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濱州歷史文化悠久,是黃河文化和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渤海革命老區中心區、渤海區黨委機關駐地,古代著名軍事思想家孫武、漢孝子董永、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出生或成長在這裡。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處。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1、魏氏莊園:位於濱州市東南部的魏集鎮,是一組獨具特色的城堡式民居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北方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和煙臺的牟氏莊園、四川大禹的劉文彩地主莊園齊名,並稱為中國三大莊園。魏氏莊園佔地40餘畝,平面佈局呈“工”字,由住宅、花園、池塘、祠堂、廣場五個部分組成。莊園的住宅將具有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功能的城垣建築和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為一體,構成了一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城堡式建築群。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丈八佛:位於濱州市博興縣寨郝鄉寨高村興國寺故址,該造像雕造於東魏天平元年(534年),為一青石立式圓雕造像,通高7.1米、像高5.6米。高肉髻、方面、大耳。著褒衣博帶式通肩袈裟,內著僧祗支,胸前結帶。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赤足立於覆蓮座上。蓮座正面中間浮雕力士、博山爐、迦婁羅。正面兩側及左、右刻四組26個供養人。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3、丁公遺址:位於鄒平市長山鎮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嶽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為泥質灰陶,鼓腹,頸部有一弦紋,口徑5.2釐米,腹徑8釐米。還有陶甕殘片,為泥質灰陶。細繩紋並附加堆紋。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4、龍華寺遺址:位於博興縣城東北陳戶鎮南,馮吳、崇德、趙樓三村之間,為南北朝至隋代古寺廟遺址。是目前山東省發現的最大的北朝遺址。古寺院始建於北魏中晚期。出土的大批金銅造像、白陶佛像、石佛造像等佛教遺物,其質地之繁,出土數量之多,紀年銘文之全,價值之高,在國內罕見,這些佛教造像為我國佛教考古與藝術研究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實物資料。在中國佛教藝術上佔有輝煌的地位。

山東濱州這五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5、楊家鹽業遺址群:位於濱州市沾化區城北8公里,楊家莊村西北2.5公里處。該遺址群規模巨大,面積達360多公頃,經調查已發現22處鹽業遺址。楊家鹽業遺址群是黃河三角洲地區目前發現的最大鹽業遺址群之一,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北部沿海地區的鹽業生產提供了重要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