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語言暴力的人背後多是有太強控制慾

語言暴力的人背後多是有太強控制慾

家裡有一個喜歡語言暴力的人,只能說為人妻為人子最無耐的悲哀。以前,總覺得會不會說不文明的話是一種素養,跟學歷跟家教有關。

慢慢地接觸多了,才發現,語言無關背景,無關學歷。那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習慣,或是一種覺知。一旦你習慣用語言來發洩你的情緒,

慢慢地,你身邊的人就會成為釋放情緒垃圾的出入口,釋放壓力的對象。但可憐的我們,你的最親近的人成為你了最無辜的受害者。

你不會把氣撒在陌生人身上,也不會對著別人爆發出一頓語言暴力,你只會對最熟悉的親人來發洩你的情緒。深入想想更多的是你的控制慾,

你想控制你身邊的妻子、孩子。希望他們可以按你的想法活著,一旦他們脫離軌道,你就會憤怒,就會產生大量的情緒,而語言就像潰堤的河壩不停地摧毀者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如果你有覺知,你是否能感受到別人不想跟你進行溝通和交流,妻子和孩子們都把心門緊緊的閉上,不想跟您做任何的交流,因為他們都習慣用冷漠或是無言來保護自己那千蒼百孔的脆弱敏感的心。每次你都像一頭暴怒的獅子,

想要把獵物撕碎於口中,身體僵硬,眼睛瞪得像牛眼一樣大,聲音猶如一把利劍讓人直想把耳朵捂住。不加控制情緒可以讓一個高智商的人變成神經病一般,那張嘴就像唐僧給孫悟空年緊箍咒一樣,讓人痛不欲生。

作為旁觀者,可以看得很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一天爸爸上班時間回家,碰上被老師趕回家的兒子在補作業,不停的大叫:要把孩子送回鄉下,對著兒子一通大罵,傻瓜、智障,有病的,鄉巴老,蠢豬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每時每刻都在吞噬著妻子兒女,兒子成長的過程,難免有跌倒,而對父親來說,這卻是恥辱,不想想怎麼幫助孩子,卻想著去打擊傷害孩子,不能吃飯,

趕出家門,要求母親狠狠打孩子一頓……當他發現家人對他的陽奉陰違,敷約了事,他不反思還變本加厲,有時候,關緊心門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如果父親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他終將失去妻子和孩子們,學習是最好的良藥,不斷的成長自我,你會發現原來語言暴力源自於控制慾。沒有控制沒有權利鬥爭也就沒有爭吵,

每一個人都需要努力做好自己,去發現,去覺察,讓自己能量爆棚,這樣才能讓語言不傷害到自己。

發脾氣的爸爸猶如一個跳樑小醜,身邊的人也是這樣子想:“己經不在乎了,又哪來的傷害。你那錯誤的想法又怎麼能讓我順從。

妻子和兒女都不是你的機器人,不是你一個指令可以控制的。我們有想法,我們有尊嚴。你把我們的尊嚴踩踏到一文不值,不尊重我們。你覺得我們還會尊重你,信服你嗎?天長地久,連溝通這條橋樑都沒有了。”


很早之前我也是一個控制慾極強的媽媽,想控制自己的孩子,希望他按媽媽的想法走著每一步,慢慢的發現,兒子為了逃離我的控制,

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不上任何興趣班,不寫作業,壓抑,在父母的雙重打擊他,離家出走,自殘行為。兒子的心受到了很大傷害。通過學習,

我放下了對兒子成績的期待和各方面完美的期待,我走出自己的心門,我心裡一直很難受,曾經的我也是這樣子對待兒子,讓兒子受了幾年的傷。而現在他爸反對我的教育方式,

說我打的是“溫情牌的教育”。對於兒子他的不可控制,他充滿了很強的挫敗感,通過語言暴力來宣洩他的情緒,而這種無形的刀卻是最傷人。

有句話說得對:"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夏日寒。"這就需要我們每時每刻都要自我意識,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可做些什麼來緩解自己壓力,而不是身邊的親人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深呼吸,感受自己情緒的起伏變化,他源自哪裡?他產生的變化有哪些?記得最近為了女兒學游泳,給她開了卡,去遊了一次女兒就發脾氣,

說環境不好,不想遊,我就很難受,很壓抑的感覺。後來去了兩三次我都有點難受,嫌她遊的時間短,我想著我花了那麼多錢給你找游泳館,

每次路程來回一個半小時,我還在那裡等她遊,可是遊不到一個小時她就想回去。心裡氣憤,覺得孩子不理解父母。後來想想,第一未經女兒同意就開卡,沒有尊重她的想法;

第二,每次女兒都按照我的時間安排去遊,雖然她不喜歡那,但是至少每次去遊,很配合,而遊的時間長短,這是她的事,我越界了。

想想還是我的控制慾強,當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希望自己每一天都可以靜下心好好反思。更多的時候也需要我們學會換位思考。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有控制好情緒,才能不會把讓語言變成一把傷人的刀。

語言暴力的人背後多是有太強控制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