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2歲的羊司令,年收入在20萬以上,自信飼養規模位居當地之首


咋一眼,一種夢工場的感覺。這是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家個體養羊場拍到的。這家養殖場以設施化模式建場,靠規範化管理運營,把養殖場搞的像夢工場一般,實現收入和運行良性互動。圖為該養殖場一角,懸空羊舍上的羊群與地面上散養的幾隻鵝。

據主人介紹,他從小就放羊,販過羊宰過羊,對羊的習性比較熟悉。七年前,開始從事羊的圈養育肥,期間儘管經歷過一些挫折,但還是堅定地走過來了,靠惠農信貸,靠自身滾雪球發展,形成現有設施和規模,如今他敢誇口在羊的養殖個體經濟領域裡處於全市領先地位。

主人說,七年來養殖場之所以走的比較穩健,是因為基礎投入和管理投入上都做的到位。以工業化模式建場,在懸空羊舍,食槽,通風設備,採光保暖,防疫保障以及視頻監控等方面都決不含糊。

在養殖場裡,逆光斜陽中,用手機紀錄的一幅很有影像感的畫面,稱其為夢工場不為過吧?

沒有規模化的圈養,養殖場就生存不下來。目前養殖場羊存欄,每期為1200只。年飼養量可以達到3600只。養殖場有定向的銷售渠道,主要面向河南鄭州、平頂山以及陝西部分市場。

採用懸空羊舍,有利於減少疾病滋生和傳播,也有利於糞便收集和處理,副產品收入一年也有六、七萬。圖為急盼進食的羊群在懸空架上探頭探腦。

圖為羊舍內部一角。

工人正在忙碌著準備食材,粉碎的秸稈與麩皮和穀物攪拌,是今日羊的晚餐。

餐前的準備是有操作規範的,有板有眼,循序漸進。

養殖場長期僱傭三名員工從事飼養工作,圖為工人用三輪車傳輸配給過的飼料。

這家養殖場老闆,姓賀,名龍,只有32歲,象形有點酷,沒有想到吧!他說,在養殖業領域創業,養羊相對穩妥一些,沒有大起大落的風險,這些年的付出雖然艱辛,但收穫還比較滿意,拿收入水平來說是前些年的三倍以上了。

農村是追逐夢想的廣闊天地,鄉村振興的主體是新型職業農民,借力新一輪深化農村改革大潮,小賀和他的養殖場一定能進一步優化壯大、行遠走穩! -------------------- 原味記錄鄉土鄉愁,原創作品盜圖必究,敬請關注“老寧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