從中得到什麼!

每個人讀書的出發點是不同的,所以從書籍中得到的東西會有極大的差異。

因此,讀書多並非一定能夠擁有良好的寫作能力!這一點老鬼是有發言權的!或許有人說寫不出來就是因為讀的少、讀的不透,其實,不是的!讀書目的中絲毫沒有“寫作”二字的人,讀了一輩子書,都可能寫不出什麼好文章、好書籍來!這很正常的!

因此,要在讀書時,腦子裡裝入“寫作”這種意識,你才能注意書籍中下面的要素:

1、這本書籍的完整邏輯框架是什麼樣的?

很多人看了很多書籍,從來沒有思考、梳理過這個問題!而只能敘述書籍中的部分重點內容而已。如果自己要寫作,不注意梳理框架,那自己腦子裡用原來是混沌的!

2、這本書籍中哪些地方或許是我寫作中可以借鑑的素材、案例或者寫作模式的參考?

當你腦子裡想著這一點時,才會在閱讀時額外留意!才會去關注甚至記憶某些章節、某些完整的段落、語句。

3、某一章節所談的內容,是否是一篇自己寫文章時可以借鑑的完整邏輯或者邏輯中的一部分?

因為文章不同於書籍,一篇文章幾百字、上千字,頂多上萬字,再多就沒人看了!因此,文章所呈現的內容信息量、所發表的觀點等等,是有限的。因此,對於書籍中某些章節的關注,很重要!

4、結合正在閱讀的某一本書籍,我從中得到了、悟出了、整理出了哪些心得或者對某問題形成了什麼樣的個人的邏輯、脈絡?

書籍的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某個脈絡來寫作的。因此,很自然的會將很多內容按照自己的寫作邏輯與思路來進行創作。而我們在將某些書籍通讀或者反覆閱讀後,有可能從中整理出屬於自己的一套邏輯、思路、框架。

因此,我們如果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書籍中的大量素材時,你就可以做到真正站在書籍之外看書籍了!

5、書籍中很多點睛的、準確的語言、措辭、語句的使用,是需要額外留意的!

很多人讀書,看懂了書籍作者所表達的意思、思想。但是!但是!我們將書籍合上之時,無法準確的用自己的語言闡述出來!原因是:我們找不到、記不住作者所使用的措辭、語句!

很多人讀書,只讀“意思、思想”,這可以理解。但如果你要寫作,那就請記住:“詞彙”是必須要關注的!某些經典的語句是怎麼使用的,也是要關注的!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例如:某個人和我們說了某句話,我們知道意思了,也感覺人家說的非常好、讓人很舒服,可自己就是重複不出來!原因就是,沒留意人家說話過程中所使用的具體的措辭!

因此,請在自己讀書時大腦裡裝入“我閱讀之後希望能夠自己寫東西”這個意識吧!沒有這個意識,讀書與創作之間的轉化很難滴!

二、讀書之外,請有意識的多看一些其他優秀的文章!

書籍與文章,兩種題材的寫作是有巨大差異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非常清楚。

一本書,至少幾萬字!而一篇文章呢?

幾萬字、十幾萬字、幾十萬字的書籍,寫作的框架組織、邏輯梳理方式等等,與文章的創作一定有差異,而且差異很大!

況且,同樣一個人,在閱讀書籍與瀏覽文章時,閱讀的方式與關注點、興趣點、閱讀標準等等也是不同的。

因此,只看書籍,往往不夠的!請大家要留意、拜讀一些優秀的文章為好!

因為文章寫作的構架有它自己的特點。無論任何題材的文章,與書籍都是有所差異的。

一篇文章開篇的方式、內容表述的邏輯、觀點闡述的深度、上下文之間的銜接,往往與書籍創作,有不一樣的地方。

仔細的揣摩優秀文章的寫作為好。

三、注意:不同媒介、平臺上的文章,其創作風格、寫作特點也是有差異的!

什麼是好文章?並沒有絕對的標準!

發表在報紙上、雜誌上、互聯網上的文章,因為介質的不同、瀏覽人群的不同,對文章寫作的要求也是有差異的!

即使在互聯網上發表文章,也會因為互聯網上藉助平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例如:用自媒體寫作,我們就要清晰的知道:像今日頭條這樣的平臺,因為閱讀者閱讀習慣的原因,要求我們在很多方面額外關注!

1、標題的使用,與傳統媒體、平臺的取標題策略方法是不同的!沒有一個快速抓住他人眼球的標題,沒人會點開!即使你寫的內容再好,可能都沒用!

2、開篇第一句話、第一段,如果不能迅速抓住瀏覽者的眼球、讓其產生興趣、慾望,很可能會被瀏覽者快速的關閉!——別問原因!這就是現實!

3、文章的字數如果達不到一個“值”,頭條後臺自動識別為不合格,不會幫你大規模推薦,你就無法獲得大量的展示機會!別覺著不公平!別覺著自己雖然只寫了三百字,但是字字珠璣。沒用的!因為頭條後臺是極其審核,做不到完全合理的評判!

其實各個媒介上文章的創作、發表、展示、被閱讀,都是有一定之規的。都不能做到讓人可以任意揮灑!除非你已經是某個領域裡的頂尖人士!

因此,研究所要使用的文章發佈平臺、媒介,也是很重要的哦!

說的殘酷一點:這個世界,沒有多少地方可以讓我們任意揮灑!都是有規矩的!否則你就沒有機會得到展現的機會!例如我們過去常看的百家講壇節目,你以為那些國學大師、大咖,可以隨性的講嗎?編導會給那些大咖提出很多要求!否則,收視率起不來的!

好了,先說這麼多吧。希望能給朋友們一點參考。

歡迎您能夠【關注】老鬼,謝謝。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古人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可你為什麼讀了那麼多的書,卻寫不出東西來?

其實原因很簡單,你並沒有用心讀書,你雖然自認為讀了許多書,其實並沒有。

你只是用眼看了許多的書,走馬觀花般地看過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為什麼我會這麼肯定呢?

因為還有一句古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編來也會謅。

讀書,和看書,區別大著呢!

讀書,一種是朗讀,一字一句聲情並茂地讀出聲來。

讀書的人一定是沉浸在書的氛圍裡的,讀到忘情處,一定也是處於忘我的狀態的。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

讀書,還有一種則是默讀。

在心裡,一字一句不出聲地讀出來。

讀書的人,雖然表面不露聲色,但內心的感情是隨著所讀的文字波動起伏的。

我曾靜靜地坐在被窩裡,讀過三毛的散文,讀過席慕榮的詩,讀過史鐵生的小說。

我雖一動不動地坐在床上,但我的眼淚卻流在了撒哈拉沙漠裡,我的眼淚卻流在了開滿了枙子花的山坡上,我的眼淚卻流在了北京的天壇公園裡!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我是用心在讀書!

我的心隨著三毛一起流浪在異國他鄉!我的情被席慕榮灑到了枙子花辦裡!我的愛被史鐵生的輪椅輾碎在天壇公園裡!

用心讀過的書,雖合上了書,但心仍然留在書裡,久久不肯出來。

哪怕歲月悠悠,時光匆匆!

而看書,也許只是一目十行或一目一頁,自己的心,自已的情,還沒來得及去感受一下文字的溫暖或悲愴,這一頁就被快速地翻了過去了。

就象以前掛在牆上的曰歷,你每天都要撕一張,幾十年下來了,除去撕走了一去不復返的曰子,它還能在你心裡留下什麼印象呢?

所以說,你雖認為讀了很多書,卻寫不出東西,就象你撕掉的許多曰歷,都沒留下任何記憶一樣,是因為沒有用心去讀!





春江水暖你不知


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卻寫不出來東西,其實我覺得主要的原因還是


1.不寫;

2.不記錄和複習。

你看上圖這些是我去年,在工作之餘寫的一些原創,不管好壞,大概一年下來大概也有30篇左右,平均一個月2篇左右!

去年我才開始認真的去下決定讀書,一年下來大概看了90來本,而實際上我記住的能算上我讀了的大概只有30來本。出去京東閱讀,微信閱讀,得到聽書,下圖是我去年主要看的一些書。

比起一年讀500本,300本和100本的來說還是差了太多。

但是今年我卻已經寫了這麼多的文章了,這是為什麼呢?

記不清是誰說過的一句話了,寫作最大的敵人不是其他而是不寫,不去動筆寫,就以為自己寫不出來,這是最大的問題!


這個我深有體會,其實從2016年開始,做運營,做文案,做策劃,到如今上下班,包括放假我都沒有停下筆來一次,堅持寫讓我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上千字的文章,我可以隨隨便便的寫出來!


另外關於題主說讀了很多書卻寫不出東西來,從個人經驗來講,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不會讀書。


而是沒有去記錄和複習,這裡的記錄指的是記筆記的方法,複習指的是複習的次數!因為你要是記錄和複習了記住了,寫作的時候就一定能有所言!


能寫又有所言,輸液就沒有白讀了。


花花大宇宙


1

重新審視你的閱讀

①閱讀方法。讀了那麼書,你從書中收穫了什麼?知識?信息?還是素材?讀過一本書,合上,自己能講出多少書中內容?如果讀書都是雁過無痕的話,那麼你是不是要重新審視你的閱讀方法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就是我們的利器,讀書前是不是先把它打磨一下呢。很多人讀書都一直停留在學生時期的基礎閱讀層次,逐字逐句從頭讀到尾,就完了。合上書,留下只有口中乾澀,別無其它。反思下自己是怎麼讀書的,從第一步開始,仔細回想自己閱讀的每個步驟。

在閱讀這個領域裡,有很多著名且實用的方法,你可以多看幾本,選擇一個或者整合總結出自己的閱讀方法,都可以。總之,一定要有對自己有效的閱讀方法。

如果還不行,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個現成的,彭小六在《洋蔥閱讀法》中有介紹一種名為“九宮格筆記”的方法,可以讓你快速獲取到一書的核心內容。

大致方法如下:
預讀---在讀了目錄、封面、序言等內容後,就提出三個問題,寫在表中問題處;
通讀---也叫略讀,快速把書讀一遍,邊讀遍記錄你感興趣的概念,填入九宮格中;
精讀---把九宮中概念進行詳讀,找出書中的相關解釋、觀點,用簡單的關鍵詞或圖示化表示;
AHA!---寫下書中金句或想法;
TODO---寫下今後準備怎麼做,還有延伸要讀的書籍。
從這張表也能看出閱讀,不僅僅是讀,還要去想,去思考,去整理、歸納。總之,閱讀一定要有主動性。

②如何看待你讀的書。其實書除了為我們提供知識、信息、消遣外,還能為我們提供素材。我在閱讀時把書中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區別開來,比如核心概念用橙色的熒光筆標註,引用的名言、數據論證用紫色,具體案例、故事用黃色等等,後面再分別收集到印象筆記,備作以後的寫作素材,注意打上關鍵詞標籤,方便以後查找。


2

多方面練習寫作
這裡分享我常用的三個練習方法:
①自由寫作。這個是從弘丹的《從零開始學寫作》裡講的方法,就是早上起來,不要看任何信息,其中包括微信、微博、新聞,還有書也不要看,直接就在本子上或者手機上寫,腦子裡有什麼就寫什麼,不評價不審查,先寫出來再說,很像“頭腦風暴”。文字就有“越寫越有”的特性,在你不斷地隨意寫的過程中,文筆,手感,創意,統統都會來的;

②概念卡片。彭小六推薦的概念卡片寫作法,把你知道的所有概念寫到一張張的卡片上,每天可以寫一段話來解釋一個概念,寫的多了,就可以嘗試把幾個概念,放一起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我用廢名片寫的概念卡片)

③悟空問答。這個是我最近在用的,就是在問答上找一些有興趣的問題,把它當做主題來寫一篇文章,而且還能獲得及時反饋。


3

我們要寫出來的文章是什麼樣的?
這裡指的是非虛構寫作。我們來看一篇正常的文章由哪些方面組成。
大的方面有三個:
主題。你想要表達的想法,觀點,分論點;
素材。輔助你說明觀點的材料,包括具體案例,名言警句,實驗,調查,數據等;
結構,或者叫框架。就是你的觀點,分論點,素材,按照什麼樣的方式組合,串聯。
寫不好的時候就看看,自己哪部分做不好。
主題?多看一些思考類書籍,像什麼批判性思維方面的,鍛鍊自己思維思考的能力。
素材?多收集,所見所聞,看到的文章,書籍都可以把它們分解了,收入自己的素材庫備用。

結構?“黃金圈法則”“5W2H”“FAB”。。。有很多這樣的框架,網上找找,勤動手,多麻煩麻煩度娘,什麼都有了。


小結

遇到問題就去反思自己。

“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卻寫不出來東西?”

讀了很多書,那是讀的方法有問題,還是讀的書有問題?寫不出東西,是沒東西可寫,還是有東西寫不好?

一步步反思,一層層審視,問題的脈絡就清晰可見了,該怎麼解決自然就知道了。


若見Smile


這個確實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有些人讀書很多,但是就是寫不出自己的原創,哪怕很短,很淺薄。

以我的親身經歷,我覺得應該有下兩個原因。

一是從來沒有動手寫過。只是看書,只是看別人的書評。但是自己從來就沒有真正寫過文章。就算偶爾寫一點,也因為覺得不夠好等原因沒有堅持下去。我剛開始也是,提起筆半天寫不出一個字,真是“胸中縱有千言,筆下實無一字。”那陣真是憋的難受啊,一開始我就放棄了,但是後來一朋友說“就算憋不出來也要憋,你又不是天才,還想一下筆就寫出個紅樓夢來啊。”後來我就慢慢寫,剛開始真的寫不下去,後來慢慢就好了,先不論質量好壞,最起碼突破了不能寫的難關。這個是最重要的,萬事開頭難,一旦寫東西成了習慣,幾天不寫都難受。就算寫的很爛,也圖個自娛自樂。

二是隻讀書卻不會提煉總結。一本數十萬字的小說讀完,不能只記得故事情節,還要提煉總結一些對你有用的東西,比如精彩的段落可以抄寫下來,反覆看,反覆學,慢慢的就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會抄不會抄。”再比如作者對文章結構的安排,有的作家對文章結構的安排,情節的處理真是絕妙,就像郭德綱說相聲一樣,包袱抖得恰到好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建議大家可以讀讀《白鹿原》。

祝每個有寫作夢的朋友都能成功。


發配三千里


我在小學三年級就可以寫三張信紙這麼長的文章,寫作文一直被語文老師推薦做範文,說實話在小學除了語文課本什麼書也沒看過也能寫,班上有個連上課都有要偷看小說的男同學寫作文卻很一般,我覺得一個人組織文字的能力也有天賦的,前幾年一次在香港浸會大學聽幾位作家講文學創作講座,有機會見到國內一位女作家白玲,我問她怎樣才能寫出一本長篇小說,她說有次去農村只呆了四天,和農村大媽大嬸聊天,回到家裡就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我覺得很佩服和欣賞她的寫作才華。這位作家告訴我她也是從小就很能寫文章。其實一個人從小學到中學寫文章都不行,長大之後通過看書練習之後能寫文章寫書的人反而更佩服他,沒有天賦全靠努力的人下功夫更大,但是多數人都是去學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那是一種愛好和樂趣,不需要逼自己,也有自動的內在趨動力。


Amy16281


1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深度文章,感覺很多東西都似曾相識,甚至看到一個概念,你就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在哪本書裡出現過。

但到真正用起來時,卻又不知從何入手。

是因為書讀得太少嗎?其實不是。

很多時候,是因為你讀書的方法不對。

講一個對我觸動很大的故事。

新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徐復觀,是民國著名學者熊十力的弟子。

1943年,徐復觀初次拜見熊十力時,請教熊十力應該讀什麼書。熊十力告訴他:讀王夫之的《讀通鑑論》。

徐復觀頗為自得地說,那書早年已經讀過了。熊十力不高興了,說:「你並沒有讀懂,應該再讀。」

過了些時候,徐復觀再去看熊十力,說《讀通鑑論》已經讀完了。

熊十力問:「有點什麼心得?」徐便接二連三地說出許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聽完便怒聲斥罵:

你這個東西,怎麼會讀得進書!任何書的內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什麼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你會受到書的什麼益處?讀書是要先看出他的好處,再批評他的壞處,這才像吃東西一樣,經過消化而攝取了營養。比如《讀通鑑論》,某一段該是多麼有意義;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記得嗎?你懂得嗎?你這樣讀書,真太沒有出息!

徐復觀後來回憶說:這對他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恐怕對於一切聰明自負,但並沒有走進學問之門的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罵。

(出處:周為筠《在臺灣》一書)

我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正確的讀書方式,不是去找「知道」,而應該去找「不知道」。

2

讀書的本質,是獲取新知。而聚焦於「知道」—— 你能得到什麼新知呢?

你所讀到的,都是已知的東西。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但很多人卻不具備這個意識。

這兩天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叫做:日本煮飯爺爺村嶋孟被譽為「米飯仙人」,標榜匠人精神,是否過譽了?

看到這個標題,我的第一直覺是:是不是真的有這回事?是的話,這位老爺子在煮飯上有什麼過人之處?

但點開問題,靠前的回答都是什麼呢?

各種揶揄:

  • 這不就是營銷嗎,就是想賣大米嘛;

  • 坐等什麼時候出「白開水之神」;

  • 為什麼沒人叫我嗑瓜子仙人;

  • ……

更有甚者,表示:

煮個飯都能煮出花來,你們這些小資,能不能別這麼崇洋媚外、自欺欺人?

這些態度,其實都可以歸為一類 —— 我把它們稱為「封閉性心態」。

什麼是封閉性心態?簡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觀念,去解釋新事物。

他們喜歡從「不同」的事物中尋求「相同」,把共性提取出來,自認為抓住了事物的本質。並把一個新鮮的世界,改造成自己熟悉、穩定的世界。

與之相對的態度,我稱為「開放性心態」。

秉承開放性心態的人,會有更強的好奇心。他們的態度,是從「相同」的事物中尋找「不同」,並且去探求「不同」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邏輯和原因。

他們樂於接受一個新世界,並且把認知和解釋新世界,看作一種冒險。

封閉性心態是不是一定不好?當然不是。很多時候,它可以節省我們的認知資源,降低注意力的消耗,幫助我們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但當我們在學習新鮮事物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開放性心態。

拿前面的「米飯仙人」來說:這是不是營銷重要嗎?我關心的是,這位老爺子是不是真有過人之處?有沒有什麼技巧,是平時能用起來的?

哪怕定性為一場營銷,去思考、分析一下背後的營銷技巧,也比「營銷而已,有什麼好談的」好得多。

這才是學習。

無論是讀書,還是學習技能;是從信息中學習,還是從經驗中學習,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這樣的態度:

這個知識點,有哪些地方是我不知道的?能夠如何為我所用?

而不是看到任何一個知識點,都往自己熟悉的概念上面靠,告訴自己:

「這不就是xxxx嗎?」

抱著這種態度,是永遠無法得到任何新知的。

你只是在不斷強化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

3

為什麼說「開放性心態」優於「封閉性心態」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神經科學認為: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是以「概念」和「聯繫」的方式,儲存在我們大腦當中的。每一個概念就是一個點,點與點之間的連線,就是概念之間的聯繫。這些點和線組合起來,構成的網絡,就是我們的知識網絡。

封閉性心態,是每遇到一個新的概念,都將它拆解,用自己知識網絡中已有的概念來解釋、替代。它會不斷地強化固有的知識聯結,但並不會新增任何節點。

而開放性心態則相反。每遇到一個新的概念,哪怕暫時無法解釋,也先將它納入大腦,作為一個新的節點,再不斷嘗試將它跟固有的節點建立聯繫。

它會不斷地增加新節點,擴大整張網絡的範圍。

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告訴我們: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

也就是說:我們大腦中的知識網絡越廣,越豐富,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有效。

舉個例子。

我大學的時候,讀過彼得·德魯克的書。那時,囫圇讀完全套,只覺得「這些不都是套話嗎?是個人都知道」。並沒有感覺到任何新意。

但當工作了幾年,瞭解了許多管理知識和行業積累,拓展了視野之後,重新拿起德魯克,才發現:原來自己以前根本沒有讀懂。

許多看似普通的內容,都蘊含著巨大的信息量。幾乎每讀一遍,都有新的收穫。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我的理解能力變強、智商提高了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我的知識網絡,被極大地拓寬了。每看到一個概念,我能夠「聯繫」起來的知識大量增加,自然,獲得的收穫也就更大。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浸淫於某個行業、崗位太久,就很難接收新鮮事物了?原因就是:他們的知識網絡已經被固化,很難再用「開放性心態」去理解新事物。

他們更需求的,是心智的穩定性。

他們希望這個世界是熟悉的,能夠被理解。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

真正善於學習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呢?他們不會拘泥於「知道」,也不會去尋求「相同」,他們樂於接受新觀點,對「不同」極其敏感。

對他們來說,新鮮感,比起穩定感,是更值得追求的東西。

他們不會擔心「自己的認知被顛覆」,因為他們無時不刻都在修補和懷疑自己的認知。

4

說回主題。

當你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時,你腦子裡想的是「很多觀點跟我一樣嘛」「這些東西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特別有新意的」—— 你就要注意了。

因為,你很可能在捨本逐末。

用這樣的心態讀書,只是在浪費時間。

你除了強化對自己的認同之外,又學到了什麼東西呢?

大衛·庫伯提出過一個「庫伯學習圈」。他認為,學習一個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經過這麼一個循環:

具體經驗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應用於實踐

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說真正學會了這個知識點。

這就叫做「內化」

可以看到,抱持著「我知道」這種心態的人,只達到了第一步「具體經驗」。

他們只是看到了一個概念,並把它「辨認」(figure out)了出來。並沒有真正去思考和理解。

但從「辨認」,到真正「理解並運用」,中間還有巨大的路程要走。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讀書,才能保證學到東西呢?

5

1. 反思

辨認知識點,是誰都會的事情。但辨認之後呢?

不要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進一步去思考:這個知識點,跟我所理解的,有什麼不同?

不妨這樣問自己:

  • 它們的表述是否一樣?

  • 它們的推導是否一樣?

  • 它們背後的邏輯是否一樣?

  • 它們應用的情景是否一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都是「貼標籤」,「日常生活中,不要給人貼標籤」,和「在辦公室裡,如果你很內向的話,不妨找到一項技能、一個垂直領域,把它作為你的定位,讓別人給你貼上標籤」—— 這裡的兩個「貼標籤」,是同一個意思嗎?它們矛盾嗎?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問題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兩者明顯是不同的。

前者強調的是「不要輕率地對別人下定論」;後者強調的是「讓別人快速記住你,提高存在感」。

重視概念之間的差別,多進行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一個知識點。

2. 抽象概括

進行「反思」之後,下一步是什麼呢?就是去思考:

  • 這兩者之間為什麼會有不同?

  • 如何概括它們?

  • 能不能用一個更高的模型統一起來?

舉個例子:關於 Todo List 和 GTD 的工具,我試用過起碼 20 款,每一款都用了至少一個月。

為什麼要試用這麼多軟件呢?是每一款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嗎?不是的。

原因很簡單。只用一款軟件,我就會被這款軟件的框架限制。所以,我會不斷去發掘新軟件,尋找它們背後的邏輯,思考開發團隊的構思,並結合自己掌握的時間管理知識,去歸納、總結,抽象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體系。

一旦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其實用什麼軟件、怎麼用,都已經不重要了。飛花摘葉皆可為劍,甚至用最簡單的備忘錄,也能滿足我的需求。

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3. 應用實踐

通過前面兩步,得出一個抽象模型之後,下一步,就是把這個模型,應用到實踐中。用它來理解你讀到的信息,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只有放到實踐中去檢驗,你才能發現:你抽象出來的模型是否嚴謹、全面,是否有足夠的解釋力。

緊接著,再在實踐中,去積累經驗,進行反思,重新開始下一個循環。

只有這樣,你才能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讓它向著更高層次伸展、蔓延。

這才是真正的「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這並不是真的在學習,只是在滿足學習的焦慮感。不要成為這樣的人。讓大腦動起來。


鏡頭裡青春


我只有三個結果,就能胡扯奇葩,意思就能說出幾句,不算是胡扯,我也能說出去,這三樣缺一不可!第一個就是心情!第二個想象歷!第三個有一個人靜靜的!別人不知道,反正我,我覺得就這樣?我主要是看題目寫字,我一題目,我一提沒寫,就這樣寫下去了,你要加點油,再加點鹽,你的想好你重點是哪一項?你懂不可能寫Jean會寫個人了,人跟動物不是一塊,這是他們叫我看書,我也是看題目,我看重點,抬頭一

開頭,中間☆。節尾,我一天看了1000本書的,因為我的主題是,題目,他們寫文章的,一邊一般漂流終點,重點他們交流符號,我早都看見,他們說看頭條給錢,一篇文章,30分鐘,要是感興趣的文章,我一直不路。要是沒感覺,兩三分鐘過去,所以我看頭條他們的文章,最多十分鐘,我是我感興趣的玩意,一般的30分鐘忽悠,三四分鐘,不是30?你要是從裡面學習,真的能學一點,記性不好,你看有多,頂個屁用,一會就忘,你說是不是?有的人寫文章,沒有頭也沒有尾,有開始就有結果,叫我看一篇文,開頭,中間,節尾,說不定還有人看,反正這是我琢磨出來,你心情不好,怎麼寫?唯一是心情,還有,想象歷,感冒發燒,乾脆停手,連個毛都寫不出來!第三個也關鍵,你要一個人靜靜,別人一打岔,完了,剛學的,又忘了,這是我週末

要是真寫文章時,有人在你身邊晃,你也寫不出來,我每次洗

寫的時候,一個人靜靜,反正手機大概三遍,意思多少個字?我真的沒搜過,反正我每次這麼想,就拿我手機的屏幕,三伴,就可以了,那就可以,你要說別人喜歡看什麼?這真不好說,幾十

十幾億,你怎麼知道啊!那就在,題目裡頭找,你感覺哪個瑩瑩對你有感?反正問答裡頭多很,那麼多題目。我每次遇到,心裡隱隱悠悠有一種預感,所以就選它了,我才會寫幾百個字,300買200

你沒有感覺?對一個人感興趣,會把握人那人寫出來。你要麼就是恨那個人,你能把它寫出來,要麼喜歡那個?嗯,蘋你心裡感覺也能寫,寫的全都是她,我寫每一個人有根據,我接著目前還沒有寫,神話,我哪天也寫一篇,我在寫花草動物,你們寫三四百個字,幾十分鐘?我一個人30分鐘,心情好,15到25分鐘,一個人靜靜,我感覺邪1000個,一個鐘頭,不過這三樣缺一不?可!作者。作家。記者。媒體。你們寫三四百個字,用幾個小時?還是幾分鐘?還是十分鐘?


可可我可我不要可我不


成為寫作達人,多讀是必須的,先有輸入才能有好的輸出。做了十多年記者,也設計過寫作課程,涉獵過不少寫作題材的書。

有6本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它們分別從【目標】-【素材】-【閱讀】-【文筆】-【技巧】-【習慣】等方面幫助你循序漸進,建立系統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一、【目標】知道為什麼出發,才能走得更遠

圖:喬治·奧威爾,《我為什麼要寫作》

一個作家的起點,可能如蝴蝶效應一樣埋藏在童年的細節裡。在這本書裡,奧威爾放大了這隻蝴蝶,因而多少染上了啟示錄的味道。他那並不快樂的童年,草蛇灰線地折射到其巔峰之作《1984》中。

奧威爾在書中交代了其創作的4個動機:純粹的自我中心、審美的熱情、歷史的衝動、政治的目的。情不知所起,對愛情來說很美妙,但對一項終生之事來說,“知所起”和“知所往”一樣重要。我們可以在奧威爾的故事中嘗試尋找自己的答案。

縱使思想閃耀,奧威爾對文本的嚴苛一點也不含糊,但你要足夠細心和耐心,才能大浪淘沙般發現那些優美的法則。例如奧威爾6條寫作規則,是出現在另一本叫《政治與英語》的書中,想不到了吧?

二、【素材】作家的倉庫裡裝著什麼?

圖:毛姆,《作家筆記》

毛姆從18歲開始,隨身記錄了50年,記了有15冊,毛姆的高產不是沒有原因的。

寫作不是靈光一閃的東西,即使有,一兩次就算是中獎了。哪有什麼捷徑,老老實實看、記、思、寫唄。也因為是筆記,裡面的邏輯和故事性有些雜亂無章,不能當文學作品看,當思維札記看還不錯。可以幻想一下,一個上世紀的老作家,揣著舊本子周遊人世,觀秋毫,聽絮語,萃取創作的養分。我們能從中觸摸作家思維的路徑,跟著走一走,看一看,那風光是極好的。

裡面金句蠻多的,時不時翻一翻,也無須講究順序,看久了,甚至可以當工具書看。很多時候,臨筆犯難,思路鬱結,如油入面,需要一針入膚,一痛百通,翻翻這些前人的思維閃光,頗有“一壺清露來雲表,聊為幽人洗肺肝”之感。

三、【輸入】會讀,才會寫

圖:艾德勒&範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讀書,尤其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吸收更多的知識精華,也是寫作者的底層能力。

最錯誤的讀書方法,莫過於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好書都有骨有肉,閱讀它的方法自然也是拆骨化肉。作者的一個核心理論是,閱讀一本書要回答四個問題:整本書在談什麼?細節是如何表現出來的?這本書是真實的嗎?與我何關?

這本書出版於1940年,一直暢銷不衰。不管你主攻什麼類型的書,裡面都能找到詳盡的建議。例如小說等故事類書籍,要“快讀”,且要專心,就想象自己在參加一個陌生的宴會,一開始的蒙圈是正常的,慢慢熟悉每一個人,最後站上高處,俯瞰整個宴會,誰跟誰,誰是誰,自然就明朗了。

四、【基本功】從每一個字詞句開始

圖:夏丏尊&葉聖陶,《文心》

這是民國時期夏丏尊和葉聖陶寫給中學生的書,但千萬別小看了,裡面的東西放在今天一點也不過時。

如果選一本惡補文筆基礎的教材,我會首推這本。夏、葉兩位老先生,用32個故事,講解了“關於國文的全體知識”,既清新雅緻,又意趣盎然,外帶濃濃的民國風。那才是精緻漢語該有的樣子。

五、【技巧】好故事的捷徑

圖:許榮哲,《小說課》

如果寫作是一個江湖,《小說課》就像一部武功秘籍,將故事心法分解傳授,而且不需要有多高的天賦和基本功。《小說課》的作者許榮哲來自臺灣,羅振宇則稱他是“最適合中國人的故事入門教練”。

《小說課》一共分為一、二兩冊。 如果把寫作看做烹飪。《小說課》第一冊《折磨讀者的秘密》就像要煲一鍋老火靚湯,相當於“慢練”;第二冊《偷故事的人》就像教人如何快速拼出一套精美的便當,相當於“快練”。

每個人對寫作和表達都有不同的需求,有人想十年磨一劍,有人想現學現賣。這些想法都能從《小說課》裡找到相對應的操作說明。

六、【習慣】秘密只有一個

圖: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即使是天選之人,也沒有容易多少。

就像作者說的:“如果沒有寫小說,(我)大概不會受到關注,會極為普通地度過極為普通的人生……一寫便是三十五年有餘。這個事實至今仍然令我震驚。我想在這本書裡表達的,就是這種震驚。”

村上寫這本書算是自扒了家底,他的寫作天賦不容置疑,但這裡他並沒有抖,而是更多地去描寫創作歷程中那些偶然、艱辛或奇妙的瞬間。我讀出的意思是,真有某些天啟時刻,只是有些人悟到了,像伸手抓住一個從天空飄然落下的東西。

村上一手寫自己的創作故事,一手自剖對文學的理解,不玄乎,都是樸素的道理,例如書要一本一本讀,字要一個一個寫,他自己每天寫10頁紙,不管有沒有靈感,不多也不少,就像第六章和第七章的標題那樣——與時間成為朋友;(寫作是)徹底的個人體力勞動。

這其實就是寫作的終極要義:開始寫,不要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葉偉民寫作


我不是大伽,讀的書有限。在頭條上陸續發表了些自以為是的東東。感動於題主的善意,把自已的一些心得與你分享。我把讀書比做吃東西,把心比做胃,吃到胃裡的要經過消化,才能吸收。才能轉化為體能——當然,還需一口好牙,細嚼慢嚥,不能囫圇吞棗。至於寫作,就好比干活,你只要有足夠的體能儲備,和足夠的耐心,幹起話來,由生疏到熟練,不怕幹不出好活。倘若胃的消功能不好,吸收有限,不能提供必要的體能,自然幹不出,或是幹不好活兒的。你吃的東西更多的作為便便排洩掉了。最後,我想弱弱地問一下大聖;為何明明成功發出的作品成了黃鶴樓上的黃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