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翻閱自己的朋友圈,發現已經很久沒有發負能量之類的內容了,以前自己很少髮圈,但是每次一發總是一些情緒糟糕的內容。

有同學說只要我一發朋友圈,必定是有什麼“大事”發生。但是其實對於我們這個年紀而言,所謂的大事無非是“失業”,“失戀”,可是當你經歷的越多,就會發現那些曾經我們眼中的大事,其實真的不足以為道。

有朋友說我總是在三更半夜無病呻吟,以前的一段時間,總是會在情緒不佳的時候,在半夜失眠的時候,忍不住昭告整個朋友圈,然後隔幾分鐘就會打開微信,看一下有沒有人點贊評論。如果有,會樂此不疲地挨著回覆。

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十分樂於做這樣的事,一點小事都忍不住地髮圈,一時的不順都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最後你會發現,每次評論的都是關係好的那幾個,你的生活,你的情緒也只有少數人會關心。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匆匆一瞥,有的會默默地點個贊,以顯示你的朋友圈裡有我,卻絲毫都沒有注意你發的消息到底適不適合點贊,而對於那些會評論,會關心你的人,她們的一句“怎麼了”?你也只是回覆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沒事”

心情很糟,有很多話想說,但是隔著屏幕敲出的也只是沒事二字。

有些話過了當時的情境就沒有想要訴之於人的慾望;

有些話說出去也只是徒勞無功,只會增加對方的煩惱;

有些話說了也無濟於事,該面對的還是得自己面對;

於是,漸漸地你不再樂於宣告自己的難過,而只是默默地把所有的難過從心底化解,於是你漸漸地學會了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

不是不難過,不是沒有苦楚,而是知道過多地宣示自己的軟弱也不會讓事情有所轉圜,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有人說,所謂成長,就是以前難過痛苦的時候,會哭,會寫幾千上萬的日誌,會死皮賴臉地給一個人發短信,我現在這樣都是你害的,而現在,只會擠出一個敷衍的微笑,言不由衷地說一句,我沒事。

成長其實真是就是把哭聲調成靜音的過程。

兒時,會以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稍不順從心意就用哭聲來宣告自己的主權,然後會輕而易舉地得到自己想要的;

青春期會把自己的所有難過都放大百倍,以為愛一個人就要耗盡所有的精力,直到歇斯底里,直到筋疲力盡,會通過哭鬧開證明一個人是否愛你,是否對你在意;

而現在你已很少哭,已經很少把自己的情緒赤裸裸地展現出來,學會了隱忍,學會了自我調節,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即使很難過,也只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訴說,也只是告訴自己,一覺醒來,一切都會好;

即使很生氣,也只是默默地在心裡勸說自己,我不生氣,或者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消釋,然後恢復平靜;

即使很不捨,也不會再打擾對方的生活,很多次想要聯繫,都被自己的理智壓下。

越長大,越會變得小心翼翼,越是瞻前顧後,越是脆弱,卻也越是無懼無畏。

懂得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大家都挺忙,沒空理你的玻璃心;

懂得了沒有人會一直伴你左右,要學會自己強大,懂得了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沒有人會為你的情緒買單;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懂得了沒有收拾殘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縱自己的情緒;

也知道了與其抱怨,與其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傷春悲秋,沉迷於負能量中,倒不如利用時間來裝點自己。

真的沒必要把自己的壞情緒鬧得人盡皆知,除了會佔用別人的手機屏幕,會讓自己的煩惱轉嫁給在乎自己的人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微信中加著很多人,於茫茫人海中有過一面屏幕之隔,任性地霸佔著你的空間,可是到頭來卻發現真正在乎你的一直都是那幾個,而我們的情緒從來能夠影響到的也只是那些在乎自己的人。

有些事,私聊就夠了,有些話,說給懂得人聽,有些人,散便散了。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親愛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思念,不準回頭看,要去過自己的生活。

對現狀不滿,就把不滿強化成自己的力量,會難過,也要學會自己化解,很想念,也要學著朝前看。

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不是所有人都會體諒“你今天心情不好”,你要做的是於不動聲色中去經營自己的生活,於紛繁雜世中強大自己的內心。

從今天起,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